明朝为什么那么大费周章的修建那么多长城呢?目的是什么?
明长城,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关于长城的故事很多,尤其是孟姜女哭长城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至于,在人们的印象中,长城修得如此劳民伤财,那么,何苦要修呢?
都知道,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时候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特别是从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会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历史可不是从秦朝开始的,以前挨着北面的那些诸侯国,都会或长或短地筑起一道墙。这就像古时的豪门大户一般,都要建起高高的围墙,而其军事作用就是抵御外族的入侵。要知道,那时的人压根不知道“边境线”这一概念,尤其是游牧民族,快马冲过来,办完事就溜了,难不成还跟着追过去?
因此,砌个“墙”看着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可一旦完工,将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因为,那样的高度,除非是飞马,不然的话是很难跨越的,所以,长城在历史上的贡献,并非简单几个字那么轻巧。不过,现在看到的长城,基本都是明长城,也就是明朝时重新修的。以至于,很多国内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明城墙。
那么,以前朝代砌的那些“长城”,都毁于战争了吗?
照常理来说,在冷兵器时代,大石块砌的墙除非是人为拆除,不然的话是不会大面积消失的。但是,还真有人做这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觉得城墙碍事,就下令将其给拆了。因此,在这种氛围下,长城的年久失修成了必然。
直到明朝时期,蒙古的部分残部退回了老家,使得明朝的统治者不得不防着他们。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长城再修起来,不然的话历史将会重新上演:一到粮食丰收的时节,游牧民族就会来蹭吃蹭喝。蒙古统治中原的时间不到百年,依旧没有农耕的习惯。所以,他们为了资源,一定会像他们的前辈一样,逮着机会就实施掠夺。
此外,修长城还有个明显的好处,朱元璋不愿意轻易对外动武,但对于侵犯明朝边境的人,那肯定是要有理由开战的。如果长城修起来了,他们还敢明晃晃地过来,那么,理由就很充分,明军将毫不客气地将其打回去。
不过,并非所有领地都在长城内,如:山海关。虽然,长城看着高大,但也就几米来宽,若是有一处被攻陷,那么,敌军打进来将是势如破竹。也因此,明朝的军事策略更多的还是“打”,压着对方的残部打,让他们离此地越远越好。
以至于,在朱元璋和朱棣任职期间,战争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朱棣亲征,不仅使明朝的疆域扩大了不少,还让外族离明朝边境越来越远。不过,明朝同样经历了从发展到鼎盛再到衰败的过程。到了成化年间,明朝的实力已大不如前了,而经过多年休整的蒙古鞑靼部,始终没有放弃夺回中原,所以,他们不时就跑到陕西、甘肃边境侵犯。
战争说到底就是烧钱,而古人也要算这笔账,若宣布开打究竟划不划算。于是,君臣一和议,还是修长城比较便宜。按照工程量,两个月内完工的话,需要征用五万劳动力,费用不过一百万两。如果,要彻底打一仗,以八万人计算,连吃带住还有其它费用,比如:武器装备、马匹等,至少需要一千万两的开销。
因此,皇帝自然选择后者。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即便是开战,胜负还是一个未知数。若砌个墙,不管怎么说,对方要翻过来也得折腾很久。如果他们真能过来的话,边境不是没有驻军,等于是以逸待劳。最终,朝廷还是下定决心要修长城。
当然,修了长城并不代表明朝就不和外界沟通来往了。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长城两边的商贸一直都很火,还专门有个说法“茶马互市”。以前,那些游牧民族靠着他们的特产“马”来换取中原的特产“茶”,或者反之。不过,安全还是首要因素,因此,朝廷会指定一些交易地点,并派专人管理。
同样,明朝也开放了“茶马”交易,但在长城沿线一带,更多的还是兵防。当时,为了防止外族入侵,几乎是将重兵都压在了长城这条线上。不得不说,明朝统治者看得还是蛮准的,知道自家王朝最大的敌人来自北边。因为,北方不像南方多山易守难攻,所以,需要重兵把守时刻监视外族的一举一动。
但后来,女真建立的后金却绕道山海关将明朝给灭了,这难道是长城不起作用了吗?
并不是,没有了实力的国家,就算是砌再高的墙,依然挡不住敌人前进的步伐。再如后来的大清,人家都有了枪炮,自己却还是长矛,仅靠长城就能抵御外敌吗?看来,一切只能用实力说话,将自己砌在一圈墙里,只会成为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