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灭亡?是因为皇帝贪图享乐吗?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8日
85次浏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灭亡根本原因在于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分工出现,生产关系没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明朝立国初期,全盘接受元朝的农耕经济,元朝的游牧经济彻底被北逐到了草原。明朝再次打破元末土地兼并,再次重新分配土地,改善了生产关系,保证了农民有田可耕,缓和了社会矛盾。明朝中后期,江南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出现,手工作坊出现,手工业者群体加大;土地兼并重现,士族集团大量圈地种桑养蚕,农民失去土地,士族开始资本原始积累。
自然环境明朝遭遇小冰川期,农业经济严重凋敝。土地再也束缚不住农民,农民变流民,社会开始不稳定起来。草原游牧民族生存环境也变得恶劣,频频南下叩关,明朝边境经常告急。明朝朝廷在农业经济凋敝的情况下,朝廷每年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南方商品经济收入。《大明王朝1566》就体现了当时的情况,嘉靖皇帝修道、皇宫日常支出、南方剿灭倭寇、北方边防都要每年花费大量白银,皇宫在南方设立制造局有内务太监管理专门为嘉靖赚钱。
明朝皇帝在于士族的对抗中,长期处于下风。于是皇帝躲于幕后,扶持太监作为代言人与士族大臣对抗。明朝皇帝贪图享乐的时候,却没有放弃对皇权掌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