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没有出现皇后、太后干政的现象?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对明朝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历史上,皇后干预政事,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最为厉害的就是武则天,直接从皇后做到了皇帝。其他的,即便没有武则天那样,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影响朝局。但在明朝,却没有发现皇后直接干预政事的记录。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一共出现过20个皇后。如果只是一两个皇后,还可以归咎于个人的性格原因,可这么多位皇后都是这样,背后就有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了。
过去皇后干政,除了依靠她们个人的手段,更多的还需要依靠外戚的力量,也就是娘家人的地位。外戚如果在朝廷或地方上势力庞大,那么,就可以成为皇后的外援力量。这些外戚不一定是依靠皇家赏赐崛起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的豪族大户,根基深厚,又或者是功勋贵族,地位极高。皇帝为了拉拢他们,巩固皇位,往往会选择跟他们结亲。但这么做,反倒使这些人的势力坐大,影响皇帝位置。
在明朝的时候,自开国初年,朱元璋就下了一道旨意,天子跟亲王的后宫嫔妃,应当选择出身清白人家的女子,不要接受大臣给你们找的嫔妃。(天子及亲王后妃宫嫔等,必慎选良家子而聘焉,戒勿受大臣所进)所以,明朝初年的时候,虽然还有公主嫁给功臣,用来跟他们拉拢关系,但后宫一直选择普通人家的女子。到了后来,甚至连驸马选的也是普通人。这样一来,外戚家族就无法形成可以影响朝局的势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后的地位高低,直接取决于皇帝的喜好。明朝初年时,皇帝跟皇后之间的关系很好。朱元璋的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她们本身的德行极好,又跟皇帝之间有很深的感情。虽然不能直接干预政事,但可以给皇帝谏言,皇帝也愿意听从他们的意见。
当年朱元璋大杀功臣的时候,有很多人就是因为马皇后的几句话,才逃脱性命。她们去世以后,皇帝也没有再立皇后。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开始,皇帝跟皇后之间的关系,开始快速的淡薄,甚至很多皇后因为一些小过错被废。这种情况的发生,背后是有很多原因的。
明朝的时候,随着内阁制度的成熟,皇帝经常把很多事务交给司礼监跟文官处理,自己躲在深宫中不出来。过去明朝挑选皇后,是以良家子为标准。也就是说,皇后不仅需要相貌端庄,更需要品行优良。这样的皇后,有助于帮助皇帝治理天下。可是随着皇帝向深宫收缩,对处理国家事务的不敢情趣,皇后原本所具有规劝皇帝的功能,就显得有些鸡肋。
相比之下,后宫中更能讨皇帝喜欢的是那些嫔妃,甚至是宫女。原本就没有什么地位的皇后,失去皇帝喜欢后,地位自然直线下降。别说干政,有时候自保都成为问题。
对于明朝而言,这不仅影响到皇后的地位,更直接影响国家储君。明朝后期,储君大多出现教育不足的问题,跟皇后地位不高,也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