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不能在西域开都护府?

  明朝为什么不能在西域开都护府?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西域地方广大,抛开其他地方不说,仅天山山脉,东西绵延近两千里,南北也有数百里,山势雄伟,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群山之巅上的冰峰雪岭如白玉屏风般横耸天际,每到春暖之时山雪融化,滔滔洪流,腾奔泻下,灌溉大小绿洲。

  西域仅天山山脉便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如今以天山南北为主的我国新疆人口有两千多万,以蒙古高原为主的蒙古国人口仅三百多万,最主要是自然环境决定的。

  汉武帝时期,西域分三十六国。李广利第二次出征大宛国,屠轮台、诛大宛、灭郁成,扬大汉天威于葱岭(帕米尔高原)内外,西域震惧。后来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诸国纳入管辖范围。

  到唐朝时期,设安西都护府,统辖安西四镇,维护唐朝在西域的主权。

  到了明朝时期,西域却在版图之外,对于这个以驱逐胡虏起家,初期战斗力堪比汉唐的朝代而言,为什么自始至终都无法将西域收入囊中呢?

  我们首先要回溯到太祖朱元璋驱逐北元的时代,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子。不可否认,明朝确实恢复了对华夏大地的控制,但作为对手的蒙古帝国并未被完全消灭,不管是北元残余势力,还是元朝的同宗汗国都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实力。

image.png

  公元1368年,明军攻克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至此中国北方置于明朝控制之下。此后朱元璋兵分三路向西进攻,经过几次大战之后基本控制关陇和河西地区,明军尽管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要长久站稳脚跟依然任重而道远。由于河西走廊已是游牧与农耕混杂之地,农耕人口在当地的比例并不比游牧的蒙古人占优势,明朝通常是将投降的蒙古部落改编为“卫所”加以统治。

  大家应该会对“兀良哈三卫”有些印象,这三个卫所便是受明廷指派镇守东北的蒙古部落。同样在西北方向,大明也安排了七个这样的卫所,分别是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和哈密卫。这七个卫所的首领无一例外都是蒙古贵族,大明显然也不指望他们能够为朝廷开疆拓土,能够保持对明廷的忠诚,并守住自己辖区就已是万幸。

  正德四年,兵部评价“关西七卫”的作用时曾如是说过,“我国建哈密、赤斤、罕东诸卫,授官赐敕,犬牙相制,不惟断匈奴右臂,亦以壮西土藩篱”。也就是说明朝的政策是仿效汉武帝经略西域,通过关西七卫截断蒙古和西域的联系,仅此而已。

  不过这样的战略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中原王朝必须保持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与“强汉”相比,明朝对疆域的控制能力只是比北宋大一些,基本局限在后来“汉地十八省”的范围之内。终明一朝,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能够对外用兵之外,其余时期基本就是一个守字。而且即便是朱元璋和朱棣的主动出击,也多是向正北方向削弱北元残余势力,至于西北则根本无心也无力顾及。

  在明朝建立之前,西域就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察哈台汗国主要区域,后来吐鲁番汗国基本继承了察哈台汗国的军事力量。从“关西七卫”的分布来看,即便是最靠西的哈密卫也只是处在如今的新疆东部,剩余六个卫所不是在青海,就是在甘肃,也实在无力对西域产生军事影响。况且“强宾不压主”,拥有距离优势的吐鲁番汗国对“关西七卫”的军事压力从未有过半刻停歇,也正因为如此,到嘉靖三年的时候,关西七卫全部撤回嘉峪关以东,明朝对西域的经略宣告破产。

  总的来说,明朝对西域的经营是趋于保守的,根源则是因为“有心无力”。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朝正北方向的敌人始终是心腹之患,即便统一的蒙古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但分裂出的鞑靼和瓦剌依旧让明朝伤透了脑筋。

  明帝国的军事重心长期布置在大同、宣府一带,即便最好的时期也只是对蒙古诸部拉拢一派、打击一派,至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要等到清朝时期。对于正北方向近处的敌人都要穷尽明朝276年来对付,大明何来余力经营西北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