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三陵旁边为什么有一座太监墓 这个太监到底是谁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十三陵,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明朝向来被后世称为“与宦官阉党共天下”,从明朝初期的三宝大太监郑和一直到明朝后期的“九千岁”魏忠贤,太监宦官的影响始终贯穿在整个明朝每代帝王之中,即便被明朝文人称为“三代以下,称贤主者”的守成明君明孝宗也不例外,明孝宗时期一度出现过大太监李广乱政的局面。
然而葬在明十三陵旁边的这位太监却是明朝历史上甚至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少有留下贤名的太监,他就是明朝最后一位有权力的大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是河北邢台人,幼年家贫遂净身入宫当太监。他最初是隶属于大太监曹化淳名下的小太监,而曹化淳是曾经司礼监太监王安名下的亲信。
先简单说一说明朝的太监,都知道太监是被阉割的男人,无法生育,也就是一生无儿无女,所以太监大多极为贪婪,他们认为只有金钱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而且很多大太监都会收小太监到名下类似于师徒这类的关系,其实就是老太监想在将来老了找个能依靠的小太监养老,因此这些大太监名下的小太监名为上下级关系,感情上实为父子师徒关系。
这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太监心黑手坏,那他带出来的小太监自然也是一脉相承,而王承恩跟随的师父曹化淳以及曹化淳的师父王安都属于明朝比较有贤名正直的太监。
王安当初是明神宗时期大太监冯保名下小太监,冯保是明神宗时期著名贤宦,他曾经辅佐明神宗创造“万历中兴”。王安就是当初跟随冯保的小太监,后来王安逐渐得势,在明光宗继位后成为司礼监大太监,这是明朝太监最高的官职。
王安为人正直,经常劝明光宗重用贤臣,算是明朝时期的贤宦。不过也有例外,王安曾经带过的小太监魏忠贤在木匠皇帝明熹宗时期变成了“九千岁”,成为明末最大的奸宦。在魏忠贤得势后,由于王安正直,所以他最后反而成为魏忠贤的眼中钉,最终王安被魏忠贤迫害而死。
曹化淳和王承恩在明熹宗继位后被派到信王府侍奉还是王爷的朱由检,后来曹化淳由于是王安的亲信,魏忠贤不肯放过他,于是将他发配留都南京待罪。曹化淳临行前叮嘱王承恩在魏忠贤集团如此猖獗情况下一定要保护好信王朱由检周全,他是恐怕朱由检受到魏忠贤的迫害。
后来王承恩一直守护在朱由检身边,他一面与魏忠贤周旋,替朱由检说好话,让魏忠贤认为朱由检对其没有威胁,一面又要仔细照顾朱由检的人身安全,也因此朱由检对王承恩非常信任和喜欢。
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明末帝崇祯,其实崇祯的身世也比较凄惨,他父亲明光宗并不得爷爷明神宗的喜欢,明神宗是最后迫不得已才立明光宗为继承人,所以明光宗这一生活得挺憋屈的。
而崇祯的生母刘氏出身宫女,是明光宗还是太子时期的太子东宫侍女,明光宗由于不受父亲明神宗喜欢,而且明神宗还总有废太子改立喜欢的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之意,因此明光宗当太子时是非常郁闷,经常喝酒缓解压力,在一次醉酒后他就在刘氏身上发泄,这一次就有了崇祯。
明光宗在当太子时因为生存压力太大了,所以经常拿侍妾出气,而崇祯的生母刘氏由于不会讨明光宗欢心,因此经常被明光宗家暴发泄。在崇祯4岁时,他老爹明光宗因为拿他母亲刘氏出气,悲惨的刘氏选择了自尽。当然,关于这件事历史上也都传闻,刘氏很可能都是被明光宗家暴致死。明光宗害怕这件事被老爹明神宗知道,以此为借口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因此他勒令知情者以病逝对外交代。
所以崇祯童年丧母,父亲明光宗整天活在恐惧中,对他也没多少关怀,而爷爷明神宗不喜欢他的父亲明光宗,自然也不会喜欢他这个孙子,因此崇祯童年非常凄惨,没有父母疼爱,甚至连爷爷都不疼爱,而唯一能带给他带来亲人般的亲情呵护的人就是王承恩。
王承恩在那个明末政局动荡时期,始终保护着年幼的崇祯。天启七年(1627年)崇祯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去世,由于明熹宗早逝无子,因此崇祯得以继承皇位。
但是在继承皇位时,魏忠贤对崇祯还是猜忌不已,当时皇宫内外遍布魏忠贤的党羽,因此王承恩担心魏忠贤会暗中加害崇祯,于是他主动申请陪崇祯进宫,后来明熹宗的张皇后提醒崇祯要注意宫中饮食,这时候正是王承恩多了心眼,随身藏了不少麦饼帮助崇祯渡过了难关。
后来崇祯顺利继位,魏忠贤一时之间摸不透他究竟是什么心态,于是又想出给崇祯献美女色诱他,以及下催情药。魏忠贤的这些伎俩在王承恩的点破下被崇祯识破,因此崇祯没有沉迷于美色。
后来崇祯终于剪除了魏忠贤的阉党集团,崇祯开始用王承恩代替魏忠贤的职位,此后王承恩就成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当时都有代替崇祯批红的权力。崇祯虽然在剪除魏忠贤的阉党集团之后,对太监群体有一定的警惕性,但他却未对王承恩有何怀疑。
崇祯剪除魏忠贤之后,阉党集团受到很大打击,太监们的权力也大多被削弱了,但唯独王承恩深得崇祯信任,因此很多朝臣就开始纷纷想走王承恩的门路,跟他套近乎,好能让他在崇祯面前美言几句。
这时王承恩和魏忠贤最大的区别就出来了,王承恩虽然当时深得崇祯信任,但他从不过分参与政治,他与这些主动结交的朝臣都保持了距离,因此王承恩从始至终都深得生性多疑的崇祯信任。
到了崇祯后期,明朝这座大厦已经将倾,崇祯的猜忌多疑性格也越发强盛,崇祯十五年(1642年)内阁首辅周延儒弹劾王承恩权势过盛,恐成为下一个魏忠贤。
这时候多疑猜忌的崇祯也开始猜忌王承恩,崇祯的这一举动深深伤害了王承恩的一片忠心,他为了向崇祯表明心迹,主动向崇祯请辞,崇祯见此有些心软,但王承恩坚决想离开皇宫这个是非之地,于是崇祯不得已同意王承恩请辞。
后来王承恩远赴云南想避世出家为僧,不过王承恩刚到云南就发生了周延儒虚报军功蒙骗崇祯的事情,崇祯至此才明白他一直尊重为先生的内阁首辅周延儒是个大骗子,不敢与清军作战,还虚报战功,于是崇祯赐周延儒自尽,他又想起了当初被周延儒排挤出京城的王承恩,悔恨自己当初听从周延儒的话猜忌了王承恩,因此崇祯又下诏让王承恩尽快回京侍奉自己。
如果王承恩当时真的在云南出家避世的话,那也许他就不会名留青史,他也不会成为最后陪伴崇祯殉葬的人,所以说这一切都是命,王承恩接旨后,也是感念与崇祯多年的主仆情谊,他也不忍离开被自己从小呵护长大的崇祯,于是他又义无反顾的回到了京城,这一次之后他就一直到死都没和崇祯再分开了。
一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义军攻克了京城,紧接着起义军围攻皇宫紫禁城,崇祯知道大势已去,在十八日这天夜里,崇祯先命人偷偷将三个皇子送出宫外,后又命嫡妻周皇后和袁贵妃自缢,随即又用刀砍杀年仅15岁的长女长平公主,不过长平公主命大,断了一臂昏死过去,没有被杀,崇祯的幼女年仅6岁的昭仁公主却没这么幸运,她直接被父亲崇祯砍杀。
最后崇祯又劝嫂子也就是他哥哥明熹宗的张皇后自缢,张皇后隔帘与崇祯诀别,随即自缢而亡。
在崇祯的亲属女眷都殉国之后,此时一直跟随在崇祯身边的只有王承恩,崇祯也把希望寄托在了王承恩身上,他当即任命王承恩为京城提督。
于是王承恩临危之际赶紧组织军队保护京城,但起义军势如破竹,王承恩虽然亲自上阵还杀了几名敌人也无济于事,因此王承恩就只想保护崇祯杀出重围,王承恩带领几十名东厂太监就护着崇祯跑到朝阳门,结果守卫朝阳门的成国公朱纯臣却背叛了崇祯,他紧闭城门不敢接纳崇祯等人。
之后崇祯一行人又跑了东华门、安定门都没法突出重围,只得重回皇宫。崇祯准备做最后一搏,他让王承恩在前殿鸣钟召集文武百官,但却无一人到来,崇祯知道这回是劫数难逃了,在最后一刻崇祯高喊:“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此时皇宫中的宫女太监已经乱成一锅粥,如果没有王承恩,恐怕崇祯已经真正的变成了孤家寡人,最后在王承恩的陪伴下,崇祯跑到了皇家御苑景山上最后看了一眼乱成一团的紫禁城,他在这一刻决意以死殉国。
崇祯在临死前写下最后一道罪己诏: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崇祯与王承恩进行了主仆诀别,崇祯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崇祯去世后,王承恩大哭,随即给伺候了这么多年的主人行了最后一个三跪九叩的君王大礼,然后王承恩解下腰带,在崇祯旁边一同自缢,陪崇祯殉葬。
崇祯和王承恩自缢后,李自成并不知道崇祯已经自缢,他还下令悬赏捉拿崇祯,李自成曾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直到三天后义军才发现崇祯和王承恩早已经在景山自缢。
李自成后来得知王承恩忠心殉主的事,也是非常感动,李自成为崇祯和王承恩主仆二人收尸,由于崇祯生前没有修建皇陵,因此李自成只得下令将崇祯和周皇后埋葬进崇祯生前宠妃田贵妃墓中,李自成感动于王承恩为主尽忠,于是特意命人将王承恩安葬在崇祯陵寝外面,好让王承恩在死后继续守护崇祯。
其实明十三陵中唯一的太监墓也就是王承恩墓中埋葬的是两位太监,一位是陪崇祯殉国的王承恩,还有一位是司礼监提督太监方正化。在李自成起义军一路进攻北京时,崇祯最先派方正化为保定府监军,总管保定军务。
李自成攻保定府时遇到了方正化连同保定府同知邵宗元的死守,李自成付出很大代价才攻克了保定府,邵宗元以死殉国,方正化在城破之际提刀亲上战场砍杀数十名义军,最后被义军围杀,临死前高喊“吾乃大明提督太监方正化,宁死不降。”
最终方正化被义军围攻砍杀,方正化极其忠勇,李自成也非常钦佩,特意命人保护好方正化尸体,后来在安葬王承恩时,一同将他与王承恩安葬在了崇祯陵寝外面,让两人在死后还能继续守护崇祯。
王承恩对崇祯生死相随的态度和当时明末亡国时的很多王公贵族形成鲜明对比。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成国公朱纯臣献朝阳门投降李自成;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主动迎接李自成入京,并向李自成行三跪九叩大礼等等事件。
用明末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所云就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相对比之下,这些王公贵族的骨气比王承恩差远了,不过这也说明了崇祯当时有多么孤立无援。
李自成被清朝和吴三桂联军击败逃出京城之后,京城很快就被清朝所占据,紧接着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就在北京拥立侄子顺治继位。
顺治亲政之后,他非常敬重崇祯君王死社稷的殉国精神,由于当时李自成只是草草将崇祯夫妻安葬入田贵妃墓中,因此顺治又重新发葬崇祯,并且派人重新修葺崇祯的陵寝,并为崇祯的陵寝命名为思陵。
顺治听闻王承恩为崇祯殉死之后也非常感动,顺治又命人重新修葺了王承恩墓,并且还亲自为王承恩题碑为“贞臣为主,捐躯以从”。
到了顺治儿子康熙继位之后,康熙非常重视儒学,为了向天下人树立忠诚的榜样,更是大肆表彰王承恩陪崇祯殉国的事情,康熙更是在祭奠崇祯时,还亲自祭奠了王承恩,并命人在王承恩墓前为他树碑立传。
写在最后
这就是为何明朝皇陵十三陵中会有一座太监墓的原因,皆因这太监墓的墓主人王承恩虽是太监,却非常有骨气,对崇祯忠心耿耿。
在明朝即将灭亡的甲申之变时,在明朝的王公贵族大多数都选择投降时,王承恩这个太监却始终追随崇祯不离不弃,不畏强敌,忠心的保护着他,这表现出了他强烈的忠贞性格,于是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意义。
后来清朝入主天下,顺治和康熙父子二人更是为了希望清朝官员都能忠于清朝,能像王承恩这样忠贞的效忠于崇祯,所以他们父子二人把王承恩树立成了典型,大肆宣扬“王承恩精神”,为他树碑立传。
所以王承恩能以一个太监身份陪葬皇陵,死后还能得意名垂青史,皆因为他的忠贞。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国榷》、《明季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