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本来从南京迁往西安的 为什么最后连实施都没有呢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迁都西安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首都对一个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都这个称呼是个近代才有的词汇,在历史上叫国都、都城、京城或者京师。在古时候,国都基本都是国王的所在地,在冷兵器时代,作为统治中心和心脏地带的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国都被攻陷就有亡国的危险。比如,公元1127年,金国攻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嫔妃、宫女、皇族、朝臣勋贵等3000余人,北宋灭亡,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南宋。
在古时候,一般开国之君对国都的选择还是比较慎重的,国都的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做过放牛娃当过云游僧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后来在好友汤和的邀请下加入到了郭子兴的反元起义军,凭借自己谋略、果敢和担当逐渐成为了一方势力,在元末群雄割据中日渐崛起。在相继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这三方割据势力后,1367年八月,命徐达与常遇春率军25万北伐中原,1368年八月,北伐军攻陷了元朝的都城元大都(北京)后改称北平府,一举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今北京以及河北山西部分地区)。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逐渐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实力,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过程基本都是自北向南,都城基本都是在北方,而明朝则是自南向北,并且一开始都城建在了南方的南京。尽管在公元300年到600年间,南京做了三国时的东吴、后来的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的国都,但这个六个朝代都是偏安南方的政权。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国都,南京在位置上太靠东南,尽管有长江天险,但无法对全国形成有效辐射。
朱元璋也知道这点所以一直有迁都的意图,在对这几个地点长安(明朝后称为西安)、洛阳、开封、北平(今北京)、临濠(濠州,今安徽凤阳)反复斟酌后,最终中意了长安。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监察御史胡子祺上书,提到“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于是在当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考察西安,对其父喜好滥杀不满的朱标在迁都地点的选择上与其父亲却达成了一致,对西安很满意,回来后向其父朱元璋做了详细的汇报,更加坚定了朱元璋迁都西安的决心。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1392年,时年38岁的朱标从西安回来后,因风寒病逝。这对朱元璋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打击,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但却是个偏心眼的人,最为钟爱和喜欢的就是这位长子朱标,1368年明朝刚一建立就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对其细心培养。经过这个打击,这时已经65岁的朱元璋心灰意冷,再也不愿意折腾,把心思全用在了培养新立的接班人朱允炆(朱标之子)的身上,直到其71岁(1398年)去世再也没提迁都之事。
1402年,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经过靖难之役从其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了帝位,在南京称帝。在南京待了18年后,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将南京改为留都,行使双京制。笔者认为朱棣迁都北京更多的是基于一种情感,其次才是战略上的考量,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洪武十三年(1380年),20岁的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从此就长期生活在了那里。他对那里太熟悉了,也更习惯于那里的生活。
当然,燕京北平也很重要,燕京北平就位于燕云十六州(今北京以及河北山西部分地区)的核心地带,燕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对于古时候中原政权而言,可谓“咽喉”之地,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地区易守难攻,居高临下。越过燕云十六州后,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所以燕云之地自古就被中原政权所控制,五代十国时期,燕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被契丹(辽)所控制,五代十国之后的北宋终其一朝都未收复燕云之地,被人锁住“喉咙”的滋味不好受。大明建立后,在北伐中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实元朝以及后来的清朝,选择北平作为国都是明智的,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其本部就位于蒙古高原和东北,这样既对蒙古高原甚至西北以及东北形成辐射能力,南又可控中原。但是作为明朝选择迁都北平,笔者认为朱棣是属于感情用事多点,有点不明智。凡事皆有利弊,“天子守国门”固然可以增加边境的防御力量,保住中原的“咽喉”燕云之地,然而随着北元蒙古势力的休养生息以及后来后金女真族的崛起,明帝国的“心脏”事实上就处于了边境地区。实际上,当时的朱棣选择西安应该更为明智,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东有黄河之险以及中条山、崤山作为屏障,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西有陇西高地。在险要之地建立关隘,退可守进可攻。战国时秦国正是以关中地区为大本营,牢牢控制东面的函谷关,任你东方六国打的再热闹,依然稳坐泰山,最后统一了东方六国建立了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