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设机构教育太子,如何防止太子与大臣勾结?
明代将太子(俗称「东宫」)视为「国本」,非常重视太子的教育。
除了重视太子教育的内容外,还特别注重教育官员(老师)的选择和除授(拜官授职)。
因为皇帝深深知道,教育太子的官员的人品和学问,直接影响到太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明代太子的教育官员,是指对太子进行道德、文化教育并辅导其学业的官员。
虽然明初设立了太子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和詹事府(主要负责皇子或皇帝的内务服务)、春坊(太子宫所属官署名,分左、右二春坊,统领司经、典膳诸局)等官员以辅导、教育太子,
但为避免太子与大臣勾结篡权,朝廷之后决定将上述机构与太子教育脱钩——太子三公、三少成为荣衔(荣誉称号),詹事、春坊成为翰林官员「迁转之地」(翰林院实官最高仅为四品,而詹事府、春坊实官则为三品,
所以翰林官员要升官,就可以从四品的翰林院官员升为三品的詹事府、春坊官员,但实际并不主事),只有获得朝廷明确指派的官员,才可能充当太子教育的重任。
明张昇行书咏梅诗 故宫博物院藏张昇,明孝宗东宫讲读官,科举成绩优异,为“成化己丑进士第一人”,殿试时“昇对称旨,擢第一”。
这些官员,可能来自詹事府、春坊,也可能来自翰林院等其他机构。
自此以后,太子的教育官员不再以「太子三公、三少」和「詹事府」、「春坊」为标识,而另有专门名称——东宫讲读。
以《明宪宗实录》所载太子讲读官任命为例:成化十四年(一四七八年)二月,皇太子(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出阁进学时,明宪宗皇帝(成化皇帝朱见深)任命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万安等三人「提调各官讲读」,属于东宫讲读的管理者;
另有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士王献、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黎淳等六人「更番侍班」,即在东宫讲读时陪侍;
明江朝宗行书诗题黄山图册故宫博物院藏江朝宗,明代宗景泰二年(一四五一年)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景泰七年参加修撰《大明一统志》,书成后升翰林院编修。明宪宗时期任侍读学士,东宫讲读官,修撰《英庙实录》,被誉为“良史之才”。
而翰林院学士彭华、侍读学士江朝宗、左春坊左庶子刘健、左谕德桂敏政、翰林院侍读周经、修撰陆釴、张昇、张颐则「更番讲读」,此八人才是真正的东宫讲读官。
明朝廷要求东宫讲读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正直的人品、老成的性格、卓越的学识、不凡的气度、端庄的仪态、俊朗的仪容和清亮的嗓音。
明陆釴行书诗页 故宫博物院藏陆釴在成化年间因成稳持重而被选为太子讲官,为人“冲淡沉默,动必绳矩”,就连所写诗文也被称为“格力高古,尽洗秾艳”。
只要符合了其中的某项标准,或具有综合优势,皇帝和朝臣们才会放心地将太子交给他们去调教。
明朝君臣深知,太子的东宫讲读官事关皇储的教育和国本的安危,对他们的选择,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和很高的门槛,这样才能为大明帝国培养出合格的储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