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军队使用的三眼铳用什么做的?威力究竟如何?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北方的一些农村里,仍然可以看到单眼铳和双眼铳,一般作为礼炮使用。
哪家孩子考上大学了,或者家里有什么重大喜事,就拿着铳到祖坟上去放几下,那声音可以和炮仗有得一拼,嘭地一下,能传几里地。但唯一没有炮仗实惠的是,炮仗点燃,乒乓能响两声,而放铳就响一声。
其实明朝的三眼铳和那种铳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有三眼罢了,可以响三声。真的认杀伤力,用过鸟枪的,都会评价说准头、射程都差远了。
但是在明朝的时候,特别我们一提到“关宁铁骑”时,提到克敌神器,必然说道“三眼神铳”。这玩意又没准头,射程又不高。比如戚继光就看不上这玩意儿,认为远不如鸟枪,阵仗大的不得了,简直就是信号枪么。
原本神机营中装备也是鸟枪为主,但是自从孙承宗守制三边以后,变神冲变成了关宁军的主要装备之一,数量是鸟枪的五倍以上 ,仅次于个人防身火器。
之所以重用三眼铳,炒米以为这和北方战场情况有关。
因而北方战场有几个特点,一是,风沙大,对火器点燃方式要求苛刻;二是敌人以骑兵为主,进攻速度快,对火器点燃速度要求苛刻。
不是大家不愿意用鸟枪,鸟枪的枪管长,射程和准头虽然相对较高(其实没有膛线,也很差劲),但是一遇到风沙天气,火器营整体熄火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而且鸟枪不能连发,装填弹药速度很慢,对阵骑兵,放完一枪,还没来得及装填弹药,敌人就已经杀到阵前。
三眼铳的优势在此刻就体现出来了。
虽然三眼铳枪管短,射程只有300步,而且各种铁丸到处乱飞,一喷一大片,杀伤力不及鸟枪,但它对敌人的影响力和震撼力绝对巨大;它是用引线点燃的,解决了风沙天气的影响;三眼也就意味着可以连续放三枪,这就解决了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连射的问题;关键是三枪放完,不用换武器,直接提着三眼铳当果朵使,冲着敌人的脑袋就去招呼。
所以这个三眼神铳,实际上也是算是集合了当时的战场情况以及战术条件创造出来的。它未必是多么优秀的火器,但是在当时条件下是最符合战场特点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