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陵中有最名贵的金丝楠木 乾隆一眼看上就被惦记上了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盗明陵,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历代陵寝, 有些墓穴、墓道均用数吨重巨石,琢磨得平滑如镜,规格一样大小,叠垒数层而成,如在平地堆砌,将是千百立方!

  这些木、石、砖、陶,制作精良,千百年不腐不烂。不少木材出后还坚硬无比,砖石仍叩之有声。这为后代盗墓者取材致用,少却了多少上山砍伐、采集,平地运送之功!可以说既省事、又省钱,那些修城建屋、筑堤构堰之银两,都落入了贪官污吏的私囊!

image.png

  而作为富有天下的皇帝,为了自己奢用,盗毁先朝陵墓寝宫的实物,更是应遗臭万年的!

  明代中的永陵,其享殿是用当时最名贵的金丝楠木构成的。一年四季香气郁馥,沁人心脾。它还有一个很奇特的功能,就是不虫蛀,不招蚊蝇。夏日,殿内清凉香艳;冬天室内温香宜人,世有“楠木香殿”之称。

image.png

  乾隆皇帝多次巡视永陵。他看到这种昂贵的金丝楠木,不刷漆而光泽鲜亮,经久不衰;不雕饰而纹路精美,胜似彩绘,真是垂涎三尺。他早就想拆掉这所楠木殿,将这些金丝楠木移到圆明园中,另修一室,供自己享受。但他囿于《大清律》上,“挖明坟者处死”的规定,久久未敢动手。

image.png

  一次,他将聪明盖世的大学士纪晓岚密诏进宫,商量对策。纪晓岚听后,一动心思,身上便冒出了冷汗。自忖:出个主意想个办法,折毁楠木殿,对自己来说,易如反掌!但世无不透风的墙。万一将来有人搬出(大清律》追查此事,皇上将自己抛出,丢卒保车,自己的脑袋恐怕有搬家的危险。想到这里,他一摸后脑勺,跪倒在地,严肃地奏道:“(大清律》规定,挖明坟者处死,皇上金口玉言,此事关系重大,且望陛下三思而行。”乾隆一听,微笑了一下,一挥手让纪晓岚退下了!

image.png

  但是,乾隆皇帝始终没忘记此事,金丝楠木简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之后,终于获得一计,他将此计推绎再三,直至无隙可击时,便坐在金銮宝殿,号令实施了。

  他在金殿传旨:我大清自祖上入关以来,对先朝遗物、特别是明代寝陵,严加守护。近日发现永陵享殿年久失修。着工部、户部筹集银两,调发能工巧匠,尽快修葺,以慰先朝皇帝魂灵于地下。当天,他又密召督办大臣,派亲信将那些金丝楠木,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撤换下来,利用深夜,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到圆明园。这样,乾隆既盗取了所爱所需者,又博取了修缮明陵寝的美名。他为自己的聪明、为自己办事不显山不露水而陶醉。

image.png

  殊不知,没有不透风的墙。乾隆盗取明陵楠木的丑闻,迅速被张扬开来。非议之声属动朝野。乾隆自知众怒难犯,不惩戒自己一下很难平息这场风波。于是,他下了一纸罪己诏,夺去帝服,青衣小帽,颈挂相当于“枷锁”的珠链,将自己“发配”到江南数月,算是了结了此事。

image.png

  乾隆皇帝毁明陵寝殿,取名贵木材修圆明园以供自己享用,可谓费尽心计,机关算尽。他做梦也想不到,100年以后,自己的后代不争气,八国联军攻进北京,一把火将清帝经过数帝修建的世界名园—圆明园化为灰烬。他毁陵盗墓的举动,成了后人传说的笑柄!

  而清代的陵墓虽然有众多守陵者,但也难挡被破坏的命运。清代的陵墓集中在东西二陵。清东陵在今河北省遵化县兰田峪,清西陵在今河北省易县城西15千米的永宁山下。东陵占地2500平方千米,西陵占地100平方千米。两陵东5西4葬着清代顺治以下9个皇帝和160多名后妃。

image.png

  陵寝气势非凡,殿、亭、楼、阁建造宏伟、工艺精湛。苍松翠柏,绿树拱卫。历代守陵者有王公,也有众多军民。所有这些,都没有保证其安全。两陵几十千米用巨大砖石砌成的“风水”围墙,均被历朝军阀或当地匪痞、农民盗拆,砖石盗运出去后被廉价出售;一些殿、亭、牌坊也遭拆毁,木材或出售或作为修房盖屋之用。只落得断壁残垣,一片破败景象。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