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为了对抗文官设立了锦衣卫 为什么到了清朝完全不需要了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帝对抗文官,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明朝时期的君主独裁专制和公开透明的文官体系一直在增加矛盾,皇帝无法公然对抗整个国家的文官,因此锦衣卫就开始成为了明朝皇帝对抗文官的工具。

  明朝时期的国家政治运作是跟着开国皇帝定下来的制度走得,这就造成了皇帝和大臣的意见会被公布于大众,成为公共话题。而当大家都知道话题的内容后,官僚系统就会跟皇帝的意见产生分歧,其结果是皇帝通常会被牵着鼻子走,这种事情不是发生过一次两次。

  天长日久后,皇帝的欲望不能在官方体制内随意施展时,就要另想方法找出路,接着锦衣卫机构就出现了。不管是东、西厂还是锦衣卫,他们都是作为皇帝意志的代表,也是皇帝对官僚系统进行直接干预的一种工具。

  这样皇帝就可以控制官员或者绕开制度与体系,来满意明朝皇帝的独裁欲望,而厂卫的出现也恰恰证明了明朝皇帝和官僚系统之间的矛盾。

  清朝为什么不需要锦衣卫?

  清朝时期出现了两个非常大的变化,导致锦衣卫这种几个并不适合生存:

  满洲首先是,满洲作为一个组织,其跟文官系统区别很大,文官大臣们怎么样都算是外臣,但满洲是完全属于皇帝的“家人”,他的性质和宦官一样,但比宦官更好用。

  作为皇帝控制百官体系的工具,宦官和锦衣卫自然就失去了地位,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明朝时期的皇帝非常宠信宦官,而清朝时期的宦官地位极低。

  军机处与奏折制度明朝时期的政治不是机密,国家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先是通过官员阅览最后才到皇帝手中,因此百家都知晓国家事件后,有了心里决断就会跟皇帝对抗。

  而清朝则发明了奏折制度和军机处,这就让过去的国家事务彻底成为了政治秘密,皇帝和重要大臣之间的政治讨论外人是不知道的,只有在讨论出结果后才会公之于世。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皇帝可以确定对百官的有效控制,而百官只能看皇帝的脸色来办事,独裁者的专权欲望可以随意施展。

  两个大的变化就注定了,不管是东、西厂还是锦衣卫都无法生存在清代,皇帝也不需要厂卫这些用低劣的手段来控制百官,贯彻自己的独裁欲望。

  综上所述,皇帝跟官员的矛盾才产生了长卫这些机构,而矛盾的产生主要还是因为国家的“政治秘密”的原因。

  官员话语权和知情权,让政治事件不再是秘密

  这里我再理一下明朝廷对于国家事件的决策流程是怎样的,总的来说就是“公事公办,大家都能看”。

  奏题—通政使司(审查/校对/分拣)—文书房(备份)—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留中)—六科(抄发/封驳/备份)—部署衙门(讨论执行覆命)

  这套程序也就是明朝中央决策的流程,而这只是大概的流程,还不是完整版,可想而知如果一份文件送到皇帝那里再到执行是多么的复杂。

  而在这一整套的决策流程中,国家的政治事件还没到皇帝那里就被大家知晓,对于事件的决定百官都已经有了答案,这也就形成了不是秘密的政治事件,皇帝成了最后的知情者。

  明朝中书省被撤销后,尽管皇帝才有彻底的决策权,但朱元璋时期的改造并不彻底,他还是没能把文官体系改造成皇帝的工具,这是因为有几个重要的政府机关和职能被一直保留着。

  这几个政府机关和职能就是:知情权和话语权。

  为什么“政治秘密”会给明清两朝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全国官员的奏章在进入通政使司开始,里面的内容就已经对整个政府已经公开,在经过文书房和内阁后,可以确定某一项议题在皇帝知晓前已经不是秘密了。

  而在皇帝批红下达命令后,六科将这一信息传达到全国政府,并用邸报将其在官场内公开。而六科也有着反驳和建议的权力,通过这些人的上疏鼓动,就会有更多的官员上奏对皇帝进行文章轰炸对抗,继而引发全国范围对议题的讨论,最后对皇帝的独裁产生阻碍。

  在这样的制度性,政治议题从头到尾都是对官员公开的,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官员就会对议题进行提前的公事公办,绕开政府流程,政治秘密就不再是秘密。

  而清朝发明了奏折和军机处后,就让政治议题完全的私密话,百官只能施行皇帝决断后的命令,无法公开讨论和对抗皇帝旨意,这就是明清两朝对待“政治秘密”的处理方式,但结果却不一样。

  很显然,如果清代延续了明朝的奏章流程制度的话,那么也必然会出现厂卫机构,但清朝很聪明地绕开了这些制度,把百官完全成为了皇帝的政治工具,所以锦衣卫也没必要存在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