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多次削藩,为何后期还是那么多的藩王呢?
晚清时有八大铁帽子王,号称铁杆庄稼,衣食无忧。其实与清朝相比,明朝的皇室子嗣们所得的优待,一点不差。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对待自己的后辈儿孙非常够意思,给他们封王又分地,整个是一个护犊子的表率。不过,明朝皇室人丁兴旺,越往后藩王越多,国家要养活的贵族就越多,负担变得越来越重,活活拖垮了大明。
虽说朱棣造反成功后,首先吸取自己成功的经验,夺去了藩王手中的兵权,但是对自家兄弟的钱财照顾倒是并没有减少。以他老爹的想法,原本是要以皇帝为主脑,以皇家的宗室贵族为拥趸,整个天下掌权的都是姓朱的。但是朱棣从一上任就有防人之心,他限制皇族子嗣不许他们插手政事,也不许掌握重兵,毕竟他自己就是这么夺到皇位的,自然是担心有人效仿自己。
这些被皇帝分发封地的王爷,要长年住在自己的封地,因此也被习惯性称为“藩王”。从明朝制定的爵位承袭办法来看,古时确实非常讲究长幼次序之分。比如皇帝的儿子,全部是与皇帝最亲近的人,他们全被封为“亲王”。亲王之下就是皇帝的孙子辈儿了,所有亲王的嫡长子都被封为“世子”(可世袭亲王);亲王的孙子辈儿中,第一个大孙子被封为“世孙”(可世袭亲王);其余的亲王孙子则是“郡王”。
郡王这一轮中,又以嫡长子最尊贵,可以世袭郡王的封号,其余的儿子则被封为“镇国将军”;如果是庶出的儿子,则被封为“辅国将军”。看看这从上至下的头衔,不仅名号各有千秋,还有严格的长幼贵贱之分。这也表明了封建社会时,人们都以出身论贵贱的眼光,连皇帝家的子孙都看出身,普通百姓更是无法与权贵相比了。
虽然这些头衔中还有一些大将军的名号,但是都是有名无实的职位,皇帝并不需要这些皇室将军去镇守边关,也不需要他们带兵打仗。说到头来,不管是亲王还是各个头衔的将军,皇帝的子孙都是真实的养尊处优,他们从很小就有工资能领,长大后还有自己的封地。对这些贵胄来说,除了无兵权无政治地位,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完美了。
这些人的生活,与皇帝相比甚至更加幸福。皇帝还要操心国家政事,而这些亲王家眷们却只用操心怎么吃喝享乐,可以不思进取,因为他们本就衣食无忧,而且都是高质量的锦衣玉食,这些财物当然都是从民间挤压来的。
皇室的子嗣不用发愁掌握算术、书法、作诗都技能,他们成长到10岁就能无条件领取“津贴”了。成为亲王的人,一年到头能领上万石粮食,比朝廷中官位最高的大臣还多出数倍。这样的对比,真是“赢在起跑线”。虽然这样的优厚待遇会惹来百姓们的怨言,但是并不阻碍皇室继续发展。
200多年的发展史中,明朝的皇室诞生了100多万子孙。这些贵族占据的都是全国最优质的土地资源,他们还能随时向皇帝申请新的土地和矿产。靠着朱元璋打下的江山,后辈儿孙们坐享其成,让别人眼红得不行。
正是由于皇家对宗室成员的大方,导致明后期国家都要养不起朱姓子孙。很多省份内,有一半的土地都是皇室子孙的,百姓人口再多也只能共同耕种剩余那些贫瘠又有限的土地。
要百姓喂养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这不仅拖累了国家经济,也激化了人民与统治阶层的矛盾。不知道朱元璋如果能预料到200年后的情景,还会对儿子们那么大方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