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帝王们对于儒学的态度是怎样的?仁宣二宗对于儒学又是什么态度?
明代皇帝中,后世对于明仁宗和明宣宗的评价一直很高。继明成祖朱棣之后,明仁宗与明宣宗采取一系列政策使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这一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根据史料记载,仁宣二帝崇尚儒学,能行善政,是符合儒家理想的君王。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不可否认,仁宣二帝在施政、治民上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从对待儒学的态度,以及自身对儒家思想的奉行上来看,他们不仅当不起这么高的评价,甚至正好可以说是儒家理想君王的反面。
细考他们的生平,就可以发现,仁宗其实不“仁”,宣宗其实不“宣”,这两个庙号算得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了。
一、明朝前期帝王对待儒学的态度
从朱元璋建国开始,明朝就号称是以理学治国,兴建学校,八股取士等等。但从内心深处来说,明朝前期的皇帝是瞧不起儒学的,是极端鄙视儒生的,提倡理学重用儒生都是做的表面文章,是稳固统治的需要。
从太祖朱元璋到成祖朱棣无不如此,便是仁宣二帝也不例外(只有建文帝是真心崇奉儒学的)。
朱元璋出身草莽,儒学只是他取天下、治天下的一个手段。他可以崇儒重士,也可以删改《孟子》,砍下大批儒生的头颅,就连一向受他尊敬的宋濂也差点做了刀下之鬼,因为他对儒学和儒士只是利用而已。
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号称大力推崇儒学,但他和朱元璋一样,也是极端瞧不起儒生的。不合作的自然是杀掉了事,比如方孝孺;合作的,也要看心情了,稍有过失,也难免惹来杀身之祸,比如解缙。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充分看出他的这种态度。永乐年间,有个儒生叫孙汝敬,考中进士后,进文渊阁作了庶吉士,但是很快就“诵书不称旨,即日遣戍江南”(《明史》本传)。这个人只是讲说经书不能符合朱棣的心意,就被流放了,可见儒生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到了仁宣时期,这种态度并没有改变。
二、仁宗其实不“仁”
“仁”是儒学最高的道德规范。孔子将其定义为“爱人”,能推行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美德者即为“仁”。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荀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明仁宗在位时间很短,不到一年。但从两件事情来看,他远不能称之为“仁”。
一些史书说明仁宗不好色,但《明史·罗汝敬传》记载,他是得了“阴症”以后错用“金石之方”而暴死的,另有一本笔记《病逸漫记》(明代陆釴所撰)记载的当时的宫内太监的说法也是如此。
仁宗是不是纵欲过度吃错了药而死,姑且不论。但当时著名的儒生李时勉却真的因女色问题向他上过书,劝谏他说,先皇才刚刚去世,陛下不应该找那么多侍女。
这本也算不了什么大事情,对于一个仁者来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已。
但仁宗却立刻变了脸色。《明史》记载:“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
这就是他对待儒者的态度,你胆敢批评朕,还振振有理,朕让你见识见识金瓜的厉害。于是李时勉被打断了肋骨,差点死掉。随后,他被下在锦衣卫诏狱里,幸亏有一个旧相识用药医治,才侥幸保住了性命(另有一说是,李时勉被打后拖出来,正好碰见了大学士杨士奇,杨用烧酒灌他,才得以不死)。
仁宗临死的时候,还对直言进谏的李时勉耿耿于怀,使得宣宗一继位,就差点杀了李时勉。
仁宗死后,葬礼极为简略,但是却有五个妃嫔为他殉葬。用妃嫔、宫女为皇帝殉葬,是明朝一项极为残忍的制度,直到明英宗死时才被废除。若真是一个“仁者”君王,又怎能听任这样的制度延续。
三、宣宗既不“仁”又不“宣”
宣宗的庙号是“宣”,什么叫“宣”?《逸周书》说“圣善周闻曰宣”,意思是能够广泛接受人们的正确的建议就是“宣”。
《明史纪事本末》评价宣宗说“文事则经史在御”,就是说他崇奉儒学,依据儒家的经史治国。但考究他在位十年的表现,并不符合儒家提倡的“仁”,也不符合他的庙号“宣”。
他一继位,就要杀掉李时勉,原因就是“尔小臣敢触先帝”(《明史》本传)。后来幸亏问了一句你向先帝说了什么,李时勉说:“臣言谅阁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有了这句好话,李时勉终于保住了性命。
宣宗对待儒生的态度是和他的父祖一致的,他从骨子里瞧不起儒生,不是骂他们“竖儒”就是称他们为“小臣”。明朝大臣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极低的,宣宗表现地尤为突出。
《明史》记载,有一次,宣宗到史馆去检查《成祖实录》的编修情况,一高兴,要给编修实录的儒臣们一点赏赐,就抓了一把钱扔在了地上,铜钱滚的到处都是,儒臣们都跪趴在地上到处捡钱,只有李时勉一人站着不动。
为了惩治大臣,宣宗发明一种刑罚叫“荷校”,就是戴着大木枷示众。当然,枷锁是早有的刑具,并不是他的发明,但这种刑具一般是用在俘虏或囚犯身上的,而宣宗却用它来惩罚犯了小错的大臣,而且大大加重了木枷的分量。
所谓“刑不上大夫”,历朝历代都很少这样折辱大臣。这不仅是肉体的折磨,更是一种精神的羞辱。你不知道哪一句话说得不对,惹得皇帝不高兴了,就被押出去戴着大木枷示众。
李时勉就受过这种屈辱。《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他担任国子监祭酒的时候,向朝廷申请经费整修国子监。这个项目是由太监王振负责的,王振来国子监视察,觉得李时勉接待自己的规格不够,非但没有拨下一文钱的经费,还回去告了李时勉一状。
王振告李时勉的罪状是很可笑的,他说李时勉偷了国子监的树枝。宣宗就判李时勉“荷校”。王振给李时勉的枷特别重,大热天里,已经六七十岁的李时勉抗着沉重的木枷在国子监门口整整站了三天。后来幸亏有人找皇太后的父亲说情,李时勉才被放了。
还有,明朝臭名昭著的“廷杖”,也是在仁宣之间流行起来并形成制度的。
宣宗还有很多行为不符合儒家“仁”“宣”的要求。
他处死叛乱的叔父朱高煦的手法相当残忍。朱高煦本来被关在皇家动物园的笼子里,有一天宣宗来看动物,朱高煦从笼子里伸出腿绊了他一下,于是宣宗让卫士找来了一只三百斤的大铜缸,把朱高煦扣在下面,然后堆上木炭,铜缸融化,朱高煦被活活烧死。
宣宗还大力提拔太监。朱元璋曾立下铁牌不许太监干政,但在整个明朝,太监祸国的事情却是屡屡发生。究其原因,不能不说到宣宗。
宣宗是明朝制度化扶持太监的第一个皇帝:他打破了朱元璋定下的太监不得识字的祖训,宣德元年(1426年),他下令设置“内书堂”,让大学士到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他设立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让司礼监太监代替自己批阅奏折,并形成制度;他不仅派太监去军事重地作监军,还让他们去各个州县去监督民政(太监监督民政的制度在英宗时废除)。
宣宗对儒生的建议往往不能接受。比如一个叫郭循的人,他上书建议不要滥修宫殿,就被宣宗叫进宫大骂了一通,然后关进了监狱,直到宣宗死后才被放出来。
还有一个叫陈祚的,他建议宣宗定期举办“经筵”,听儒臣讲授《大学衍义》里的道理。结果宣宗勃然大怒:你什么意思?你说我没读过《大学》吗?就算我没读过,也轮不到你们来教。
宣宗要杀掉陈祚,后来虽然饶了他一命,但陈祚所有的亲族,“父母、兄弟、妻子、娣侄,凡男子悉同禁,妇女下浣衣局”。也就是说,男的统统关进监狱,女的去当奴隶洗衣服。祝允明的《野记》里说,陈祚的父亲死在了狱中,陈祚的小女儿当时还很小,到英宗时被放出来已经七岁了,但是痴呆到连猪狗都分不清楚了。
宣宗也痴迷于“房中术”。祝允明的《野记》,还有吕毖的《明朝小史》都记载,有一次,宣宗找来太医钦谦,向他要“房中药”,钦谦说不懂房中术,没有这种药。宣宗大怒,让卫士用布被包了钦谦的头扛出去关进了监狱。宣宗不想让人知道这件事,就秘而不宣。钦谦的家人以为他失踪了,找了好久才知道被关进了锦衣卫的大牢,就和曾建议皇帝读书的陈祚关在一起。
宣宗死后,有十个妃嫔殉葬。有个叫郭爱的嫔女,入宫不到一个月,也被列入了殉葬名单。
小结
仔细考究明朝仁宣二帝的行事,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所谓的崇奉儒学只不过是表面文章,用来妆点门面而已。他们的行为,远远不符合《大学》里对君王的要求。可见,一些史传里对他们的高评价,完全是建立在低标准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