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元宵节有什么风俗?衣着上面有何讲究?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朝的元宵节有哪些风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万盏明灯,象马人鱼异样。

  一天星月,阶除台榭辉煌。

  元夕观灯,是自古以来重要的春节习俗之一。元宵数夜,宫内燃放爆仗,宫外百姓游乐观诸色灯品,一派祥和……

  明代元宵庆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明代《新年元宵景图》一卷,用细腻的笔墨表现了明代宫廷新年元宵庆赏的种种场景,如燃放爆仗、货郎担担、搬演杂剧、架设鳌山、呈进杂技等。

  卷中明宪宗数度现身,在内臣宫眷的随侍下,观赏各种节目;皇子皇女或放爆仗,或提华灯,突显了皇家喜庆的节日气氛。

  鳌山乐事

  明朝立国之初,明太祖为招徕天下富商以实国本,在南京盛饰彩楼,元宵看灯达十数天。

  永乐七年,明成祖令“自正月十一日为始,其赐元宵节假十日,百官朝参不奏事,有急务具本封进处分,听军民张灯饮酒为乐,五城兵马弛夜禁”。

  永乐十年元宵节,明成祖赐宴群臣,听任臣民到午门外看鳌山灯三天,自此以为常例,大有与民同乐的意思。

  《新年元宵景图》中的鳌山

  关于宫中安设的鳌山,蒋之翘《天启宫词》记有题咏二首,其一曰:“九微列处御筵凭,队队笙歌拥毾。蜃炬龙膏空门影,芙蓉开遍十三层。"

  《新年元宵景图》庭中安设的大型灯棚,以树枝搭架,其上挂有各式灯笼并装饰八仙和乐工伶官,即为鳌山。

  应景衣着

  看灯之外,上元时节,明末宫廷还非常注重应景的衣着打扮。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刺绣龙纹灯景圆补一件,整件补子绣出巨大的龙身,补子中心下方绣出灯笼一盏。

  另一件境外私人藏的万历时期刺绣双龙灯景圆补则更为富丽,补子正中绣出华灯一盏,两侧绣以升龙各一,堪为灯景补子中的精品。

  至于应景的袍服、袍料,存世所见中,北京艺术博物馆所藏一件金地缂丝灯笼仕女袍料较为精丽。

  袍料通体以捻金线缂地,在云肩、通袖襕内缂出诸多灯笼,灯笼主体作葫芦状,葫芦内装饰鲇鱼、花卉、杂宝、卍字等,灯笼间饰以众多仕女,或手持花枝,或手捧宝物,一派繁华气象。

  街市观灯

  元宵的热闹并不仅限于宫中,在民间,无论京师还是地方,百姓也都耽于游乐观灯。

  关于明代灯品,其时小说多有反映。《西游记》第九十一回写唐僧师徒四人行到天竺国外郡金平府,时当正月十三,众僧留他们看灯。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记京师灯市,也说“向夕而灯张,灯则烧珠,料丝则夹画、堆墨等,纱则五色,明角及纸及麦稭,通草则百花、鸟兽、虫鱼及走马等”。

  宫中的灯品自有民间的基础,或者可以说,民间的灯品也不无宫中的式样。

  元宵观灯的由来

  元夕观灯,由来已久,唐代始盛。

  玄宗时,上元张灯三夜,金吾弛禁,开市燃灯,并永为定式。宋代灯火又盛于前,乾德五年正月,宋太祖下诏上元放灯增为五夜。

  元代,正月里大都“市利经纪之人”于市上发卖各式灯具,“又于草屋外悬挂琉璃蒲萄镫、奇巧纸镫、谐谑镫与烟火爆杖之属”,而“宫中有世皇(即忽必烈)所穿珍珠垂结灯,殿上有七宝漏灯。三宫灯夕,自有常制,非中外可详”。

  元宵三夜,又于丽正门内树身上悬挂诸色花灯,“高低照耀,远望若火龙下降。树旁诸市人数,发卖诸般米甜食、饼庶、枣面糕之属,酒肉茶汤无不精备,游人至此忘返”。此景元武宗、元仁宗二朝最盛。

  这个元宵佳节,让我们共同祈福,祝愿家国安康。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