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营兵制是怎么回事?兰州卫的军事指挥系统是怎样的?
明代具有独特的军事制度——军、兵、军兵,营兵制则是明代军事制度中久被忽视与曲解的制度。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弘治以后,由于虏患渐重,卫所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战争形势,新的军事制度——省镇营兵制确立运行,省镇营兵制是指“明代省、镇总兵镇戍区中以镇戍等为主要任务,以营为核心编制的军事制度”。
在指挥系统中,省镇营兵制实行武将统领军队而文臣行监督之责,文臣与武将互相节制,以防出现武将专权,形成割据势力。各级将领所领之兵按营编制,所以,称之为“营兵”。
一、指挥系统
军事指挥系统的设定贯彻“以文驭武”,“文武牵制”的原则,形成了总督——巡抚——诸道——厅官等文职指挥系统与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守备等武将指挥系统两套指挥系统。营制设立后,都司地位明显下降,都指挥使官听命于总兵官,“都司所辖卫所旗军也多被抽调各镇镇戍,由总兵统领,下有参将、游击、守备等官。
负责操练军马、修理城池、防御虏寇;而练兵、屯田、巡捕、军器、京操、备御等事,也分别由布政、按察二司之下的分巡、兵备等道分割。至明代中后期,都司主要职责变成管理卫所老家舍余、军余文案,带领军队上操及戍边、护送贡使入京等,维护地方治安的功能也成为次要”。
弘治年间,火筛入侵,固原始为冲要,弘治十四年秦纮总制三边,遂改州为镇,以固、靖、甘、兰四卫隶之,设总督、总兵、参游等官。《明史·职官》记载“总兵官、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无品级,无定员。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楼等名”。每镇设巡抚都御史一人,总兵官一人,根据需要下设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等若干名,分守辖区诸要地。
“固原镇设总兵官一人,驻镇城。分守副总兵一人,洮泯副总兵,万历六年改设,驻洮州。分守参将五人,曰河州参将,曰兰州参将,曰靖虏参将,曰陕西参将,曰阶文西固参将。游击将军四人,坐营中军官二人,守备八人”。
省镇营兵制下的军事指挥系统分文臣、武将和镇守内臣。三者相互牵制,互不统属。兰州卫的军事职官也依此设立。文臣系统包括嘉靖年间所设的督粮郎中以及临巩兵备道,负责督理钱粮,协调地方州县、卫所之间的行动,武将系统下设参将、守备、操守、把总等职,管理在城军马,领兵作战。镇守内臣自永乐设立以来,权利较大。至成化年间与总兵、巡抚共同负责边防、治安,督率三司。
除镇守以外,还有分守、守备内臣。成化二十二年,“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郑时奏,今年正月虏贼深入临洮金县,杀掠军民三十余人,牛羊畜牧以万计,守备兰州太监蓝蕙,署都指挥佥事于昇弛备召寇,畏缩歛兵,俱属有罪……上是之曰于昇情罪尤重,可逮问,蓝蕙令载罪杀贼,兰州安定地方务令通查失误之人,究问明白。”可见守备兰州卫的内臣有率兵杀敌的权力。
二、负责的文武官员
直至嘉靖年间,镇守内官逐渐被召回,其权力也被文、武臣所取代。明代兰州卫负责军务的武官有参将、守备、操守、把总等,文官有临巩兵备道等。
1.兰州参将
弘治十八年,因固原镇东西均有虏患,猝难策应。陕西巡抚杨一清提出东西两路防守的方法,以都指挥率领七卫挑选游兵驻清平苑,防御套虏东入之路,以固原守备率军专守西路。至嘉靖四年,杨一清又奏请“在固原添设参将一员,分管固原、环庆、靖虏、兰州等处,协助总兵官防守”。
嘉靖九年十二月,总制陕西三边兵部尚书王琼言“固、靖、环、兰相去东西一千二百里,止以一参将分守,且与镇守都督同城防御未便。又兰州见在修边,矿徒未绝,请以固原参将移守兰靖,地方仍听镇巡官节制,兰州守备当为裁革,固原总兵不宜下侵,细事当如旧设守备为便”。
自此,固原参将改驻兰州,改为兰靖参将,负责西路兰靖一带的防务。东路的固原、环庆由总兵领导守备等官负责防御。西南路的河洮岷地区则由洮岷参将负责防守,形成了三路防守的局面。因而兰州卫设立参将的时间最早也在嘉靖九年以后,《兰州市志·军事》中“弘治十年,兰州守备营设参将一员”的说法实属错误。
景泰元年,都指挥佥事李进建兰州守备营,由守备统领,隶属镇守陕西总兵官,万历时改由兰州参将统领,设参将1员,游击1员,有正兵2525名。参将由总兵统辖,参将又统领守备。兰靖参将的主要职责“操练军马,修理城池,提调各守备官,相机应援,严谨设备,防御寇虏,仍查应该增修边防及时修理。出境挖矿流民,设法巡查,务在擒捕禁绝,毋滋边衅,听镇巡官节制。”
至隆庆四年,靖虏一带的虏患严重,狭西三边总督御史王之诰奏请“靖虏地方,倚河为固,而虏酋宾免部落率能浮渡突犯,非重兵不可弹压,宜裁守备而增设参将一员,即以守备之兵及北路游兵三千人属之,仍与兰靖参将画地而守,兰靖参将宜专守兰州,靖虏参将宜专守靖虏,有警则互相策应,从之。”
自此,兰靖参将改为兰州路参将,专管兰州一路。据万历《临洮府志》载:“兰州参将营官军正兵2525员名。兰州卫备御官军1364员名。中护卫备御官军533员名。
兰州参将营马匹1331匹。兰州参将所管边墙四道,河南大边一道,东自靖虏卫大狼沟起至迤西沈骨硤止,通长四百余里;河北边墙一道,自盐场堡起至沙岗墩止,长五千六百二十丈;桑园儿小边齐岘口起至小水河止,长四百五十丈;桑园儿筑砌边墙共长七百一十三丈。所辖墩台一十七座。猴子山墩、古城角墩、高岭儿墩、烟洞沟墩、峰台山墩、一豁岘墩、定人城墩……滚巴川墩等”。万历二十七年松山新边修筑后,因红水堡距兰州卫太远,筑永泰城于老虎墩,并迁兰州参将驻扎永泰城。
2.操守
守备以下防守城堡官校各地名称不一,比较普遍的是操守、把总,它们所统兵马也称守城兵,操守和守备一样都隶属于参将,只是所统兵数不同,守备所统兵数要多于操守,地位也高于操守。操守负责守堡,操练和防守,有的也有辖区。
所谓“明战守总副参游其责在战,操守守备其责在守,守者官卑。”兰州卫的操守主要驻扎在规模较大,地理位置重要的城堡,所统兵数在前期和后期有所不同。操守是大堡的驻扎防守官,其余的小堡则由坐堡官驻扎。
兰州卫的操守驻扎在军事地位显著的城堡,较之于嘉靖时期一条城堡、盐场堡操守的所统兵数,到万历年间,松山新边附近的城堡操守所统兵数减少。
3.临巩兵备道
明代后期,边镇镇戍将领分为镇守、分守、守备三级,而文臣也相应分为督抚、诸道、厅官三级,三级文臣除了监督武臣外,分别弥补各级武将疏于文墨,不能筹饷及处理民事的缺陷。其中,“兵备道”的正式设置大致始于正统年间,是明朝各省提刑按察司或其他部门设置于各个地区建立整饬兵备的道,属于按察司的分支机构。
陕西三边总督下属有六个兵备道,分别为固原、静宁、隆德、镇原等处兵备道、洮岷兵备、延安兵备、巩昌兵备、靖虏兵备、临巩兵备,辅助总督管理军务、卫所兵马、钱粮、屯田等。临巩兵备道设于嘉靖十八年长官驻扎临洮,全称为“临巩整饬兵备道,长官称道员、使、副使。”其职责有“整饬兵备,操练军马,修理城池、墩台、关堡,防御贼寇,兼理诉讼、粮储”等项。整饬兵备道虽然是文官,但以执行军事任务为主。
明代中期,鞑靼侵扰甘肃,进占松山,不时扰惊兰州,明廷遂命临洮兵备道副使进驻兰州,称兰州兵备副使,督军守御边防。万历二十七年,兵备副使荆州俊,督发兰、临营兵至松山击退鞑靼残部,使其复占松山企图失败。
次年,荆州俊督修红水堡、三眼井堡。万历三十五年,兵备副使刑云路又督建永泰城,并增派官军驻军。经几任兵备副使的努力,使兰州北部边防得到加强,有力地遏制了鞑靼势力内侵。除此而外,临巩兵备道敕命按察司官驻兰州整饬军务,专管临洮府属五州县、甘兰临河四卫仓场驿递、屯粮。
早在嘉靖四年,兰州已设钦差户部郎中,督理甘固边储,临巩兵备道设立后,分散了原属于管粮郎中的部分钱粮管理权并听巡抚节制。考虑到“临巩兵备道与甘肃省臣不相统摄,恐事体窒碍,势难必行,或不免逡巡违误……令该道听甘肃抚臣节制。凡应解该镇钱粮,查照户部郎中原行事例一体验发。”
可见巡抚对各道具有监督权。中央系统的督粮郎中与边镇系统的兵备道同管钱粮,一般各边镇卫所的主兵钱粮归郎中,客兵钱粮归兵备道,嘉靖二十八年,“户部覆总督陕西兵部尚书王以旂奏,甘兰二卫主兵月粮,设有督储郎中专理,而兰州主会宁县一带,客兵钱粮乃尽属之,固原兵备地方隔越,稽察甚难,宜将兰州广积等一十七□驿客兵粮草就近改属临□兵备道,其静宁隆德等一十八□驿主客兵粮草仍属固原兵备道,庶道理适均,督察为便,诏可。”
嘉靖三十八年,有司奏呈,宣府大同由于分别管理,导致钱粮稽查不时,镇抚臣贪赃,主客钱粮互不接应。万历以后,主客合一统归郎中管理。兵备道则承担稽查任务。
结语
万历元年,陕西巡按题兰州仓场侵冒数多,议将主客兵钱粮俱令郎中监理,“兰州一带主客兵钱粮比照蓟辽各镇,事归总属郎中管理,与临巩兵备互相觉察,二年令延宁二镇并延庆二府一应主客兵马俱属延绥,在兰州洮岷,靖虏,平固诸处者,俱属兰州各管粮郎中监理”,“凡出入籴买粮草,先于临巩兵备道挂号定价后,郎中收放发银,各立簿籍相互觉察”。
临巩兵备道管大通河堡仓、归德堡仓、河州仓、弘化寺堡仓四仓。西古城堡仓、兰州广积仓、什字川堡仓、积积滩堡仓、一条城堡仓、把石沟堡仓六仓归甘肃郎中管。除了督理钱粮外,临巩兵备道还有领临洮、巩昌、平凉三府军兵作战,修理屯堡,防御虏患等重要的军事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