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太监真的都会武功吗 他们的存在感为什么比唐朝高

  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朝太监。

  想要练习《葵花宝典》轻松跻身高手行列,但要付出断子绝孙的代价。

  书中更是强调,《葵花宝典》的作者是一位太监!

  有了这个先河,日后的武侠小说以及影视剧中,最后的幕后大BOSS经常是一位武功高深莫测的太监。

  比如《新龙门客栈》中的东厂太监曹少钦,《龙门飞甲》中的西厂都督雨化田,《侠骨丹心》里擅长金刚童子功、弹指神通的魏忠贤。

image.png

  历史上,还真不乏一些以武力见长的太监。

  春秋时期,两次刺杀晋文公重耳的勃鞮就是太监,他曾经在和重耳的搏斗中占据上风,一剑割断了重耳的袖子,这位日后的“春秋五霸”之一只能爬墙逃走;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张蚝,身强力壮又很矫捷,能够拽着牛倒退行走,张蚝后来归属前秦,主要作战对手是慕容鲜卑,就是慕容复的祖先,张蚝经常把一帮慕容揍得抱头鼠窜。

  张蚝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在于,他割了自己命根子后,武艺反而更强了,这多么像东方不败;

image.png

  明朝的郑和跟随永乐大帝南征北战。

  他第一次率舰队下西洋,在三佛齐国活捉“剽掠商旅”的海盗陈祖义;第二次下西洋,在锡兰山与亚烈苦柰儿国王激战,“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第三次下西洋,在苏门答剌追擒王子苏干刺。这等气概,不让乔峰、郭靖。

  清朝末年,八卦掌高手董海川也是个太监,这个董海川其实大家都不陌生,在吴京刚出道主演的电视剧《太极宗师》里,与吴京饰演的杨昱乾武功不分伯仲的董汉成就是董海川的原型。

image.png

  但是,这是不是就能说明,太监比常人更有习武天赋呢?

  大伙儿都知道,武功是个体力活,所谓“一力降十会”,在评书里,李元霸那种蛮不讲理的打法下,凭你秦琼、罗成的武功多么有技巧,也不是对手。

  勃鞮、张蚝、董海川是成年后才“去势”,那时候人的身体发育已经完成,更多的太监是从小就“去势”了。

  力气需要雄性激素激发,雄性激素少了后,身体的肌肉会女性化,也容易发胖,力气远不如正常男人。

image.png

  南宋的宋孝宗,日常锻炼身体的杠铃,太监需要2-3个人才能提得动,就是证明。

  至于郑和,他更多展现的是自己的胆识与谋略,武功他肯定有。但由于他呆在朱棣身边,“下西洋”时,又是统帅,上阵单挑也轮不到他,很遗憾未能见到他“斩将夺旗”的记录。

  所以,《葵花宝典》可以认为是金庸与我们开的玩笑,“葵花”是多子多福的意思,练了《葵花宝典》却要“断子绝孙”,这多么讽刺?

  可是,为何作家在塑造武林高手的时候,偏爱选择太监呢?

image.png

  从武侠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身怀绝技的太监往往存在于明朝时期。

  宦官干政的确是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

  除了郑和,王振被认为是“土木堡之变”的始作俑者;

  汪直,也就是雨化田的原型,说过一句话:“泥塑六尚书”;

  刘瑾,被称为“立皇帝”(站着的皇帝,相对于坐着的皇帝朱厚照),他比汪直还狂妄:“满朝公卿,皆出我门”;

image.png

  还有大伙儿熟悉的魏忠贤公公,他有个响亮的称号:“九千岁。”

  看来,太监们会不会武功倒是其次,即便不会武功也是个厉害角色。

  那么,太监们的底气是从何而来的?

  相比较大唐的那些太监动辄废立皇帝,明朝太监要温驯的多,可为何大唐的太监们存在感反而不如明朝太监呢?

image.png

  刘瑾说朝廷高官都是他的人,魏忠贤比皇帝就差了一千岁,为什么皇帝看他们不爽,轻松就搞定了他们?

  想知道这一切,就需要从明朝政治制度的运作谈起,乃至对明朝的整个历史脉络要有清晰的掌握。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