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天下公认的第一武将,张飞为何如此有恃无恐?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屡次挑衅最强武将吕布,他的底气从何而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吕布是一对死对头。尤其是张飞,屡次三番的挑衅吕布。他和吕布在虎牢关前初次相遇,就大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冲上去和吕布单挑。这一次单挑,张飞十分危险。在对战了五十合后,在旁边观战的关羽见势不妙,不顾自己的身份,冲上来助战,才顶住了吕布的攻势。最后在刘备的参战下,吕布才被迫败走。
在以后张飞和吕布相会的多次场景,张飞都处处找吕布的麻烦。在吕布投靠刘备的时候,只为吕布称了刘备一声贤弟,张飞就破口大骂。而在守徐州时,张飞打了吕布的丈人曹豹,还捎带着骂吕布。甚至吕布辕门射戟帮了刘备后,张飞还假扮强盗,抢夺吕布的战马。这一切都让吕布忍无可忍。用吕布自己的话说,张飞屡次藐视自己。那么,张飞为何屡次挑衅吕布,面对天下公认的第一武将,他为何如此有恃无恐呢?
一、张飞真的不惧怕吕布吗?
张飞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是一副刚强耿直的模样。但是他的性格暴躁,做事莽撞,被称为三国第一莽撞人。可是,假如你真的把张飞当作一个莽撞人,做事不知轻重,那就大错特错了。张飞的性格是粗中有细,否则他也不会成为一代名将。
我们看张飞与吕布相见的几个场景,就会发现,张飞也不是和吕布死磕到底的时候。在这些场景中,张飞也是知道退让的。第一个场景就是吕布袭击徐州的时候。当时张飞被刘备留下守卫徐州,可是张飞喝酒使性,打了吕布的丈人曹豹。曹豹怀恨在心,写信召吕布来袭取徐州,自己作为内应。
在吕布攻入徐州的时候,张飞还醉卧府中。在得知消息的时候,先是大怒,接着是慌忙披挂上马,出府正遇到吕布。结果以习惯挑衅吕布闻名的张飞,这一次却没有和吕布交手。他在十八骑燕将的保护下,杀出东门而去。吕布也没有相逼张飞,放他走了。
在这个场景中,张飞虽醉,但是他并不是没有一战的能力。在后面曹豹追赶张飞的时候,张飞战了三合就打败曹豹,然后一枪将曹豹连人带马杀死在河中。可是这一次张飞虽然心里大怒,却没有去找吕布拼命,这中间的意味颇为耐人寻味。
另一个场景就是在辕门射戟的时候。当时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刘备无奈之下只得求助吕布。吕布在考虑之后,决定帮助刘备,于是赶到前线,请刘备和纪灵来自己营中饮宴。这一次,张飞的表现就更加明显。
张飞这一次和吕布见面,没有表现出任何对吕布不满的地方,倒是对纪灵十分蔑视。在纪灵口出狂言的时候,张飞拔剑怒叱纪灵。双方相持不下,一时剑拔弩张。不过,当吕布大怒。命令手下把自己的方天画戟拿来,握在手中的时候,刘备、纪灵都大惊失色。这个时候却看不到张飞的反应。一直到辕门射戟一事结束,也再也没有看到张飞发作一回。
那么,既然张飞自知与吕布的武艺有差距,也有对吕布退让的时候。那么张飞为何又在许多场合挑衅吕布。这些场合中间究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二、张飞为何胆敢挑衅吕布?
其实我们将张飞挑衅吕布的场合与他对吕布退让的场合做一个比较,我们就能够得到答案了。张飞挑衅吕布的主要场合有几个,一个是在虎牢关前,张飞大骂吕布“三姓家奴”,使得吕布和他单挑,最后引出了三英战吕布的故事。
另一个是在吕布投奔徐州的时候,吕布和刘备客套几句,让张飞挑毛病,非要和吕布单挑。第三个场合是在小沛之战中,张飞夺了吕布的战马,吕布带兵到小沛兴师问罪,结果还被张飞强词夺理,两人单挑了上百合,不分胜负。
我们把这三个场合与张飞对吕布退让的那两个场合做个比较,就能够看到,有两个场合主客对换。一个是吕布投奔刘备,一个是刘备求助吕布,这两个场景主客位置不同,张飞的反应也不同。
剩下的场景就能够知道,张飞敢于挑衅吕布的底气在哪里了。这个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的两个哥哥在身边。在虎牢关前,张飞单挑吕布,并不是莽撞出手,他对自己的武艺有自信,而他对刘备、关羽的兄弟情义更有自信。他相信,如果自己不是吕布的对手,他的两位哥哥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果然,在他和吕布交手打到五十合的时候,开始处于下风。关羽就抛弃了自己的处事原则,出手帮助张飞了。在刘备最后出手后,三兄弟联手打败了吕布。
而在小沛之战中也是一样,张飞再次出手,根本不理睬吕布的高强武艺。这一次,张飞依然相信,自己的两位哥哥不会袖手旁观的。吕布也没有办法,他心里明白,如果自己出全力打败张飞的话,就会再次上演一次虎牢关前的情景。虽然自己可以用兵力的优势以多取胜,可是自己的声望会遭到损失。因此,吕布才手下留情,和张飞打了个平手。
我们可以看到,当刘备和关羽在张飞身边的时候,张飞勇气百倍。可是当在徐州之战中,刘备和关羽不在张飞的身边,张飞就只得退让了。可以说,张飞敢于挑衅吕布的底气,就来自他们兄弟的情义。
三、刘备、关羽对张飞的溺爱毁了张飞。
整部《三国演义》主要写了两个字,“忠义”。刘关张和诸葛亮,就是忠义的化身。刘关张兄弟结义,一起同生共死创业,打下一片江山。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凭借一己之力,支撑蜀汉江山,南征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飞作为刘关张三人中的三弟,处处受到了两位兄长的照顾,甚至是溺爱。在张飞丢掉徐州后见到兄长,关羽责备他丢掉了刘备的家眷的时候,张飞无地自容,拔剑自杀。这时刘备阻止了张飞,并且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对于张飞并没有什么责罚,依然对他如同过去一样。
而古城会的时候,张飞误以为关羽背叛了兄弟的情义,前来赚自己邀功请赏。和关羽一见面,不分青红皂白,挺矛就刺,连刘备的夫人劝解都不听。直到关羽斩了蔡阳,捉了曹军审问,并且加上刘备的二位夫人解释这才相信。到这个时候,张飞才对关羽大哭参拜。关羽也和张飞尽释前嫌,相待如初。
我们从这些场景,可以看到,张飞对刘关张的兄弟情义看得如何之重。这是因为,他对两位哥哥信赖之深,依靠之重。同样,刘备和关羽对待自己这个心地耿直的兄弟也是十分看重,即便是他闯了祸,也是尽量为他弥补,并不深究。可以说,张飞就是在两位哥哥的带领下成长起来,成为了一位有勇有谋的名将。
这也是当关羽遇害之后,张飞日夜痛哭,一定要向东吴报仇雪恨的缘故。刘备也受张飞的感染,最终定下了讨伐东吴的决定,铸下了大错。夷陵之战,蜀军大败,多年积累的精锐几乎都付之一炬,使得蜀国元气大伤。
但是,刘备和关羽对于张飞的态度,有着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他们过于溺爱迁就张飞,使得张飞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不思悔改。这如同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也毁了张飞。我们都知道张飞脾气暴躁,做事鲁莽。在后期,经过多次的教训,张飞的这个毛病得到了一定的改正。
可是张飞身上还有一个更严重的缺点,而且刘备对这个缺点也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在平时,刘备经常规劝张飞,说你平时对手下刑罚过度,还经常对健儿鞭挞后安置在自己的身边,这是取祸之道。可是张飞依然不改这个缺点。
刘备在出师东吴前,让张飞率领军队来会合,却得到了张飞部将的奏章。刘备当时就明白出了什么事,叹息说,噫,张飞死了。果然,张飞被他帐下部将张达、范强所杀,拿着张飞的首级去投奔了东吴。
刘备明明白白的知道张飞的毛病,可是只是口头规劝一下,而没有采取断然措施,逼他改过。这是刘备、关羽做兄长的责任。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刘备、关羽对张飞的姑息迁就,最终害了他的性命。这也使得蜀军在夷陵之战中,没有能征惯战的大将可用,造成了战役的失败。
结语:
张飞的武艺虽然高强,但是和吕布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张飞多次挑衅吕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三国演义》是以“忠义”为主线的,刘关张和诸葛亮的忠义之情是该书弘扬的主旋律。而吕布此人不忠不义,反复无常,是书中的反面教材。因此,张飞对吕布深恶痛绝,和他势不两立。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张飞挑衅吕布的时候,他的身边都站着两位兄长。张飞信赖自己的兄弟之情,相信他们不会对自己袖手旁观。因此,在虎牢关前,小沛城下,张飞勇气百倍,而吕布则束手束脚,无法取胜。面对此情此景,吕布不知道心中是否有所感触,对自己的孤独,对刘关张兄弟的情义有所感伤。正是有了兄弟的加持,张飞才敢于挑衅吕布,威震天下。正是兄弟同心利断金,天下敌手有何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