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会盟是怎么回事?和平只是短暂的假象吗?
晋楚争霸时期,有过两次重要的外交时间,史称“弭兵会盟”。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襄公二十七年(前 546 年)弭兵大会,标志着历史进入春秋后期。在晋楚两大霸权的协商之下,形成了两大霸权和解,小国归服得比较稳定的新格局。齐鲁关系显然受到国际格局的影响,两国间疆界的战争与参与的较大规模的战争相对而言减少很多。
而霸主对于边疆的纠纷有时也会置若罔闻,只要没有达到亡国灭姓的地步。昭公定公世,《春秋》、《左传》对齐鲁关系已经少有记录,而对于齐鲁国内的记载则是相对丰富的,盖由当时齐鲁的历史发展重心转移到国内的缘故。
一、鲁昭公逊齐、鲁国家臣叛乱——齐对鲁国的干涉
“中原列国卿权由君权附庸发展到影响和干预君权、再到超越君权而决断政治,经历了比较长期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在前 546 年弭兵大会以前这个过程即已基本终结,卿权臻于鼎盛。”卿权在鲁国也成长起来,鲁昭公想要消除三桓的势力,却在三桓的军事压力下出逃。
公元前 546 年弭兵之会,齐、秦的地位略次于晋国与楚国。齐景公依然有着争霸的愿望。鲁昭公十二年,齐景公到晋国去朝见刚继位的晋昭公,在投壶礼上,齐景公道出了自己的志向——“寡君中此,与君代兴”。
昭公逊齐——齐鲁关系的层次性。鲁昭公二十五年,昭公为国内卿权力量发展太盛而出逃到齐国,齐景公到野井慰问鲁昭公,想要以千社的人口给鲁昭公。子家认为这种举动是在以鲁国国君为臣。最后,鲁昭公没有接受齐景公给予的千社的人口。越明年,齐景公攻打下了鲁国的郓邑,鲁昭公从齐国转移到郓邑居住。
夏天,齐景公谋划送鲁昭公回国。鲁国国内政治力量多极分化,分散了鲁国在对外决策中的力量。季孙氏虽然军事力量在鲁国国内具有首要地位,但是在齐国准备送鲁昭公回国发动军事行动的时候,也不能命令指挥成邑的军事力量,而是由成邑主动要求来发起军事行动。可见鲁国政权下移,国内力量的分散性。
齐景公有争霸的愿望,但是鲁昭公在国内并没有根基,季氏家族掌握着权力,再加上国际形势第二次弭兵之盟带来了相对和平的局面,因此送回鲁昭公也变得敷衍了事,齐鲁两国的炊鼻之战,齐军是在和鲁国季孙氏的军队作战,孟孙氏也有部分军队加入。到后期,齐国不待见鲁昭公。鲁昭公感觉受到了侮辱,所以出奔到他国。
昭公二十六年鲁国季氏贿赂齐国的高齮,给出的条件是“能货子犹,为高氏后,粟五千庾”,说明了鲁国的强族亦能够影响到齐国的宗族高氏。而贿赂的实物,则是春秋时期财富的象征,也说明了季氏在鲁国国内的富庶。
鲁昭公出奔后,试图依靠齐景公的帮助回到鲁国,最终“三年而无成”。齐景公代表着齐国公室的力量,而此时,“公厚敛焉,陈氏厚施焉,民归之矣”,齐景公对国内政局的控制能力也在变弱。所以在处理与鲁国关系,帮助鲁昭公回国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调动齐国国内的力量,帮助鲁昭公回国,也未见陈氏力量的参与。概而言之,齐景公送鲁昭公回国,齐国卿大夫支持,鲁国的季氏则在阻止鲁昭公回国的举动。
齐鲁的边邑在鲁国家臣叛乱中的影响。鲁定公七年,齐国归还了鲁国的郓、阳关,而郑国卫国也背叛晋国与齐国举行了盟会。鲁国并未归服,定公八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此后,齐鲁之间有过两次交战。鲁国家臣力量的强大是春秋后期鲁国政治中的显著特点。
春秋后期,鲁国家臣叛乱主要有六起——竖牛之乱、南蒯之乱、阳虎之乱、侯犯之乱、公山不与叔孙辄之乱、公孙宿之乱。家臣叛乱之后,无一例外首选的出奔地点都是齐国。“竖牛惧,奔齐”、“南蒯惧不克,以费叛入齐。子仲还,及卫,闻乱,逃介而先。及郊,闻费叛,遂奔齐”、“阳虎使焚莱门。师惊,犯之而出,奔齐”、“侯犯奔齐”、“二子(公山不狃、叔孙辄)奔齐”、“(公孙宿)以成叛于齐”。
第一起竖牛之乱。竖牛往齐国出奔,被孟丙、仲壬的儿子在塞关杀害;第二起南之乱。南蒯陪侍齐景公饮酒,齐景公称南蒯为“叛夫”,南蒯以“臣欲张公室”来作答。齐国大夫子韩皙认为“家臣而欲张公室,罪莫大焉”。齐国的君臣如此看待南蒯在鲁国的行为,俱认为其做法不合理。
彼时忠君观念的影响不大,齐景公之所以认定南蒯为“叛”,是针对南蒯背叛了他的上一级的主人卿大夫季氏而言的。因为费邑人心都向着季氏,因此,齐景公作了顺水人情,让司徒老祁、虑癸来归还费邑,让鲍文子来移交费邑。
第三起阳虎之乱。定公九年夏天,鲁国叛乱的家臣阳虎叛乱失败后逃到齐国,阳虎请求齐景公出兵攻打鲁国。齐景公听从大夫鲍文子的建议,考虑到鲁国“上下犹和,众庶犹睦”,未答应阳虎的请求。
对于阳虎的人品,鲍文子认为“夫阳虎有宠于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求容焉。亲富不仁,君焉用之?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无乃害乎?”同样的齐国人认为阳虎不“忠”,所以没有任用阳虎。
第四起侯犯之乱,侯犯占据郈邑叛乱后,有意向将成邑送给齐国,作为齐国逼迫鲁国的一个军事基地,同时换取齐国的封地。齐国的官员来视察郈邑,驷赤使人在郈邑奔走说:“齐国的军队来了”。邑人很害怕,逼走了侯犯。驷赤借口留在郈邑,接纳了鲁国人。鉴于郈邑在鲁国人手中,齐国人归还了鲁国人的地图户籍等资料。
第五起公山不狃与叔孙辄之乱,季氏想要堕费邑。费邑的控制者公山不狃与叔孙辄率领费人攻打鲁国国都,在季氏之宫,费人被打败,公山不与叔孙辄逃奔往齐国。费邑的地望为山东省临沂地区费县,靠近齐国,所以出奔比较方便。
第六起公孙宿之乱,公孙宿于鲁哀公十五年,以成邑逃入齐国。鲁国攻之不下,最后通过外交途径,齐国的执政者陈恒子考虑到陈氏弑杀了齐简公,因此需要一个和平的邦交环境,因此主动将鲁国的成邑归还给了鲁国。
二、夹谷之会——齐鲁盟好
夹谷之会的背景。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衰落,定公九年秋齐国甚至攻打了晋国,鲁国也因此与齐国讲和。定公十年,齐鲁两国在夹谷相会。夹谷之会的经过。关于此次会盟,《左传》、《谷梁传》、《齐太公世家》均有记载。
《左传》所记会盟的经过是比较接近史实的,因此笔者的分析主要基于《左传》。定公十年春,齐鲁两国已经和好,史载:“十年春,及齐平”。在盟会之前,犁弥认为孔子作为鲁定公的相礼知礼而无勇,齐国可以用劫持鲁定公,如此,“必得志焉”。由此可以推见,齐国国内对这场盟会有着明确的目的。
时值齐景公在位,上文中讲到齐景公有代晋称霸的志向。齐国希望这场盟会能够让鲁国归服自己,但却想要用劫持鲁昭公的办法,也说明了春秋末期霸主政治的衰落,相比于春秋前期和中期,霸主的号召力已经下降,甚至想以诡诈的方法来定下盟约。
齐国指使莱人使用兵器来劫持鲁定公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却遇到了孔子的阻挠,第一,孔子以“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来说服齐景公,可见得鲁国其实是认可齐国大国的地位,也认为齐国有能力来统领诸侯,但是认为如果齐国用劫持鲁君这样的手段来要挟鲁国的话,只会对齐国的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孔子讲:“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对齐国使用莱夷来干涉诸夏事务的邦交词。春秋时期,霸主往往有着“攘夷”的义务,鲁国以“严夷夏”来说服齐景公,也是鲁国在提醒想当霸主的齐景公要注意霸主自身的声誉。
由于鲁国出兵保护,再加上孔子严正的说辞,齐景公让莱人退去。接下来的结盟礼仪上,齐国人在载书上加上了“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意即让鲁国屈从于齐国。
鲁国也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立即加上了“而不反我汶阳之田,亦如之”。事后,齐国归还了鲁国的土地。齐国所归还鲁国到底是不是夹谷之会盟誓中的汶阳之田,还是除了归还汶阳之田外还归还了鲁国其它的土地?
定公九年,“齐侯致、媚、杏于卫”,二十一年之后,子贡提到了这段历史,对土地转让的细节说得比较详细:“(齐国)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五百”。齐人送给卫国的三邑的土地属于济西之田的一部分。齐国所归鲁国的郓、欢、龟阴之田应该属于汶水之阳土地的一部分。
这样鲁国就归服了齐国,所以在鲁定公十一年时候,鲁国就与齐国的盟友郑国结盟,而鲁国就走上了背叛晋国的道路。《左传》载:“始叛晋也”。夹谷之会所反映的齐鲁关系。夹谷之会上齐国占据了上风,鲁国则借助“有辞”维护了部分利益,依靠说辞来进行邦交的案例在春秋时期屡见。
三、总结
诸夏一体、严夷夏之别的观念在齐鲁关系中还起着重要的作用。齐景公一直汲汲于争夺霸权,夹谷之会后,鲁国归服了齐国。至此,鲁国走上了背叛晋国的道路。以晋楚为主导的弭兵之会也走向了终结。 春秋后期,国际间的盟会已经锐减。夹谷之会,齐鲁关系也未维持较长时期的从属关系。
之后,鲁与齐在黄地结盟,定公十四年,跟随齐侯一起救助晋国的范氏与中行氏,哀公元年追随齐侯讨伐晋国。这一时期,鲁国履行了在夹谷之会上的盟誓,以兵车追随齐国作战。此种关系持续了 13 年左右,相比于春秋初期鲁国归服齐国的时间大大缩短,这表明盟会的作用在日益的式微,已经没有一个霸主可以统摄全局,在较长时间里维持诸侯国间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