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集团明明能征善战 最后为什么会输得这样惨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蒙古和明朝,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元朝时期,蒙古人在内地统治了几十年,虽然历史盛传蒙人对汉人不厚道,但却在亡朝之后被总结出“因宽亡国”的现实。这种矛盾就如同后来与明朝的对战一样扑朔迷离,明明有着强大的战争能力,可却多次败于明朝军队,最终将一个偌大的王朝输了个干干净净。
定西大决战,徐达以计取胜,外加朱元璋帮衬,蒙元集团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事实上,在明朝已经攻占了蒙元首都的时候,内地并没有完全失陷,比如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都还是蒙元集团的地盘。
只不过当时明朝势力大好,所到之处总能吓退一部分人。比如当时山西、陕西的守城之将,因为害怕打败仗,便很愉快地举起了白旗。
这种态势让蒙元集团很是被动动,当局马上就派出了自己的大将王保保来控制局面。王保保堪称一员虎将,其用兵打仗还是很有一套的。不仅如此,蒙元集团算是背水一战,将国内人马都集起来送到了王保保的麾下,据说有几十万人马。
王保保一路横冲之撞,很快就将兰州给包了起来。明朝政府认为不能放纵王保保,必须趁热打铁,要将蒙元打个心服口服。于是,大将徐达受命出征,日夜兼程赶往兰州。
结果,元、明两军于甘肃沈儿峪相遇,展开了两军对峙之状。当时王保保打了胜仗,正盛气凌人。徐达战争经验丰富,况且只有10万兵马,自然不会以硬碰硬。
徐达计谋深广,他可不会坐以待毙。只见他先是派了几个小队的人马,黑白交替地去前线叫阵。不过,他嘱咐小队伍:只许虚张声势,不准真打。
与此同时,徐达又让人找来了乐队,没日没夜地在阵前吹拉弹唱。蒙元集团的人马万分不解,个个整装待命,就是搞不清什么时候徐达的大队才会打过来,更不知道小队的骚扰哪次是真,哪次是假。
这样一连折腾了几天,把个蒙元人马给搞得头晕脑胀。主要是每天不敢卸装休息,累得受不了。所以,很快大队人马就失去了盛势凌人的状态,个个垂头丧气。
徐达一看时机成熟了,出奇不意发动了进攻。可想而知,王保保的队伍败得那叫一个惨,大批的队伍接连败退,被人家明朝政府的人马给追得连气也喘不过来,一时之间死伤无数。王保保来不及多想,带着为数不多的人马跑回大草原去了。
据说当时朱元璋也给徐达帮了大忙,用高官厚禄的方法,吸引蒙元集团内部的汉人。战争开始之后,很多人便直接弃械投诚了。
蒙元集团明明能征善战,为何会输得这样惨?其中原因很简单,蒙元集团被养废了
有人就不明白了,蒙元集团明明有那么多的人,还有王保保这样能征善战的大将,怎么可能一下就败了呢?仅仅是因为徐达使用了个“疲军之计”吗?
这恐怕只是一个方面,毕竟两军对阵,势气是取胜与否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蒙元队伍原本就受到了朱元璋的蛊惑,再加之明朝所到之处无不取胜的现实,军心不稳,打起仗来必然失利。
王保保虽然厉害,可是人家徐达不与他硬碰硬,先是让你失去耐性与精力,再是出奇不意,如此再打起来就方便解决了。
当然,这只能说是蒙元败退的因素之一。因为蒙元集团队伍自身也有着很大的原因,这一原因使他们对战争产生怯懦心理。
那这是什么原因呢?事实上很简单:养尊处优。当年蒙元集团进入内地之后,对于内地奢华生活的诱惑,那是无法阻挡的。这样多年傲视汉人成了习性,结果活着活着就把自己养废了。
所谓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退后,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性。蒙元集团入主中原只顾着享受了,哪还有当年能征善战的资本?恐怕连自己是草原儿女的事实都忘记了吧?
而明朝政府的人马恰恰与之相反,他们多年受到欺凌与压迫,突然翻身起来成了主人,不只是势气高,就是心中的恨也足以支撑他们所向披靡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打仗的军需储备不足。战士上战场,如果一边打仗还要一边担忧吃喝拉撒的事情,这不明显分心吗?
可问题是蒙元集团跑的匆忙,粮食储备皆在内地,大草原是安全了,可食物不足呀。吃不上喝不上,这仗想要打胜了不容易。
再看看人家明朝政府方面,徐达是走到哪里,势必要粮草高筑。当然,这其中有着一定的优势,那就是徐达的队伍当时刚好占领了国内重要产粮地区,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鲜明的对比让蒙元集团与明朝政府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无心恋战,饥饿干渴的蒙元内部汉人归心似箭,朱元璋一招降,他们立刻就心动加行动了。如此,明朝政府想不胜都难呀。
明朝与蒙古的战争旷日持久,总计有13次之多,但具体军士数量方面,恐怕有失准确
蒙元集团虽然败了,但并不甘心就此缴械。所以他们一有机会就会反扑,一有时机就想重新翻身。从明朝政府建立到朱棣上位,总共发生过十三次战争。
其中,朱元璋在位时,共计八次与蒙元集团对阵。第一战便是徐达为主将的这次大胜仗,这一战不仅将王保保打回了草原,还送走了元顺帝。据记载这一仗是蒙元集团损失最多的一战,光是投诚的就超过了四万人。
而第二次战争则相对更有意义,因为蒙元集团获胜了。而让蒙元集团得利的原因则是当时朱元璋用兵不当,将大队人马分成三份,从而失去了集中管理、应战、攻击的优势。所以,这一战明朝政府是吃了一个大教训:损失相当惨重。
这一战之后,明朝政府休养了近五年时间,这才又一次发动第三次、第四次北征之战。当然,这两次都以获胜告终。
第五次北伐战争又是明朝政府的一次大胜利,虽然与第四次又相隔了五年时间,但朱元璋投入颇大,收入也可观:蒙元集团只此一次战争便有十四万军民归降。
第二年朱元璋趁热打铁,又发动了第六次以及第七次北伐。没有悬念,蒙元集团是越来越疲软了,打一次输一次,只不过是在硬撑而已。
至第七次北伐之后,明朝政府养精蓄锐六年之久,由朱棣带兵,发动了第八次北伐之战。再后面便都有朱棣的身影了。可以这样说,朱棣在位期间也没少打击蒙元集团,打不服誓不罢休,这是他的宗旨。
直到朱棣帝在第五次北伐,亲自挂帅北征归来途中辞世,明朝政府与蒙元集团的战争似乎才算真正的结束了。蒙元势力就此成为过去,而明朝也已经逐步走进了稳步统治之期。
但时至今日,人们还是没有算清楚,当年蒙元集团与徐达对峙时真的有三十万人马之巨吗?现实中似乎是分为两派的,一派认为没有这么多,实际王保保的人马不过七万多而已。但另一派则认为蒙元集团肯定有三十万,原因当然只是传说。
这其实一直都没有人算清楚过,但若根据当时蒙元集团的现实实力来讲,他们是凑不出三十万队伍的。毕竟他们逃离中原时便已经是败兵之队,至草原又要损失一大部分。如此想再凑出三十万人马来,着实不容易。
不管怎么说,反正蒙元集团是被明朝政府给夷平了。在中原内地威风了几十年,这也算历史上不错的成绩了。只可惜对于治理国家这个问题来说,还是需要很多文化才行的,连骄兵必败的道理都不懂,只顾着欺负、歧视其他人,怎么能长久呢?
参考资料:
《军事大辞海》《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