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铁骑如此骁勇善战 蒙古打南宋为什么将近半个世纪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蒙古和南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言

  在中国北方草原上诞生的蒙古骑兵,曾因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而成为了当时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11世纪时成吉思汗创造了蒙古铁骑部队,严正军规,战无不胜令人闻风丧胆、蒙古人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同时也能在撤途中回首反击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铁骑骁勇善战但却不恋战,他们有着极强的心理素质,并且吃苦耐劳不贪想荣华安逸,他们训练有素,并且整个军队的纪律严明,这种军队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们的信念极强,恪守军规,在战场上更是视生死如草芥。

image.png

  蒙古人自1234年入主中原,先是联合南宋灭掉金国,并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一边伐宋,一边西征,之后的短短数年之间,蒙古的西征军几乎横扫整个亚欧大陆。但当蒙古的野心触及到看似弱不经风的"南宋"身上时,却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将其征服,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南宋强大的反抗意志支撑其生存

  1.前车之鉴,使南宋斗志昂扬

  在中国历史中,宋朝文化发展几乎达到顶峰,这也同羸弱的军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和北宋的衰落紧密相联,重文轻武导致两宋在北方大军的强大压力下犹如蝼蚁。毕竟只有文化是远远难以抵抗真枪实战的。甚至北宋王朝在金国屡次进犯的情况下,还抱着求和的心态面对。

image.png

  北宋灭亡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赵构逃离了金人的控制,那么有可能宋朝就灭于金国,所以南宋从建立之初便开始反抗金国,虽然这个反抗有些无奈,因为金国一直没有放弃过亡宋之心,可是北宋的灭亡让南宋人看到了,即便汉族臣服在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那么也只剩下耻辱和卑微,所谓的安居乐业共享晚年宛如天方夜谭,所以与其沦为"囚徒",不如奋死一搏,这也是北宋灭亡所带给南宋的顽强斗志.

  2.丰富的经验以及扬长避短的战术

  南宋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厚,这也成为了其余国家所觊觎的对象,因此南宋时期所遭受的攻打征战并不少,而这一抗争就是百余年,但是这些年的抗争不是假的,南宋积累了大量的守城经验,金国人骁勇,但是金国人屡次南下想灭掉南宋,都没有成功,可见南宋人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因此当时南宋人出兵进攻能力较弱,但是守城的经验还是相当丰富的。

  历史上的宋朝军队,因常年与金夏交战,因此防御能力得到了显著的锻炼与提升,从而对南宋的延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尽管蒙古铁骑威猛善战,却奈何不了死守城池的南宋。

image.png

  南宋军队虽不善于进攻野战,但是南宋了解自己的缺陷因此也做到了扬长避短,故而在南宋攻防战中弓弩兵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宋朝时期,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给宋朝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力,那时候的宋朝思想文化开放,改进火药制作,制作了先进军事武器,提升了他的军事战斗能力,这使得南宋军队在守城战中更为占据优势。

  3.大国不灭的意志与尊严

  南宋之所以能在实力弱小的情况下,还能与蒙古周旋数十年,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人才辈出,北宋覆灭后南宋历代皇帝虽无能人之士,大多懦弱不堪,但是南宋却不缺能人将士和有志气的文人雅士。例如南宋初期精忠报国的岳飞,后期的猛将孟珙等,这种名将能人数不胜数,只可惜一腔热血付诸东流,时运不济以至于两人只能被当作名将的缩影,这些人的存在虽然最后也无法力挽狂澜,但是,这些人的存在,却大大的迟滞了女真人与蒙古人的南进步伐。蒙古帝国的蒙哥汗,甚至为此死在了征宋的路上。

image.png

  二、蒙古长时间的内乱,导致兵力始终无法集中

  1.蒙古贵族的汗之争,导致蒙古内部人心不齐

  1235年,蒙古发动二次西征,同时,分三路大军,向南宋进攻,这是他们第一次全面侵宋。这次蒙古的全国性军事行动,但由于这次出征的重点是西征,进攻南宋的军队并不是主力的部队。这次南侵,蒙古军虽然在四川打得顺风顺水,但在两淮和中原战场,蒙古军打得并不是很好。不好的原因,主要是遇上了南宋主力干将孟珙、杜甫等人。不但如此,整个南侵统帅、窝阔台确立为王储的儿子阔出还被打死了。所以这次南侵,蒙古总体以蒙古失败告终。

  在这段时间结束以后蒙古的权利与内政就已经达到了转移期,政务的交接和繁忙的内务对接让此时的蒙古对外处于了一种"休战"的状态。直到1251年蒙哥正式接手内政登上汗位,对外的征战才重新整顿了起来。此时蒙哥对于征战南宋身边主要有两员虎将——二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他还有一个三弟,但是三弟在大宋的战斗中并没有参与,而是更多的投入到西亚战事中。1258年的时候蒙哥亲自领兵进攻四川未果,到了1259年在钓鱼城惨遭重创,也因此而丧命于此。

image.png

  蒙哥死后,忽必烈从中原撤军,蒙古的汗位之争也再度开始,忽必烈与四弟阿里不哥争夺战打了长达四年。这四年对于蒙古的统治来说可以称为最混乱的四年,直到四年后忽必烈终于登上皇位稳固了自己的王权与地位,才逐渐重视起来与南宋的战争。在之前的屡屡挫败后,忽必烈选择放弃了边临小城,改为直取襄阳他将蒙古的所有兵力都集中起来去攻打襄阳,耗时六年之久终于将其拿下。襄阳的失守意味着扳开了南宋的大门,蒙古的铁骑部队也因此抓住机会长驱直入,最终彻底攻陷了南宋。

image.png

  2.两线作战,使得兵力无法集中

  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后,内部纷争汗位,大汗之位迟迟不能定,蒙古的内政也因此越发混乱,兵力不一难以统筹,尽管窝阔台的儿子贵由继承了一段时间的汗位,但还未等王权稳固就已宣告结束。此间的蒙古并没有放弃对南宋的征战,但是受到了南宋大将的拼死抵抗,最终还是以失败结尾。直到蒙哥出生登上皇位才让内政稍微稳定一些,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于合州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了起来,1260年,急忙从鄂州前线赶回来的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和蒙古国首都和林自称大汗,双方因此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内战。1262年,掌管山东的汉族军阀李檀又起兵反叛,并与南宋取得联系,蒙古局势一时非常混乱。

image.png

  3.常年征战,使蒙古消耗了蒙古的有生力量

  在蒙古在灭掉南宋之前,是先灭掉金国,再灭掉金国之前是灭掉西夏,西夏与金国,蒙古人都花费了20多年时间才灭掉,所以当时蒙古人常年战争,虽然勇猛但是与西夏与金国同样骁勇的民族战斗多年,军力疲惫。与此同时,蒙古为了稳固大国地位,不断的与周边小国征战周旋,直到忽必烈在平定李檀叛乱后,才一心投入到攻打南宋中。

  三、 南宋地势优势大过骑兵优势

  1.大量的攻坚战,使骑兵的机动优势不复存在

  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的优势在于骑兵的机动性,而在灭南宋的战争中,蒙古骑兵的优势无法发挥。由于南宋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优势,南宋军队在和蒙古军对峙时,都尽量避免和蒙古正面交战,而是在山顶之上修建城池,凭借坚城和高山阻挡蒙古骑兵。蒙古也只有被迫和南宋打攻坚战。在两淮地区,主帅赵葵及副帅余玠利用河流众多湖泊密布的特点,大量挖掘水道,让蒙古人的战马无法冲起来。因此蒙古在两淮其实一直没占到什么便宜。第二个地方是在四川,余玠由两淮调到四川任主帅后,发明了一种山城防御体系,把所有的城市搬到山上,利用山城对付蒙古人的马战。也正是这样,后来钓鱼城王坚才得以击杀蒙古大汗蒙哥。

  2. 蒙古铁骑不善水战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由于蒙古人都生活在广袤的大草原,因此蒙古骑兵虽然在陆地上几乎是天下无敌,但并不擅长水战。因此在面对水路纵横的南方地形,蒙古骑兵根本不具备任何优势。宋元襄阳之战爆发时,襄阳已经是一座孤城了,但就是因为襄阳城水路交错的特点,使蒙古军队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将襄阳攻下。也正是因为中国南方多水多湖的地形,才使得南宋朝廷得以抵抗蒙古铁骑四十余年。

image.png

  总结

  11世纪后期,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其版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扩大。但就是在攻打向来不擅军事的南宋时,由于南宋的地理环境优势,和拼死抵抗的决心,以及蒙古内部的频频内乱,使得蒙古耗费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消灭南宋。南宋这种顽强的抗争斗志,和借助地形优势,扬长避短的战术智慧,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宋史》

  《元史》

  《金史》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