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一到街亭看了地形后,为什么立马就改变了主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马谡守街亭选择上山扎营,依据是什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马谡并非一无是处,他是一个军事理论家,在他的脑子里有许多兵法和经典的战例(包括汉末三国时期),他上山扎营是借鉴了几年前一个成功的战例。
马谡出发前诸葛亮并不放心(不怪诸葛亮太谨慎,马谡毕竟是第一次单独领兵,街亭又太过重要,多交代一下没坏处),又当着马谡的面给副将王平交代了一番:
即唤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
二人拜辞引兵而去。
诸葛亮说得非常清楚“当道扎营”,马谡不可能没听见,以他的军事理论也不可能理解不了。但是马谡一到街亭,看了地形后立马就改变了主意,打算上山扎营。副将王平苦权不住,只能退而求其次分兵五千,在离山10里的地方下寨,互为掎角。
那么马谡为什么要改变主意呢?
后世有人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得出一个信息,街亭原来是有一座土城的,诸葛亮安排当道扎营实际就是让马谡守卫这个土城。但马谡赶到街亭的时候,土城因常年风沙侵蚀,再加上无人打理,早就破败不堪,想要稳妥的守住街亭需要重筑工事。
魏军来得很快,现筑工事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仅依靠临时打造的防御工事,几乎是挡不住魏军的,毕竟双方的兵力比是1:4,没有工事做依托和直接硬拼没有多大区别。与其费这个事冒这个险,还不如上山扎营。
用马谡的兵法论据就是“居高临下势如破竹”。马谡上山扎营也算不上异想天开,他是参照了蜀国名将黄忠斩夏侯渊的案例。
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传令与诸将:“倘兵来,只见山顶上红旗招动,即四面皆下。”
他这个布局和黄忠、法正打定军山是一样的。黄忠也是占据一个山头,引夏侯渊来攻,黄忠帅军下到半山腰就是不打,等到夏侯渊懈怠之后,在山头观察的法正摇旗,黄忠就立马攻击,打了夏侯渊一个措手不及,并当场斩杀夏侯渊。这一战直接将黄忠推上了后将军的位置。
张郃的分量比夏侯渊还重(刘备的评价),马谡如果能效仿黄忠在街亭斩杀张郃,那马谡在蜀国阵营必将异军突起,不说能达到诸葛亮、陆逊的高度,做个蜀汉军事第二人那是绝对没跑的,将来接班诸葛亮也绝对没问题。
马谡的想法虽好,但他却忽略了两个致命的问题。
1、黄忠占领的山头不是一个空山头,山头原有夏侯渊的部将杜袭把守,虽然只有几百号人,但毕竟是个完善的营寨,各种所需(包括水源和粮食)都不缺。黄忠就是不打算速战速决待上几天也没问题。而马谡占领的是个空山头,水源来不及储存,山就被包围了,没水就意味着断饮断炊。
2、马谡只能扮演摇旗指挥的法正,却没人能扮演率队冲杀的黄忠。勉强可以担当此任务的王平(比起黄忠要逊色太多)因和他意见不和,还分兵走了。
马谡摇旗的作用实现了,但没人帮他带兵冲杀,这些普通的士兵被十万严阵以待的魏军震慑住之后,就不敢冲了。
马谡在山上看时,只见魏兵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不敢下山。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谡大怒,自杀二将。众军惊惧,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魏兵端然不动。蜀兵又退上山去。
打仗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没冲杀起来,后面基本就没戏了,马谡的计划也就彻底破产了。等到魏国截断水路放火烧山,马谡只有溃败一途。
马谡空有理论,没有实战过缺乏实战经验。在执行中又没有得力之人帮衬,注定会走向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