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戏貂蝉是怎么回事 正史和演义之间有差别吗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布和貂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就如同DNA,是一对盘旋上升的双螺旋体:历史为文学提供素材,文学为历史留下印记。但就像世界上没有两块完全同样的巧克力一样,文学和历史即便紧紧捆绑在一起,也总有一些不同之处。我们总认为,历史是严肃且死板的,只有在文学加工后才会有了各式各样的人文气息,但实际上,历史远比我们想的要活泼,甚至顽皮,和他相比,或许文学会更加严谨。
回到正题,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历史/文学事件,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吕布刺杀董卓。《三国志》中对这段的介绍是:“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说白了就是董卓常派吕布守自家宅院,时间长了吕布就跟董卓的一个小妾好上了,对这件事吕布内心感到不安,怕被董卓知道要害自己。恰逢王允跟士孙瑞密谋诛杀董卓,知道这件事后就找吕布当内应,吕布对王允说“我跟董卓就像父子一样,怎么能杀他呢?”王允说:“你姓吕,又不姓董,本来就不是骨肉血亲。现在你每天都担心被他杀了,还算什么父子?”于是吕布答应了王允的提议,杀了董卓。
《三国志》中的这段记载相对简单,其中值得思考的地方也很多。对于当时的吕布来说,董卓对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吕布投董本就是孤注一掷的行为,作为并州刺史丁原麾下大将,在双方情况并没有完全明确的情况下杀主投敌,这种行为对自己的名声是个很大的损失,而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吕布看到了投董对自己来说利远大于弊:在丁原军中,自己虽然军功卓越,但却被丁原打压只能做个主薄;而杀了丁原,带着并州军投降董卓,一是雪中送炭,董卓绝对会重视自己,二是董卓没了外敌,在朝里说一不二,自己也能水涨船高。于是吕布做得极为彻底,杀丁原投董卓,且“以父礼待之”。
然而,历史的车轮从来不是按人的想法转动的。十路诸侯讨董,虽然各怀鬼胎,但只要有几路是认真的,董卓就挡不住。于是董卓火烧雒阳,退到了长安,任凭诸侯在关外火拼。虽然董卓的势力摆脱了劣势,但吕布的日子却一天天难过了起来。虽然吕布对董卓“以父礼待之”,但毕竟不是嫡系,加上迁都长安后董卓兵势得到强化,并州军对董卓的作用可有可无,且并州军、凉州军矛盾激化,于是堂堂的董丞相义子沦落到给丞相看门的地步。在这样的心理落差下,吕布内心对董卓的嫉恨可想而知,在勾搭上董卓的小妾后,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更加严重,再被王允刺激了一下,也就做出了手刃董卓的大事。
综上所论,吕布刺董其实是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但以上这段文字,是我们从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以及现代历史研究的角度研究出来的,而四百多年前的罗贯中老爷子看到《三国志》里寥寥数十字的记载,相信心理只会有MMP三个字:你陈寿TMD就不能多写点吗?这让我怎么编?于是罗老绞尽脑汁,终于想了一段能够流传千古的“吕布戏貂蝉”出来。
“吕布戏貂蝉”这一段,真的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却不是它的文学性,而是它严密的逻辑关系。按照《三国演义》中所写,董卓迁都长安后,吕布的权利没有下降,反而以董卓麾下第一大将的身份日益膨胀了起来。因为董卓跟吕布好到不行了,吕布才给董卓看门,让想对董卓干点啥的人啥都干不了。这一点我们现在看来有点扯,但在罗老同时期的人看来绝对是“师傅,大师兄说的对啊!”关系不好我敢让你看门?怕是脑子被驴踢了吧。所以王允想谋刺董卓,吕布绝对是最重要的关卡。
那么怎么办呢?“叮咚,您订购的貂蝉已送达,请尽快接单”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入手,一出连环计就此拉开帷幕。于是王允把貂蝉这个“奇货”送来送去,终于把吕布对董卓的仇恨给拉满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在当时的人看来绝对是要拼命的死仇了。但是还有一点,对于董卓这样的人来说,女人如衣服,一个貂蝉而已,给了吕布这个事不就结了,不严谨啊?于是为了让整个故事更圆满,一直处于SB状态的毒士李儒给董卓出了个主意,让董卓把貂蝉给吕布,结果换来了一句“把你的小妾给吕布你愿意不愿意”,就把整个故事给封死了。之后,董卓接天子诏禅位,被吕布刺死当场,一场大戏就此落幕。
“连环计”这一段落在64万字的《三国演义》中只是极小的一个段落,在《三国志》中占比更低。但即便如此,它也拥有着极其严密的逻辑构架和人物关系。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本身的要求。古往今来,但凡能够传世的名著,无一不是拥有严密逻辑的,因为文学作品的受众是人,人读书不光是为了消磨时间,更多是要从书中得到乐趣,一本没有任何逻辑的文字,是不会得到读者的喜欢的。试想有这么本小说,主角但凡想得到点什么,晚上做个梦第二天就什么都有了,这种书你看得下去吗?这不就是白日做梦吗?
但对于历史,有时候却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如同正史中的吕布刺董,如果罗老师就按史书中记载的那么一写,相信这本《三国演义》也就跟现在的一些网络爽文一样,转瞬即逝了。
那么历史真的是胡来的吗?我觉得当然不是。举个传奇的例子:《后汉书》记载的昆阳之战,刘秀一方两万人,王莽一方四十二万人,怎么看这仗刘秀都输定了,结果“(王莽军)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好吧,大魔法师刘秀施展了“陨石雨”,就这么赢了……如果真有作者就这么把这段剧情抄到书上,那估计书店都会被读者给砸了吧,但真实的历史却就是如此!可吐槽归吐槽,让我们仔细分析这段历史的话一样会发现很多问题:两军在打仗啊!大魔法师施展魔法还能分辨敌我吗?陨石光砸王莽不砸刘秀?这不扯淡吗?所以事实应该是王莽军虽然兵多将广,但因为王莽乱政军队士气极低,遇到天降异象引发了营啸,大军不战而溃;而刘秀虽然兵少却士气如虹,且刘秀治军有方,面对异象也没有骚动,所以躺赢了这场仗。
综上所述,其实不论历史还是文学,本身都是严谨的。但有时因为历史条件的制约,我们无法得知当时人们的所知所想,也因此看不清历史的真相。在大家都看不清楚的时候,谁的想法更有道理,谁就说得对,因此大量描写历史的文学作品诞生,随着时间又一一泯灭。我们没有时间机器,回不到过去也看不清事实,有的只是对真实的猜想,而历史文学作品诞生的基础,就在于这些猜想。好作者会根据猜想构架出完整的逻辑关系,就如同“吕布戏貂蝉”一样,这一点值得所有有志于创作文学作品的人去研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