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和诸葛亮谁更厉害一些 正史中又是怎么样的
陆逊和诸葛亮的网友们,陆逊和诸葛亮谁更胜一筹?
作为三国时期的灵魂人物,诸葛亮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在三国后期,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正是在这个时期,魏国能够与诸葛亮匹敌的是“畏蜀如虎”的司马懿,吴国则是手握兵权的陆逊了。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了解,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坚守不出,熬死了对方,诸葛亮也视司马懿为棋逢对手的死敌。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吴国的陆逊和诸葛亮相比到底谁更胜一筹呢?如果依据正史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两人的差距之大,明显就不在同一个档次。
01军事才能,大相径庭
从诸葛亮接受三顾茅庐的盛情邀请出山匡扶汉室以来,诸葛亮就殚精竭虑地为刘备经略天下,逐步实现隆中对中的规划。经过多年的努力,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的确实现了“跨有荆益”
的战略目标,从一个东奔西走的流浪皇亲成为割据一方的雄主。
此后,由于孙权在关羽北伐襄樊时偷袭荆州,导致关羽身死,而刘备一意孤行地东征孙吴又使得蜀国兵败元气大伤。而当刘备意识到自己的失策,临终前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的时候,蜀国的局势已经非常危急。
然而,在诸葛亮的沉稳应对和精心谋划下,蜀国平定了内部的骚乱,再次联合孙吴,蓄积力量北伐中原。终诸葛亮一生,虽然未能实现抵定中原的战略目标,却始终保持住了蜀国对魏国的军事优势,国力要弱小得多的蜀国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多次击败魏国,被魏国委以重任的司马懿则“畏蜀如虎”,不敢与蜀军正面交锋。
可以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相当出色,不仅协助刘备缔造了蜀国基业,后半生更是凭借一己之力碾压国力强盛的魏国。相比而言,陆逊的军事才能无疑要逊色得多了。作为较晚登场的吴国都督,陆逊没有参与过吴国的创业之路。
而在成为吴国的军事统帅后,陆逊在夷陵之战用火攻击败刘备统率的蜀军,后来要在石亭之战中击败魏国的曹休。应当承认的是,陆逊所打的这两场胜仗都是可圈可点的。只不过,这两场战役是在应对蜀国、魏国的进攻。
也就是说,陆逊的战绩都是出色的防御战,实际上终陆逊一生他都没有打出过类似诸葛亮火烧上方谷这样大获全胜的进攻性战役。因此,通过对比两人的军事才能就可以发现,正史中的陆逊要比诸葛亮稍逊一筹。
02民心所向,又差一筹
而提起诸葛亮和陆逊两人各自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更是能够充分体现出诸葛亮的影响力。如果说《三国演义》有过度美化诸葛亮之嫌,但单论两人在正史记载中的民意评价,陆逊就远远不如诸葛亮了。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主政蜀国,军国大事都是由诸葛亮缜密筹谋。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国内部政通人和,民众丰衣足食。即便后来晋朝统一天下后,出任蜀地的官员询问百姓对诸葛亮的看法,当地百姓仍然感念诸葛亮的恩德,认为诸葛亮的治理当时的人未必认为是完美的,但在诸葛亮死后却再也没看到有哪个长官的政绩可以超过他了。
相比于诸葛亮在民众中的认可度,陆逊显然大为不如。尽管陆逊在吴国的军事才能算是数一数二,却缺乏治理地方的政治能力。更为失分的是,与诸葛亮用兵不扰民相比,陆逊往往为了打仗罔顾民众死活,做出过屠城这样的恶行,使得吴国的百姓对陆逊颇有怨言。
正因如此,后世的人评价诸葛亮时往往为他的才能和仁德而感佩不已,蜀地更是树立起武侯祠祭祀诸葛亮,而陆逊则尽管生前作威作福,死后却几乎无人问津,不得不说在民心所向方面,陆逊是比不上诸葛亮的。
03君臣默契,差距更大
作为蜀国的顶梁柱,诸葛亮一生辅佐过刘备、刘禅父子两人。刘备评价自己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而刘禅则自继位起就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赋予了无条件的信任和倚重。正是在这种相当难得的君臣默契信任的条件下,诸葛亮才可以不遗余力地为蜀国贡献了一切。
即便在诸葛亮死后,逐渐耽于享乐的刘禅也没有动摇过对诸葛亮的信任和怀念。刘禅不仅善待诸葛亮的家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还破例为诸葛亮立庙祭祀,有大臣敢在诸葛亮死后污蔑诸葛亮篡权,刘禅更是气愤填膺地处死了造谣的大臣。
总之,诸葛亮在蜀国得到了两代君臣的信任和保护,使得他成为了一代名臣,善始善终,后代也靠着遗泽继续得到信任和优待。相比之下,陆逊的下场则要悲凉得多。
陆逊的祖上曾经反抗过孙权的兄长孙策,陆家不少子弟被孙策所杀。而即便陆逊一度获得了孙权的任用和倚重,但孙权始终没有完全信任陆逊。孙权晚年宠爱幼子鲁王孙霸,想要罢黜太子孙和,改立孙霸为太子。陆逊出于原则上书反对孙权的做法。
生性多疑的孙权认为陆逊是想借机图谋不轨,因此对陆逊严加训斥。陆逊没想到自己辅佐几十年的君主依旧如此的猜忌自己,气愤忧虑之下染上疾病,郁郁而终了。就这样,一位为吴国多次击退强敌的能臣,就这样窝囊地死于孙权的猜忌之下,令人唏嘘不已。
04小结
作为三国时期两个国家里各自的能臣干将,诸葛亮和陆逊往往会被人拿出来相互比较。只不过,通过对正史记载的几个方面进行一一对比,我们就不难看出,陆逊虽然也能力超群,却远远比不上诸葛亮,他们两个人的差距明显就不在同一个档次。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