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本是文臣,为何会被派出去领兵打仗呢?

  陆逊一介书生,却甘愿做武将,陆逊到底有多优秀?陆逊一代英杰,晚年为何被孙权几乎迫害致死?

  陆逊是吴国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一个著名将领,智勇双全,武能安邦,文能治国。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孙权把他比做成汤时的伊尹和周初的姜尚,然而晚年的陆逊却被孙权几乎迫害致死。

image.png

  陆逊,原名陆议,出身吴郡四大家族“陆氏”。少年丧父的他,自小跟随从祖父陆康读书,因而年少时就博览群书,小有名气。后因与时任庐州太守的陆康不和,袁术派孙策攻打庐江。陆康虽苦苦坚守,但终究难敌骁勇善战的“小霸王”。两年后,庐江陷落,陆康不久后病逝。这场战争,让陆家与孙家结下梁子。和素来与士族不睦的孙策不同,孙权一掌权,就清楚认识到拉拢世族大家的重要性,而江东陆氏就是目标之一。为了广纳贤良,同时笼络士族人心,孙权决定把孙策女儿许配给陆逊。

  虽然孙坚、孙策两代在江东一带战绩显赫,手下也有程普、周瑜等大将效犬马之劳,但偏安江东一隅的孙家,当时最多算是地方军阀。没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也没有刘备“刘皇叔”的政治名片,时任骠骑将军的孙权,并没有足以服众的政治影响力。只比孙权小一两岁的陆逊,若接受这门亲事,不能报仇不说,还成了世仇之后的侄女婿。但陆逊却接受婚约,加入孙权幕府。之后陆逊改名“逊”,以示谦卑。

  孙陆两家的仇怨,陆逊心知肚明。但相比之下,陆逊为孙权的雄才大略所折服,也更愿意出仕一展才华,所以向孙权示好,从而获得孙权的信任就更为重要。和同为读书人的陆逊相比,才华横溢却不知变通不懂低调的孔融,和曾助曹操拿下官渡后屡出狂言得罪曹操而不自知的许攸,就因负才傲物,矜功恃宠,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白白送命。

  真英雄只认明主而不计较一时之得失。孔融和许攸始终高昂着头,最终反被杀之而后快;陆逊选择一时低头,让本来心怀芥蒂的孙权打消疑虑,从而鸣响了孙权和陆逊日后携手开创大业的号角。

  展开一卷浩浩荡荡的三国史,若论铮铮傲骨,绝不弯腰,第一人当属关云长。关羽武艺过人,义薄云天,曾有水淹七军的赫赫战功,但也因“刚而自矜”,酿下“大意失荆州”的恶果。而成功抓住关羽这一弱点的,正是江东统领军权的吕蒙和刚过而立的陆逊。当时为麻痹关羽,吕蒙装病,陆逊临危受命。甫一上任,他即刻向关羽递上一封用词卑下的书信,大肆称颂关羽的战绩,并称自己绝不会与关羽为敌。

  关羽本就对彼时还只是一介无名书生的陆逊不以为然,收到这封信后越发自满,更为轻敌。最后陆逊与吕蒙共率双部,白衣渡江,占得荆州。无战功无声名,本是陆逊的一大劣势,却因被巧妙利用,反化为袭击关羽的攻心计,转劣势为优势。

  苏轼曾称“天下有大勇者”,应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一辈子弯不下腰,卸不下一身骄傲的关羽,成也傲骨,败也傲气,最终丢了城池送了命。反观陆逊,不以无名而妄自菲薄,不以无功而急功冒进。也难怪吕蒙向孙权举荐陆逊时赞其“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image.png

  籍籍无名的书生拜将,可以迷惑对手,也会让队友不服。面对倾巢而出的刘备大军,孙权封陆逊为大都督,率军御敌。而陆逊不但一路退守,连孙权侄子孙桓被刘备军队包围时,陆逊认为孙桓素得民心,下属必将死战及城中粮草充足,为牵制蜀军,拒绝发兵救援。眼看着刘备一路不费吹灰之力就已兵临城下,一干老将只以为陆逊终是书生,看到刘备大军不敢应战,甚至开始出言不逊,违背军纪。而此时的陆逊却不为所动。

  战局相持不下之际,长途跋涉的蜀军,面对江东闷热潮湿的天气,渐渐精疲力竭,心烦气躁。刘备更是犯下军事大错,连营百里。此时以逸待劳的陆逊见时机成熟,乘夜突袭,一把火逼退蜀军,加之陆逊完善全面的战略部署,刘备大军全面崩溃。与冲动出兵,草率布阵的刘备相比,在彝陵之战成功退敌的陆逊,胜在更能沉住气,以退为进。面对当时蜀军节节胜利后的叫嚣与宣战,陆逊要求众将士忍气吞声,严守不出,而这也是忍辱负重这一成语的出处。

  如果说彝陵一役奠定了孙刘联盟的基础,那石亭之战则彻底确立了三国分立的天下大势。石亭一战,吴军设计大败曹休,而此时朱桓提出乘胜追击,一举杀曹休、夺寿春,被时任大都督的陆逊果断拒绝。当时曹休虽然丢盔卸甲,但曹魏在后方却兵强马壮,一旦反扑,吴军未必真抵挡得住。曹魏大将张颌就曾携大胜之余威,在追击诸葛亮余部时不慎中伏,本该凯旋而归,却命丧黄泉。此役身为三军统帅,向来谨慎的陆逊不敢拖大,并未贸然追击。

  事后果如陆逊所料,曹魏大将贾逵率兵救援,陆逊表面上的一时保守,却最终为东吴留存了兵力,避免了一场无意义的损耗。是役之后,孙权称帝,天下三分。相较兵马充足、人才辈出的曹魏,和仗居天险地势、倚赖孔明韬略的蜀汉,孙吴政权看似实力平平,却凭借收放自如的外交政策和张弛有度的军事战略,与魏、蜀终成三足鼎立之势。

  对于东吴来说,陆逊可以用中流砥柱来形容,白衣渡江、夷陵之战、石亭之战都是陆逊的杰作,然而晚年的陆逊却被孙权几乎迫害致死,确却是为何?

  一、陆逊之死

  陆逊的结局并不简单,我们来看看陆逊的身份就知道了:陆逊出身于江东四大世族朱张顾陆的陆家,他的叔父是被孙策杀死的庐江太守陆康;后来长大了他娶了孙策之女孙氏,是孙策的女婿;他官拜东吴丞相、荆州牧、武昌留守,身兼军政大权;同时,陆逊还曾是诸皇子的老师。实际上,陆逊之死,是东吴几方势力博弈的集中提现。我们先来看,陆逊之死的过程。

  孙权太子孙和与父亲失和,派人躲在孙权宫中偷听到孙权有意立孙霸为太子,十分惶恐。朝臣们分为两派,互相攻击。孙和为了保住太子之位,让陆逊的族子陆胤多次前往武昌,请陆逊代为申辩;同时,孙和的太子太傅吴粲多次与陆逊书信密谈太子之事。陆逊因此多次上书孙权,陈述嫡庶之分,然而孙权不听。

  这些给了孙霸彻底扳倒孙和的机会。在孙霸和全公主的引导下,孙权发现中宫密谈居然有所泄露。孙权震怒,陆胤、吴粲先后落网,而陆逊之事也尽为孙权所知。孙权屡次派遣中官谴责陆逊探听中宫秘密,虽未降罪,但陆逊不久还是忧愤而死。

  表面上,陆逊是死于孙和和孙霸夺嫡之争。但有一点很让人不解,孙和本身并没有什么过失,而孙霸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陆逊为之辩白也无可厚非何至于此?而且在孙和失宠、孙霸得势的过程中,孙权明显偏向孙霸,这又是为何呢?我们看一下,随着孙和失宠而遭受贬黜的一份不完整的名单,或许会有所发现:陆逊、陆胤、顾谭、张休、朱据、吴粲等等。

  众所周知,汉末三国,东吴世族的代表是“朱张顾陆”四姓,而这份名单中,几乎涵盖了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这样的一个太子怎么能不引起孙权的忌惮?孙家根源本不在江东,对于江东世族来说,孙家是一个外来户,孙策时期采取了压制本地世族,重用北来世族和寒族的政策,陆康之死也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孙氏一度跟东吴世族难以合作。

  孙权继承的东吴政权也是这样一个框架,东吴前三任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皆是北来世族。孙权为了缓和关系,巩固统治,通过相互举荐的办法,主动接纳东吴世族。东吴世族也逐渐转变了态度,与东吴政权合作,这样,在孙权的朝堂上,东吴世族的份量逐渐加重了。东吴两任丞相顾雍、陆逊、骠骑将军朱据、太常顾谭都是世族的代表。

  而朱张顾陆四家本有联姻,顾谭是陆逊外甥,张休与顾谭少时交友,他们逐渐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力量变得十分强大。在孙和和孙霸争宠过程中,他们又大多陈述嫡庶之分,反对孙霸支持孙和。这让本来就是一个外来户的孙权感觉自身权利受到了威胁。

  因此,这就能够解释为何孙权不听陆逊们的劝谏,执意偏袒孙霸,疏远孙和了:孙权本意是要打击江东世族的势力,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同时,孙和不能继承皇位被孙权疏远,是因为如果朱张顾陆利益相同,难保孙和即位后不会被架空,而和孙和本身的素质没有太大关系了。

  而且,孙和的支持者中还有一批人,大将军诸葛恪、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他们并没收到严厉惩罚,而诸葛恪还成为了孙权托孤重臣。可见,孙权本身并不是要针对孙和,而是要针对日益崛起的江东世族势力。同样,陆逊在两宫之争中并没有明显的站队,还曾劝说依附孙霸的全琮不要轻易站队,但却有如此结果,也说明孙权是要针对江东世族。

  了解了这些,再回看孙权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作为世族朱张顾陆的代表,陆逊还有另一个十分尴尬的身份,孙策的女婿。孙权地位继承自孙策,而自身在开疆拓土功业上并没有绝对的声威,而孙策之子还活着。对于这个一个重臣,晚年猜忌的孙权打心底没法绝对信任,然而陆逊于国有大功,二宫之争中站队又十分谨慎,又没有明显的过错。于是,孙权屡次遣使斥责,却没有明显的处罚。

  与其说残忍,不如说晚年的孙权对陆逊的态度是深深地忌惮。陆逊对这件事应当也不是一点都没有认识,尴尬的身份让陆逊十分苦恼,虽一心为国,却无法自清,最终导致了陆逊的郁郁而终。而残忍的孙权,自以为严重打击了以陆逊为首的世族势力,可以保证孙氏皇族的绝对权威,结果也是一场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