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曾是东吴的核心人物,为什么如此没有存在感呢?

  皖城之战,鲁肃并没有任何出色的表现,也许有人谋臣和武将在战场上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但作为谋臣,连一点建设性的建议都没提出也着实说不过去,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通过此次战争,可以看出鲁肃的地位明显不如吕蒙,这位后起之秀已然盖住了他的风采,即便他曾算是集团中的核心成员,但一代新人换旧人,吕蒙已成功取而代之。综合鲁肃在江东的地位转变,不难发现,他的地位忽而上升,忽而如坐,过山车一般下降。

  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公元200年,鲁肃引荐,开始为孙权效力,靠着远超常人的眼光,自此成为孙权初期领导层中的核心成员,地位略高于早期跟随孙权建功立业的老臣张昭等人,可见在那时,鲁肃的才能还是得到了孙权的认可的,其实身边的老人也不及他。

image.png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后,鲁肃在孙权集团中的地位攀升至顶峰,一度超越所有谋臣,成为孙权最大的倚仗。关于这一点,从曹操败走,周瑜带领大军追击曹仁,而鲁肃一人先回江东就可以看出,在孙权眼中这时候的鲁肃是自己眼中忠心且才华出众的能人。

  事实上,鲁肃对吕蒙的态度也发生了反转,开始时瞧不起吕蒙,觉得吕蒙不过是一介武夫,与自己饱读诗书有着极大不同。第二阶段则是在与吕蒙见面后发现眼前这个一介武夫竟学识渊博,故而非常感慨,深感自己不如吕蒙。

  可不能否认的是,鲁肃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简单的一次会面后,自己在孙权面前简单的夸赞几句,孙权竟会对吕蒙非常重视,其最终结果就导致吕蒙在孙权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鲁肃的地位在逐渐下降。究其原因就是鲁肃一昧的选择妥协,导致东吴少壮派将领对这位多次选择对刘备让步的谋臣感到不满,两方明明还没角力,鲁肃就已经“认输”,这完全不合常理。

image.png

  此后,吕蒙曾多次向孙权提出建议,直接改变了牺牲部分利益,和刘备共进退的路线,转而图取荆州。最终吕蒙也如偿所愿,成功拿下荆州,多年后,孙权也公开表态,鲁肃开始时选择对刘备妥协完全是臭棋,像吕蒙一样才是正确的决断,由此可看出,鲁肃地位的下降。

  纵观鲁肃的政治生涯,不难发现,早期鲁肃能得孙权的看重是因为他拥有足够的才能,能为东吴所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吕蒙的出现,吕肃的才能已无法再跟上东吴前进的步伐,他渐渐成为了拖累,反观吕蒙这位东吴少壮派的卓越的眼光足以证明鲁肃的妥协是失败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