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的擂鼓台三洞之一的大万伍佛洞有什么特色?

  众所周知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那么龙门石窟的擂鼓台三洞之一的大万伍佛洞有什么特色?大万伍佛约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洞内保存众多文物,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名称由来

  1982年在大万伍佛洞前建零散文物陈列廊,现有清代雕刻大小“龙门图”、刘墉字碑、朱熹字碑六幅、岳飞画关公像、乾隆画钟馗像及五十年代后发现或采集的石刻50余件。大万伍佛洞位于龙门东山万佛沟南侧的擂鼓台上,因窟楣刻有“大万伍佛”字样而得名。

  概述

  约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洞的平面呈马蹄形,洞顶作穹窿状。顶上所刻莲花周围的环形饰带内,雕有坐佛、伎乐天、金翅鸟和琵琶等乐器,正如极乐世界中万籁齐鸣、天花乱坠的奇妙景象。正壁雕着弥勒佛和二菩萨,周壁则整齐地排列着四方诸佛的小型坐像。

图片.png

  壁基是25个高浮雕罗汉群像,身高约80厘米。罗汉身旁都刻有介绍其生平事迹的铭文,内容多摘自《付法藏因缘传》。罗汉群像及其铭文,是研究禅宗及其传法世系的重要资料。洞中央方台上放置着三尊圆雕佛像,头戴宝冠,身佩项圈、璎珞、宝钏等饰物,是密宗所供奉的大日如来佛形象。

  正壁设高坛、弥勒佛等,背椅上刻“六拿具”图案。窟顶刻莲花藻井,顶及周壁刻“十方佛”共15000尊。三壁下部刻有禅宗传法谱系“罗汉二十五尊”,并刻录《付法藏因缘传》的有关内容。

  擂鼓台三洞

  名称由来: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是以专修禅定为主的教派。“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杀虑的意思。

  构造: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

  造像: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

图片.png

  地位: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

  构造: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

  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

  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跏趺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