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兵多将广,除张鲁为什么要请刘备?刘备是怎么对刘璋的?

  刘璋兵多将广,除张鲁为什么要请刘备?刘备是怎么对刘璋的?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刘璋割据益州的大军阀,兵多将广地盘又大,那么为何他对付张鲁还要请刘备帮忙呢?

  生平经历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后益州内乱,平定后,又有曹操将前来袭击的消息。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不料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又有法正为内应,进至成都。成都吏民都想抵抗刘备,但刘璋为百姓计而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

  刘备占据成都后,刘璋以振威将军的身份被迁往荆州居住,关羽失荆州后,刘璋归属东吴,被孙权任命为益州牧,不久后去世,卒年不详。

  事件经过

  《三国志》记载:兴平元年
(194年),汉宗室、益州牧刘焉病死。他的小儿子刘璋被任为益州(今四川)刺史,他拜赵韪为征东中郎将。当初,有数万户南阳、三铺之民为躲避中原战乱流徙入益州,刘焉将这些人全部收容,并挑选其中精壮,编练成军,名曰“东州兵”
。刘璋性格宽仁温和,史书中说他禀性“暗弱多疑”,缺乏威严,无力驭下,东州人经常寻衅滋事,侵扰地方,刘璋竟不能制止,当地居民颇有怨言。

  赵韪眼见刘璋不受自己操控,又看到益州人对刘璋的怨气,发动了叛乱。结果却是刘璋的东州兵战斗力太强,赵韪根本打不过,兵败以后被部下李异所杀。刘璋虽然击败了赵韪,但终究面临统治的问题。他的东州兵侵凌横暴,是益州本地百姓的灾祸,刘璋没能力管制这些乱象,导致内部士人多有埋怨。军事强大的前提是必须政治得强调,刘璋显然因为政治能力不足,导致没法有效整合内部势力的力量,也就没法集中力量去对付张鲁。

  刘璋手中的实力派只有一张,就是父亲留下的创业团队,东州兵,数量上三至五万,忠诚、实力都没有太大问题,可是这是底牌,不能打。那么其他方面能否增兵呢?除了各处关隘的守兵二至三万不能动,刘璋还真的是捉襟见肘。现在刘璋和张鲁,曹操可能的战斗需要的现实问题就是三个,第一将领,第二士兵,第三军粮。军粮益州是充足的,诸葛亮的评价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国”。而其他两个方面,将领是短缺的,但不是最棘手的。最麻烦的就是兵力问题。

  但是,到了刘备占领了荆州之后。

  这时候刘璋又打起了算盘,他觉得这个时候,可以除去张鲁了。毕竟张鲁太弱小了,靠张鲁抵御曹操,似乎不怎么靠的住。

  反倒是刘备,最近的表现非常的英勇。

  若是让刘备来占领汉中,那么,以后和曹操直接冲突的人就是刘备了。很显然但是有胆量和曹操一战的,也只有刘备了。

  所以,正是因为刘璋打的这个算盘,他才想到了借刘备的力量,来消灭张鲁的。他本以为这是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灭掉张鲁,既不需要自己损兵折将,又不需要自己面对强大的曹操。

  可是,令刘璋没有想到的是,刘备是一个无赖,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刘备被刘璋请来之后,反过来刘备就直接打刘璋了。

  这一下刘璋就开始慌了,说实话,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刘备会出这一张牌,本来他觉得刘备也姓刘,他刘璋也行刘,几百年前,他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一个老祖宗。

  所以,刘备肯定不会打他的。

  但是,事情偏偏就出现了意外,再加上刘璋手下的人,感觉到了刘璋这个人无能。所以,他们就开始秘密联系刘备,让刘备偷袭刘璋了。

  可以说那时候只要刘备偷袭刘璋,他就能把蜀郡给拿下来。

  蜀郡如此的大,刘备早就对这里垂涎三尺了。送上门来的肥肉,哪里有不要之礼。

  所以,刘备只好对刘璋下手了。

  刘备打仗尽管不怎么样,但是,打刘璋还是绰绰有余的。刘璋一开始,看到刘备把成都给围了。他还是抵抗了几下的。

  但是,最终刘璋知道自己是守不住成都的,所以,他就投降了刘备。刘备就这样既拿下了汉中,又拿下了蜀郡。

  不得不说刘备才是高手呀,刘璋就是一个白痴,即是政治白痴,又是军事白痴。不过还好,在他打不过对手的时候,他还知道投降。

  正是因为如此,蜀郡才没有遭受战火的侵袭的。一定程度上来说,投降刘备的刘璋,算是给了蜀中的百姓一个安稳的天下。

  历史评价

  诸葛亮: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彭羕:仆昔有事於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

  陈寿: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范晔:璋能闭隘养力,守案先图,尚可与时推移,而遽输利器,静受流斥,所谓羊质虎皮,见豹则恐,吁哉!

  常璩:刘焉器非英杰,图射侥幸;璋才非人雄,据土乱世,其见夺取,陈子以为非不幸也。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