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的北伐之路为什么会突然结束,导致关中得而复失?

  在历史长河中,刘裕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刘裕这个故事吗?

  一提起“刘裕”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是诛杀了六位皇帝的“六位帝皇完”、“屠龙高手”?

  还是北伐中原、攻略天下的“南朝第一帝”?

  笔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艰难的北伐之路,尤其是在刘裕北伐的终点——灭后秦之战,本来一帆风顺的北伐,收复关中,以此为根据地,刘裕完完全全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席卷河西、河北、河东,完成统一大业。

  可是,历史的走向都随着因为一个人的突然去世而发生了剧变——刘裕匆忙撤军,关中诸将倾轧,导致关中得而复失,从此刘裕再也没能大举发动北伐之战……

image.png

  这个人叫刘穆之。

  或许会有同学有疑问,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他的死会让刘裕草草结束北伐之战,匆忙率军南撤,导致了关中得而复失呢?

  刘穆之在刘裕集团中的重要性,就好像是萧何在刘邦集团、诸葛亮在刘备、荀彧在曹操的重要性一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刘穆之,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位“南朝第一帝”、“屠龙高手”刘裕。

  刘裕与刘穆之的相遇,是在公元404年,刘裕在京口召集北府兵旧部宣布起兵讨伐桓楚之时,急需一位能够掌管文书,协助自己处理政务,并且能在关键时刻给自己建议的谋士,经名士何无忌推荐,刘穆之加入了刘裕的政治集团,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刘穆之的辅佐之下,刘裕得以安心在前线征战,不久便击败了不得人心的桓楚政权,桓玄随后被杀,刘裕得以开始控制晋室。

  在这个时候,东晋因为桓玄作乱,已经几乎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虽然刘裕击败了桓玄,并且消灭了桓楚政权,但是朝中仍有权臣刘毅、司马休之等人对刘裕形成掣肘,国内又有孙恩、西蜀等割据势力割据一方,对刘裕掌握晋室大权形成了极大地威胁。

  在刘穆之的帮助之下,刘裕先后剿灭了孙恩、卢循等起义军,灭亡了西蜀,剪除了刘毅、司马休之、诸葛长民等政治集团,彻底掌握了东晋的朝政大权。在此过程之中,刘穆之又多次对刘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得刘裕发动北伐之战,消灭了南燕,降服了仇池,迎合了东晋军民急于收复故土的心理,赢得了极大地政治声望。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北伐,还是镇压国内动乱,刘裕大多时候都是亲自率军出征,而朝中政务则是悉数托付给了刘穆之,刘穆之因而得以总揽朝政,官至尚书右仆射。在刘裕南征北战之时,刘穆之总是能够为刘裕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兵员补给,可以说刘裕的军功,绝对有刘穆之的一半。

  公元416年,后秦高祖姚兴去世,诸子争立,经过了一番龙争虎斗,其子姚泓即位,随后对参与争位的兄弟及其党羽举起了屠刀,导致后秦人心浮动,再加上姚兴去世之前连年与胡夏、南凉等国征战不休,后秦已然元气大伤,再无此前北方强国之势。

image.png

  刘裕见此,急召心腹刘穆之商议对后秦战事,经过刘穆之的分析,使得刘裕定下了调集主力北伐后秦,争取一举消灭后秦,继而以关中为根据地,逐步消灭西秦、胡夏、北魏的基调。

  同年八月,刘裕已经做好了对后秦战事的准备,作为先锋军的王镇恶、檀道济二人已经抵达了后秦边境,只要刘裕一声令下,便能撕开后秦军防线,直扑关中。在刘裕前往北伐大本营彭城之前,他再次召见了辅佐了自己十余年的老兄弟刘穆之,看到刘穆之这段时间的操劳,使得刘裕大为感激,遂将刘穆之擢升为仅次于自己的尚书左仆射,如往常一样,再次将朝政大权托付给了刘穆之。

  可是,刘裕万万没想到,他与刘穆之的这一别,从此便天人两隔……

  因为后秦末帝姚泓不得人心,再加上后秦元气大伤,秣兵历马的刘裕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便攻灭了后秦,俘虏了姚泓。公元417年冬,刘裕率领东晋主力抵达长安,本想在此稍作休整,经略关中,便北上消灭不可一世的胡夏政权。可就在此时,后方传来了尚书左仆射刘穆之劳累过度,染上重病,不治而亡的消息。

  刘裕得知消息后,不禁悲从中来,而后急忙召集军中文武群臣,做出了率晋军主力南撤,保证后方稳定的决策。但是,此时的刘裕并不打算放弃关中,仍准备以此为北伐基地,攻略天下,遂留下了次子刘义真与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文臣武将镇守关中。这样的阵容不可谓不豪华:王修是刘裕的心腹,又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早年便在刘裕麾下效力;王镇恶出身于关中王氏,其祖父是前秦名相王猛,熟读兵书,能征善战;沈田子则是最早投靠刘裕的那一批人,在消灭刘毅、司马休之以及灭后秦之战中皆立下了赫赫战功,刘裕本以为有他们三人坐镇关中,可谓是万无一失。

  可是,就在刘裕南撤不久,沈田子嫉妒王镇恶的功勋,遂设计诛杀王镇恶,王修为安抚军心,遂下令斩杀沈田子,此时刘义真又受小人蛊惑,诛杀了王修,使得关中大乱,不久便在夏主赫连勃勃大举进攻关中,奉命北上接应的名将朱龄石也因此战死,关中因此失陷。

image.png

  随着关中的失陷,刘裕的北伐战略受挫,再加上刘穆之的后继者徐羡之并不能如同刘穆之一般居中持重,刘裕因而只能自己坐镇建康,但是并未放弃北伐的打算。公元418年,因与自己患难与共的老兄弟刘穆之的突然病逝,让刘裕深感自己年华不再,于是便加紧了篡国的步伐,暂缓了北伐。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宋,史称“刘宋”。在刘裕建国之后,为了消弭东晋弊病,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刘宋国力大增,刘裕又开始积极筹备北伐之事。可就在北伐之事准备妥当,刘裕准备御驾亲征之时,这位一代枭雄却突然病倒,期间曾有短暂病愈,但是刘裕已经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便开始安排后事,至死再也没有大举北伐。

  一个时代的终结总是象征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公元422年,刘裕在建康病逝,享年六十岁,“刘裕时代”终结。次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天下进入了“拓跋焘时代”……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