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谋划联合攻秦,范雎用一招让其崩盘
范雎,亦作范且,或误作范睢,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省芮城县)人,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纵横家、军事谋略家、战略家、外交家、秦国宰相。范雎辅佐秦昭襄王上承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李斯统一帝业。他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李斯曾高度评价范雎:“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266年,魏国人范雎逃到秦国,为了向曾经欺辱他的人复仇,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数次向秦昭襄王自荐自己的才能,并且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此时的秦国正恰巧是发展与战斗并存的关键时期,而这条“远交近攻”的策略正合秦王心意,从此范雎得到重用。紧接着,范雎又分析宣太后和宣太后弟弟穰侯魏冉权力过多的情况,秦王决心收回旁落的权力,将宣太后和魏冉迁出咸阳,完成了集权统治。
范雎不愧为鬼谷子的学生,两条计策一出,平步青云,封侯封地,所以被称围“应侯”。根据《战国策》记载,范雎当上应侯以后,却遇到了昭襄王提出的一个巨大难题。
当时,秦国逐渐强大,各列国之间还存在这很多“纵横”策士。有段时间,非常多的士人聚集在赵国的邯郸城,他们提出想要“合纵”六国势力,形成一个“联盟”,让六国一起攻打秦国。消息传来,秦王焦急的询问群臣:“如何应对?”
宰相范雎思虑后,微笑着进谏说:
大王这事非常好办,我用一招就能让他们这群士人的计谋落空。这些士人对秦国有什么仇怨?大多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在各国谋个出路,找个官位,甚至趁机发笔横财,再不济还能出个名声,得到其他诸侯的关注。
《战国策》:秦于天下之士非有怨也,相聚而攻秦者,以己欲富贵耳。
大王你看看你喜欢的那些猎犬,平时在宫中老老实实,一会睡觉、一会站立,表现的很乖巧。可是,如果向着群猎狗里丢一块骨头,这群狗就会立刻沸腾起来,他们相互争夺,相互撕咬。这是为什么?还不是他们因为利益起了争执。以此道理,此危机可解。
《战国策》:投之一骨,轻起相牙者,何则?有争意也。
不久以后,秦国大臣唐雎带着一大车美女、乐队、五千黄金出发去往赵国。到了邯郸以后,唐雎广散消息,甚至直接喊出了“我的黄金谁想拿就来拿,有人敢要吗?”结果黄金很快就发完了,有些谋士没拿到黄金心中不满,有些谋士拿到黄金后偷偷与唐雎亲密交往。
《战国策》:于是其谋者固未可得予也,其可得与者,与之昆弟矣。
唐雎回到咸阳后,范雎又嘱咐他,你别管黄金给谁,尽管发就是。唐雎再次拉着五千黄金出发,结果刚走到邯郸附近,很多人士就来取黄金。唐雎发出三千黄金以后,赵国的士人就已经相互争斗,打骂起来,闹的不可开交,再也没有什么“合纵攻秦”的联盟了,而宰相范雎一招让对面崩盘的故事很快让他更加声名鹊起。
《战国策》:散不能三千金,天下之士,大相与斗矣。
其实,在战国前期、中期,合纵的谋士非常多,他们以犀首公孙衍、苏秦、张仪为代表,在各国之间以“策略”获得诸侯信任和赏识,不但完成人生抱负,更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而由于当时的诸侯还表面上遵循“以德服人”的人才理念,对这些谋士大都尊敬,对真正的人才更是委以重任,甚至社稷相托付,这也就让很多人向往这个职业,从事这个职业。
这次谋士合纵攻秦,就是其中一些纵横家使出的策略,不论成功与否,都可以获得不小的好处。要么成功合纵,各诸侯对他们尊敬有加,甚至秦国还会暗暗贿赂他们。如果合纵失败,还能对外说诸侯无礼,错失良机。可是,范雎是谁?范雎是鬼谷子老先生的高徒,是玩“合纵”策略的祖宗,这一招“猎狗”理论,轻松化解了危机。
《鬼谷子·谋篇》中写到:“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意思是说,与君王、上司说事情,一定有要奇特的点,否则他不爱听,因为听够了。与普通人说事情,一定要有他切身利益的点,否则他觉得事不关己。而一旦说到利益,他们自然趋之若鹜,眼睛放光,认真听你说的话。
范雎说话正是抓住了这点,他先跟秦王说这联盟自己一招就能破解,然后还举了猎狗的例子,这就是“奇”的一点,秦王自然感兴趣。之后范雎才说出拿黄金去收买的计划。秦王虽然心疼,不过还是同意了。
而对于这些贪财的士人,范雎也是抓住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的目的不就是想要钱吗?直接给他们一些,猎犬抢食,争斗自然而起,一招化解完全不是夸张。
现在看来,范雎真的是很好的领悟了《鬼谷子》的精妙之处,深得鬼谷子老先生的真传,以他的才能,当上秦国宰相,真是名副其实了。
其实,鬼谷子这位传奇人物可不止范雎这一位徒弟,大名鼎鼎的策士张仪、苏秦是他的徒弟,军事家孙膑、庞涓也是他的徒弟,改变秦国命运的商鞅、范雎、李斯也是他的徒弟,从这些人的作为和成就,我们不难看出鬼谷子的智略是非常高深,才能是深不可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