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乐不思蜀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没有反叛?
说到刘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刘禅乐不思蜀的事迹广为流传,也因为“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刘禅成为了昏庸无能的代表,在后人的讨论评价中,刘禅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保全自己性命,实行韬光养晦之计,不得不让人们佩服刘禅的聪明。但是这件事本身存在着很多的疑点,我们可以分析一这件事情的真伪。
司马昭才智过人,识人颇准
首先说一下这件事情的两个主人公,司马昭与刘禅,历史上的司马昭绝对是个很聪明、并且知人善任的人,在魏国名将钟会谋反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一二。在司马昭任用钟会伐蜀的时候,作为司马昭的心腹邵悌很是担心,既担心钟会灭不掉蜀国,又担心钟会有谋逆之心,但司马昭对钟会说的话表明早已看破事态后来的发展,体现了他看人的智慧。
司马昭认为钟会与自己对蜀国看法相同,灭蜀肯定能成功,“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司马昭认为蜀人因为灭国肯定吓得胆破,不可能与钟会共事,魏国将士因为灭掉蜀国后肯定会因为思乡心切,反对钟会的反叛。后来果然事实如同司马昭预料的一样,钟会反了,魏国的将士多数没有跟从他的谋反。
刘禅大势已去,无反之能
回到刘禅身上,对于这样一个聪明的钟会,司马昭都能识破他的内心,预料事态后来的发展,难道还识不破资质平庸的刘禅吗?因此在司马昭的主观上来看,司马昭也根本不需要怀疑刘禅,刘禅已经不具备任何反叛的实力了,后来事实证明刘禅也没有反叛。
即使刘禅有反叛之心,也得能有反叛的实力才行,作为一个未死的亡国之君,当时在成都的时候刘禅有兵有将,还未到无路可走的地步,这时候的刘禅都决定投降了。刘禅投降后在洛阳只有郤正、张通两个文臣,早就大势已去,也不再具备反叛的条件,刘禅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也不再想去兴风作浪、东山再起,所以司马昭完全没有必要来试探刘禅。即使司马昭去试探刘禅有没有反叛的心,也用不着去问思不思念蜀地来试探,这种问题正常人都知道这是来试探的。
数次宴请,让人可疑
据《三国志》记载:“汉晋春秋曰:司马文王与禅宴……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左右皆笑。”
在另一方面来看,司马昭举行宴会,宴请刘禅至少三次,魏国一个已经加了九锡的权臣数次去宴请一个亡国之君,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合理。在第一次宴会上,请人表演蜀技,其他人都感伤落泪,刘禅嬉笑自如。紧接着就是“他日”,这肯定是第二次宴请了,第二次宴请时刘禅回答的“此间乐,不思蜀”。然后就是郤正知道了这件事,去教刘禅怎么回答,然后是司马昭第三次宴请刘禅,又问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的司马昭加了九锡,权倾朝野,而且此时也处在晋取代魏的关键时刻,司马昭就是闲的没事天天宴请这个已经毫无用处的安乐公,显然是说不通的。在第一次宴会中司马昭看到刘禅的嬉笑已经说刘禅“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就是已经知道了刘禅不会思念蜀国了,然后又在第二次宴会中进行试探,本身就是多此一举,退一步说,假如第二次问得合情合理,司马昭不放心,在试探一遍,那第三次宴会中又问这个同样的问题,即使再次试探,也总该换个形式吧,总是这样喋喋不休的问这同一个问题能试探出什么来呢?
乐不思蜀这个故事来自于东晋时期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这则故事在《三国志》中引用了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同时期的陈寿对这件事只字未提,而东晋的习凿齿却在《汉晋春秋》中有完整记载,因此这个事件怎能不让人生疑。
所以,私认为乐不思蜀这个故事类似于《世说新语》,作品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刘禅描绘成了一个昏庸不堪,只知道安于现状的形象,也符合安乐公的身份,反映了蜀国灭亡的原因,达到一种合情合理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