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最终没能统一三国呢?他错在了哪里?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刘备虽然是落魄的汉室宗亲,但年少时就有过远大理想,就是想要当上皇帝

  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image.png

  在刘备家的房子的东南角,有一棵大桑树高五丈,远远的看去,这个树冠就像一个车盖,刘备小时候就和朋友们在树底下玩耍,并且向所有人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在汉朝,只有皇帝才能够坐这样的车,此种言语如同造反!)

image.png

  那刘备从小就与常人不一样,又有远大理想,为什么他前半生一直都在颠沛流离呢?难道是他不够努力吗?还是得罪人太多了,一直都被别人撵着走?

  虽然刘备的前半生一直都在跳槽,但不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归宿,而是为了争夺天下。

  在东汉末年朝廷腐朽黑暗,贪官污吏到处都是,尤其是豪强兼并土地非常的严重,百姓实在是忍受不堪,于是爆发了起义。而在汉灵帝中平元年,也就是184年在巨鹿,张角兄弟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揭竿而起,史称黄巾之乱,这一次起义所向披靡,给病入膏肓的东汉王朝致命打击,最终是将东汉拉入到了历史的坟墓之中。而三国以此拉开了序幕,为镇压起义,朝廷力量不足,于是朝廷下命令,只要能够镇压住黄巾之乱,就会有大量的赏赐和官职,于是群雄开始逐鹿中原。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备从小就心怀大事。他与关羽张飞一起参加了讨伐黄巾之乱,并且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可是却只得了一个县尉的官职,这个让张飞和关羽感到非常的不公,刘备也无可奈何,直到有一天有一个邮督欺人太甚,最终是导致了刘备放下官印出逃。而这一下子刘备就开始了自己的颠沛之路,也是刘备的跳槽之路。

  那刘备在之后又跳过几次槽呢?简直就是古代第一跳槽小能手,但是刘备的日子也并不是过得那么舒服啊。

  刘备虽然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个已经是无法考证了,在当时天下已经是群雄并起,光靠这一个身份是没有什么用,刘备家里也并不富裕,父亲也死得早,从小就卖草席,卖草鞋为生。而后恰逢这个乱世,想要在这个乱世之中伸张正义,必须要拥有一份力量,刘备通过不断的跳槽,还不是为了能够最好争夺天下嘛。而后来刘备在刘表这里过得非常舒服,可是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理想。

  《九州春秋》记载:刘备奔荆州,刘表甚敬礼之。备作上客数年,尝于坐中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流涕还坐。表问备,备曰:“昔年尝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生肉,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立,是以悲耳。”

  都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是刘备并没有,反而是一直都在想着建功立业。刘备非常得人心,手底下厉害的将军也很多,只是缺少了一个能干的谋士

  刘备能够在三国之中到处跳槽,也是有着个人的魅力,像不可一世的曹操,曾经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来试问天下英雄。却在煮酒论英雄之中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

  更有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的故事,一定要吧这个位置让给刘备去做,可想而知刘备多么深得人心。《三国志》记载: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而在《三国志》中对他的人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但是再好的人也会得罪别人,刘备也不例外。

  在《魏书》和《三国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做刘平的人向来就非常的看不起刘备,在刘备手底下干活认为是他的耻辱,于是派刺客想要杀掉刘备,但是刘备不知道此刻是来刺杀自己的,反而是对他非常的礼厚,让刺客到惭愧,最后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了刘备。而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矢志不渝跟随刘备,全都是因为刘备能够做到:“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

  按常理来说,只要有一个能干的,打将军的将军就能够夺取现象,更何况刘备有这么多个,刘备又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呢?其中最有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厉害的谋士。

  徐庶走后,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最终成就一番大事。

  像张飞,关羽,赵云等人,都是三国之中少有的厉害名将,可是刘备没有成就大事,一来是手底下没有什么兵力,其次没有什么地盘,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宏伟的战略布局。

  刘备曾经也有过徐州这一块地盘,也有在小沛这里屯兵,却总是被人击败。到了后面,只能够到刘表这里寄人篱下,甚至刘表还不怎么放心,心中对刘备有警戒,刘备可谓是落魄至极。

  这个一切最重要的就是,没有一个厉害的谋士帮他谋划。刘备算有太多厉害的将军,心中没有战略的蓝图,就好比虽然拥有了矿产,却不知道该怎么变成钱。

  后来刘备在新野这个地方屯兵,见到了徐庶这一个谋士对他非常的器重(徐庶帮刘备打了新野和樊城俩次胜利),可是徐庶却向刘备推荐了一个厉害的人才,听到徐庶的推荐,刘备就想让他自己过来。但是徐庶却说这个人必须要刘备自己亲自去见,刘备多次拜访,最终是见到了诸葛亮。(三顾茅庐)

  面对诸葛亮的回答,刘备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答案了。

  刘备终于见到诸葛亮的时候,刘备将自己这前半生的经历都告诉了诸葛亮,并向诸葛亮寻求答案。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而诸葛亮却给他回答出了《隆中对》,讲述了自董卓以来,群雄逐鹿,厉害的英雄非常的多,并给出了措施。

  当初曹操能够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并不是上天注定的,而就是曹操的谋略厉害。现在的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比.

  而孙权占据江东,从他父亲和哥哥到现在已经是经历了三代,江东地形险峻,贤能都被孙权给掌握着,不能够和他进行交锋,只能够当做援手。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当益州和荆州被得到之后,就要做到“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

  等到天下局势有变,命令一个上将带领荆州向宛、洛进发,而刘备则带领益州之兵出秦川,通过两面夹击,再加上刘备是汉室宗亲,又深得民心。

  只要刘备能够做到这些,最终是能够像他的老祖刘邦一样成就天下。当时刘备听到这一句话就回答了一个字,善。可以知道他此时的内心是多么激动,心情无法平静,刘备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但是很遗憾的事情,刘备并没有做到像诸葛亮所说的那样,最终没有统一天下,兴复汉室

  公元219年刘备攻取汉中,在定军山之战斩杀夏侯渊,同年当上汉中王。但是不久之后留在荆州的关羽孤军北伐,攻打曹操的襄阳地区,通过水淹七军,杀庞德,擒于禁,威震天下。

  此时一切都像诸葛亮所说的那样发展,刘备拥有了夺取天下的可能性。但是就在此时吴孙权大将吕蒙趁机夺取了荆州,关羽也被擒杀,荆州的丢失,使刘备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性。

  而在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并且举兵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在次年与东吴大将陆逊决战于夷陵,最后被火烧军营,蜀军四散而逃,刘备损失惨重逃回,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

  这一次战役是刘备人生中最后一次战役,也是他人生中输得最彻底最惨烈的战争。

  三国因此形成真正鼎立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