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为什么兵权给了李严呢?
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在白帝城病重去世。在此之前,刘备进行了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刘备那句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真的是刘备真心实意的有意将江山让给诸葛亮吗?
作为一代枭雄,无论什么时候,刘备都堪称是识人的明主。即便到了白帝城托孤的最后时刻,其精明之处仍然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只不过将死之人,更多了一些无奈、多了一些留恋而已。想当年,刘备与东吴陆逊决战于夷陵,结果中了人家的诱敌深入之计,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军一败涂地,最后退回白帝城,由此染病。欲回成都,却羞愧难当,病情渐渐沉重。刘备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派人火速回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人前来永安宫托付后事。
经此惨败,国家元气大伤,自己身染重病。这段时间里,刘备在病床上肯定想了不少,面对匆匆赶来的诸葛亮等人,刘备表现出了极大的深谋远虑,交代之全面、思考之缜密,即便是诸葛亮也在后来的日子里一再为之感叹。纵观魏、吴、蜀三国所有托孤之君,没有哪一个人如刘备这般处心积虑、卓有远见。事实也证明,刘备的这次托孤,不仅确保了蜀国后来的长治久安,也由此留下了蜀国君臣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
那么,刘备的这次托孤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文化作用呢?
一是慧眼识人,察知端倪。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似乎显得老生常谈了。其实,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更容易让人漠视,也更容易让人忽略。诸葛亮、庞统、法正这些人就不要说了,都是才华横溢、锋芒毕露之人,统统归于善于识人的刘备麾下并不奇怪。可贵之处在于,刘备不仅善于识其他人才,更善于辨别庸才,知道什么人可用,也知道什么人不可用。
实际很多时候,这才是一个领导人最高明的地方,就如当年曹操对司马懿评价的那样——“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刘备同样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了精准的判断。诸葛亮等人与刘备见面之后,刘备遍视众人,当见马良之弟马谡也在跟前时,就先让众人全部退下,独留下诸葛亮一人。
重新落座之后,刘备问诸葛亮:“丞相观马谡之才如何?”诸葛亮答道:“此人乃当世之英杰也。”不料刘备却说:“不然。朕视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可深察之。”生命垂危之际,不先商量大事,倒谈论起用人的问题,虽有本末倒置之嫌,却足以见得刘备对此次托孤事件的思虑周全、用心良苦。
从长远来看,尽管此时诸葛亮不以为然,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对诸葛亮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动。很显然,刘备的这番话,并不是先知先觉,或是有什么超常能力,而是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生涯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敏锐性和洞察力。而所有这些,都不是在书本上能学得到的。
遗憾的是,对于刘备的先见之明、肺腑之语,诸葛亮并没有当回事,最终错用马谡,丢失街亭,差点就全军覆没,以至于后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曾追悔莫及的说:“吾非为马谡而痛,追思先帝之言,因此大痛也!”历史不可重复,教训发人深省,但刘备由此表现出来的识人之明、察人之智却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先抑后扬,恩威并施。与其说对马谡是不是能用、怎么用的问题上,刘备只是表现出了些许的担心,那么将整个蜀国托付于谁,结果如何,那才是刘备最担心、也是最害怕的事情了。知子莫如父,对于自己的那个儿子,刘备还是心中有数的,而对于诸葛亮的才能更是心知肚明。自己死后,君弱臣强,将来蜀国的命运将走向何处,刘备有很多设想,也料到了几种可能,因此如何安排就成了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刘备就是刘备,心机和掌控大局的能力非比常人。他当然知道,有些事情要单独交代,有些事情必须公开。当单独交代了马谡的事情之后,刘备又将众人全部唤了进来,他要当着众人的面一试诸葛亮的心迹。于是刘备一面写诏书,一面与众人话别,极尽煽情之能事。写完诏书后,直接交给诸葛亮说:“烦丞相将诏可就付与刘禅,勿以为常言也。凡事宜调教之!”一个“调教”,实际已经表明了刘备的本意。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迅速逆转,刘备先是让诸葛亮站起来,一手掩泪,一手拉住诸葛亮的手,说出了一句最要命的话:“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此言一出,诸葛亮一下就跪下了,“汗流遍体,手足失措”的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也?愿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从刘备这番话看,显然是有些言不由衷、前后矛盾了。目的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对诸葛亮有所告诫,也好当着群臣的面让诸葛亮表明态度。假若此时诸葛亮有片刻的犹豫,能不能活命还真就不好说。见诸葛亮如此紧张,刘备内心稍稍宽慰。但未来不可预测,光靠压制不行,还要捆绑,更要服其心。
于是接下来,刘备又把刘永、刘理唤至近前吩咐道:“朕亡之后,你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话一说完,立即命儿子上前拜诸葛亮为义父。诸葛亮本就紧张万分,刘备的“亲情牌”又把诸葛亮感动的泪流满面,跪下又是连连磕头:“臣以肝脑涂地,安能补报知遇之恩也!”到了此时,诸葛亮已完全被刘备震住了,不要说自己从来没有取代的心思,即便是有也已经没有后路了,除了以死报答,别无选择。
三是预设埋伏,相互牵制。尽管如此,刘备还是不放心,这边给诸葛亮一番软硬兼施,那边却又给其他臣子作了另一番交代。这番交代,看起来轻描淡写,不如对诸葛亮的那番话有份量。但仔细观察却不难发现,其实这正是刘备为防止将来诸葛亮慢慢做大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
让两个儿子参拜完诸葛亮以后,刘备转过头来先对以李严为首的众官说:“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官僚勿可怠慢,以负朕望耳。”这话乍听起来是嘱咐大家,好好配合诸葛亮的工作,并没有稀奇之处。实际却是话中有话,另有玄机。刘备这么说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让群臣作证,既成事实,给诸葛亮形成心理上的压力;二是分明在暗示大家,要监督诸葛亮的行为,如果违背今日誓言,可群起而攻之,“勿可怠慢”、“以负朕望”。后事交代得如此详细,古今罕见。但要说这样就算完了,显然还不是刘备的性格。
最后,刘备还是把“杀手锏”亮了出来,给李严等人交代完之后,刘备又转向赵云。与交代诸葛亮的话相比,给赵云说的就完全是另一种意味了:“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卿可想朕之故交,早晚看觑幼子,勿负朕言。”赵云一听,也是“泣拜于地”,表达忠心。如此三番五次,看起来是有些多此一举了。
其实这正是刘备的精明之处,关、张已亡,在武将里面,赵云是唯一一个可以信任并能托付大事的军事干部。早年追随刘备,忠肝义胆,情同手足,长坂坡怀抱阿斗,出生入死之人,这种感情不是谁都能替代得了的。更何况,赵云是一员武将,军中威信谁能仰望。万一有一天,诸葛亮偏离辅政轨道,赵云出于对刘备的忠心和对刘禅的疼爱又如何能坐视不管呢。
刘备托孤时为何把军队给李严而不给诸葛亮?
刘备在永安托孤的时候,有两个托孤大臣,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刘备把政务交给诸葛亮,让他辅佐刘禅;却把军队交给李严,让他担任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刘备的这个决定,在后世看来,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决定。尤其从李严后期的表现来看,感觉刘备基本上是所托非人。刘备是那么聪明睿智的一个人,他为什么竟有这样的昏招呢?
我们先来看李严被托孤后的表现。
一是建兴四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北伐,想把李严调到汉中来,让他镇守汉中,自己放心前往北伐。但是李严百般推脱,还是只想呆在原地,并且还让诸葛亮把当地五个郡划出来组成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以至于这件事,连当时的尚书令陈震都说他“腹中有鳞甲”。
二是建兴八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汉川,诸葛亮再次调李严去汉中防守,他还是不愿意去,还假装说司马懿在诱降他,他走了的话,江州一带会丢掉。于是诸葛亮让他儿子负责江州防务,又升他为骠骑将军,这样李严才去了汉中。
三是建兴九年,诸葛亮出兵祁山,让李严负责粮草押运。因为道路泥泞李严押运困难,怕迟了受军法处置,便让诸葛亮退兵。但诸葛亮退兵后,他却又对刘禅说,粮草很多呀,诸葛亮为啥要退兵呢?诸葛亮把李严让他退兵的信给刘禅看,于是谎言不攻自破。诸葛亮趁机弹劾李严,刘禅把李严废为庶人,流放到梓潼郡。大家看看李严的这个表现,他哪里是值得刘备那样高度信任的人呢?
刘备当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奇怪的决定呢?或者说,刘备这样做,是昏招,还是另有玄机呢?刘备当时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他在托孤的时候,不完全相信诸葛亮,想找一个人来制衡诸葛亮的表现。
李严为什么会成为刘备选择的作为制衡诸葛亮的重要力量呢?我觉得刘备是看重这几点。
第一,李严对刘备很忠诚。李严本来是刘璋的人,当是刘璋派李严去抵御刘备,可是李严却率部投奔了刘备,自此死心塌地跟随刘备。刘备要选一个忠诚的人来辅佐刘禅,在关羽张飞包括法正都先后去世的情况下,李严是第一选择。
第二,李严的能力很强。李严原先在刘璋手下的时候,就以才干出名,担任成都令。后来刘备入驻成都后,让他和诸葛亮、法正、刘巴、伊籍一起制定安定蜀地的法律文本《蜀科》,后来刘备在汉中的时候,地方上两次造反,李严不待刘备下命令,就带着很少的人马平定了动乱。可以说,李严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被证明是一个能人。让这样一个人来分诸葛亮的权,刘备觉得比较恰当。
其三,李严有独断专行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他担任犍为太守的时候,曾表现出独断专行的一面,比如郡功曹杨洪、牙门将王冲都曾与他发生矛盾,最后被他撵走。
有人可能会说,李严既然独断专行,那就是很糟糕的品格,刘备怎么会看重他这一点呢?其实不然。独断专行的人,正好是抑制权臣的一个有效力量,因为他不会被其他人左右,不害怕权臣。假设今后诸葛亮要做权臣,欺凌刘禅,那么李严将是一股对抗诸葛亮的重要力量。
有人又会说,如果诸葛亮不做权臣,那么,李严不就是一个阻碍分裂力量吗?这一点,刘备也是有充分考虑的。
一者,刘备当时最担心的是诸葛亮成为曹操那样的权臣的问题,所以他必须要那样做。
二者,如果诸葛亮不是权臣,李严也不会反到哪儿去。凭诸葛亮的肚量和能力,他能够轻松化解这个矛盾。最后的实践证明,刘备的考虑是非常周详的。诸葛亮鞠躬尽瘁,坚持北伐,没有成为曹操那样的权臣。李严虽然确实成为一股阻碍的力量,但是诸葛亮很好地包容了他,最后万不得已,才弹劾他。而且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李严还痛哭不已,觉得从此没有人再会用他了,最后激愤而死。
白帝城托孤,千古流芳,令人称道。但仔细思来,却也不免惊心动魄,暗流涌动。或许也正是刘备如此的深思熟虑,缜密安排,才有了刘氏江山的长期稳固。在后来的数十年里,刘氏集团除了面对魏吴两国的军事威胁,本国内部从未出现过任何的政治斗争和政局动荡,不像魏、吴两国,内部争夺、君臣易位此起彼伏,甚至一度到了血雨腥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