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待过的沛县,为什么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现?
你们知道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沛县,居然拥有曹参樊哙夏侯婴王陵这么多人才?接下来为什么小编为您讲解
当然,在西汉的开国功臣中,出身沛县的功臣却是占了一大半,比例是相当高。据统计,西汉一百六十二位开国功臣,沛县籍者占三十三人,若以身份最高的前二十位而言,沛县籍者达十人,占了一半,包括曹参、樊哙、夏侯婴、王陵、周緤、孔聚、审食其、雍齿等。因沛县人在西汉开国功臣中占了多数,故此西汉功臣集团,在后世也被称为“丰沛功臣集团”。
在这里,很多人就不明白,为何一个小小的沛县,其开国功臣的数量却能占西汉开国功臣总数的20%,难道沛县真的是人杰地灵之地?
这答案显而易见,当然不是。
沛县能出那么多的开国功臣,主要沾了是刘邦老乡的光。自古白手起家的帝王,如朱元璋、努尔哈赤等,其在起兵造反之初,为了确保能够牢牢掌控住己方势力,他们身边所重用的将领,往往都是亲戚或老乡,多数是不会出现其他人的,因为他们能够信任的就只有亲戚和老乡。亲戚不用说,血浓于水,都是自家人,如若自家人都不信,他还能信谁呢?而老乡,古人最讲究同乡之情,不是兄弟,但甚是兄弟,是除亲戚之外,最受他们信任的人。
因此,试想一个从开国君主起兵时,就开始被重用,就开始追随着他南征北战。你说开国时,如若他还活着,他能不被大加赏赐吗?能不成为开国功臣的一员吗?
正基于以上原因,在建国后,历代所封赏的开国功臣中就很容易出现老乡占多数的情况,如朱元璋时期,因其就是淮西人,而起兵的地方也在淮西,故在最初,他所倚重的也基本上都是淮南人,如此,而后当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其封赏的开国功臣自然就多数是淮西人,如胡惟庸、蓝玉、李善长等,故明朝的开国功臣集团,在后来也被称为“淮西勋贵集团”;再如努尔哈赤,因他出身于建州女真,因此在起兵时,其所倚重的就是本族人,所以开国后,其开国功臣就多数都是其族人,如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等。
而众所周知,刘邦就是出身于沛县,当时他起兵反秦时,也是在沛县起兵,因此他在最初重用的也多数都是沛县人,如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他们就皆是最早跟随刘邦起兵的那一批人。
如此,我们也就不难想象,为何汉代的开国功臣中,沛县人占了大多数?无他,因为他们资格够老,此时就算他们在建国后,功绩比不上其他地方出身的将领,但是就凭借着最早跟随刘邦,并活到现在的这件事,他们就足以有资格成为开国功臣之一。
简单的说,沛县出身的将领,他们成为开国功臣是注定的,谁叫他们是刘邦势力的元老级的人物呢!从刘邦最弱小的时候就跟着刘邦,就替刘邦出生入死,帮助刘邦一步一步壮大,直至开国。你说就是这样的人物,刘邦开国时,他们自然就是首要赏赐的一批人,毕竟他们是最忠诚于刘邦的一群人。
总得说,西汉开国功臣沛县人占那么多,不是因为他们有才,而是他们够忠诚,是刘邦势力的元老,他们是见证刘邦由弱到盛的见证人,也是参与者,所以就凭借着这个资质,哪怕是他们再无才,刘邦也会封他们为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