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里除了二十四功臣的挂像外,还有什么东西?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如果评“史上最知恩图报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应该被投一票。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指的是他给二十四位功臣挂“标准像”。

  此事发生于贞观十七年,奉命画“标准像”的是大画家阎立本,被画像的是二十四位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包括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王李孝恭、莱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征、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等人。

  这些画像都为真人大小,画好后陈列于凌烟阁,“面北而立,以示尊皇”,李世民则时常去看看,以示对这些功臣的怀念。

  当然了,李世民此举不单单是为了怀旧,更是为了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对那些功臣进行表彰,说白了它就是个“光荣榜”。

  能够有幸登上这个榜单的,自然也会感到无上光荣——啥叫光宗耀祖?这就是!

image.png

  凌烟阁位于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与其他高大巍峨的建筑相比,它虽然是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却是李世民专门为了表彰、纪念功臣而修建的。

  凌烟阁一共三层——不是上下三层,是内中外三层,陈列在最内一层的,均为功高宰辅大臣,中间的次之,是一些功高的王侯,最外一层则是其他功臣。

  鲜为人知的是,除了众所周知的二十四功臣,画像被陈列于凌烟阁的,还有“十八学士”。

  这十八学士,也是李世民命阎立本画的,也是真人大小。

  而且据记载,十八学士像“诞生”的时间比二十四功臣像更早,是武德九年(626年)画的,比贞观十七年(643年)的二十四功臣像,早了整整十七年!

  所谓的十八学士,全称叫“秦府十八学士”,与二十四功臣诞生“方式”不同的是,十八学士的产生,与李世民个人的功劳有关——

  据《资治通鉴·唐纪五》,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平定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劲敌,为唐朝统一立下大功,唐高祖李渊为了奖赏他的巨大功绩,除了特加封他为天策上将,还准许他设立天策府,置官属。

image.png

  李世民首先弄了个文学馆,把当时的英才大儒都弄到文学馆来,一共弄来十八个,叫“秦府十八学士”,分别是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

  看来李世民酷爱文学,不然,为何偏偏首先弄个文学馆呢?

  实际上,他弄这个文学馆,可不是为了什么文学创作,甚至与文学创作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而是因为他自以为读书少,弄来这十八学士,要与他们讨论经史子集,提高他的文化素养。

  李世民对这十八学士相当不错,除了对他们非常尊崇,给他们物质上的待遇,也足以让人羡慕嫉妒恨,一律配享五品俸禄除外,每人都食有鱼出有车。

image.png

  能够进入十八学士之列,在当时也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要不怎么叫“登瀛洲”呢——唐代文学家李肇《翰林志》:“唐兴,太宗始于秦王府开文学馆,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讨论文典,时人谓之‘登瀛洲’。”

  读过李白诗“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人都知道,“瀛洲”指古时候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仙山,是仙界的代名词,登瀛洲就是登仙界,是多么荣宠的事情啊。

  李世民还令大画家阎立本,把他们每个人的像画下来,画成真人大小,“藏诸凌烟阁,留待后人看”。

  《十八学士写真图》完成后,李世民又命当时的著名文学家褚亮(褚遂良之父)题赞:

  阎公十八学士图,当时妙笔分锱铢。

  惜哉名姓不题别,但可以意推形模。

  十二匹马一匹驴,五士无马应直庐。

  五鞍施狨乃禁从,长孙房杜王魏徒。

  一人醉起小史扶,一人欠伸若挽弧。

  一人观鹅凭栏立,一人运笔无乃虞。

  树下乐工鸣瑟竽,八士环列按四隅。

  笑谈散漫若饮彻,盘盂杯勺一物无。

  坐中题笔清而癯,似是率更闲论书。

  其中一著道士服,又一道士倚枯株。

  三人傍树各相语,一人击带行徐徐。

  后有一人丰而胡,独吟芭蕉立踟蹰。

  一时登瀛客若是,贞观治效真不诬。

  书林我曾昔曳裾,三局腕脱几百儒。

  雄文大笔亦何有,餐钱但日靡公厨。

  邦家治乱一无补,正论出口遭非辜。

  时危玉石一焚扫,览画思古为嗟吁。

image.png

  当然了,李世民网罗这么多人才,并非单单让他们与他谈论经史子集、借以提高他的文化素养,甚至有可能仅仅是个掩护,他把这些人才“一网打尽”,大概率有更大的用途。

  比如在玄武门政变中,十八学士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就为他数出奇计、力挽危局,立下了盖世奇功。

  这个“博览古今、明达政事、善于文辞”的文人集团,不但在帮助李世民打天下、策划玄武门政变中立下大功,之后又帮李世民完成了贞观年间的文化建设,李世民对他们好一点,也是人之常情。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