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从成长到壮大 明朝军队为什么打不过他们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和起义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朝早期的农民军是乌合之众不假,一直到崇祯十一年,农民军一直被曹文诏洪承畴孙传庭卢象昇按在地上摩擦,不是清军偶尔“解围”,农民军可能到崇祯十七年还不足以推翻明朝。而且另一方面是明朝内部对农民军和辽东形势也存在一点争议,比如杨嗣昌卢象昇之争。

  但是从崇祯十二年开始,明朝发现剿农民军的局势已经越来越走向崩坏了,先是张献忠复叛,跟着李自成再出,加上李岩的加入,李自成建立了一系列口号招揽民心,而且懂得占据有充分兵源补充的地区,帮助农民军迅速发展壮大。其实个人一直认为老一辈革命家喜欢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标语宣传就是学的李自成,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

image.png

  然后经过项城、朱仙镇等多次战役,农民军的水准大大提高,得以迅速成长,加上李自成擅长养马,懂得训练骑兵,给明朝造成了极大困扰。

  这个时候明朝已经深切体会到剿灭农民军这个你死我活的重要性了,后期的农民军,其作战能力和明朝抵御后金的少数精锐部队相比还是有所不及的,但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农民军真的太多了!

  你看开封之战,号称50万,怎么地也不能低于10万吧,洛阳之战,又是数十万,这么庞大的武装力量还不止一支在中原地区横冲直撞,明朝真的没有办法完全消灭啊!这个时候,明朝的困境,比南宋末年还难。

  然后就是孙传庭在汝州之战,这一仗真的是打错位了。

  有时候我们讨论古时候战法,输赢其实不是主帅的锅,是很多原因导致的,比如廉颇对上白起,如果白起坚持打下去,廉颇肯定也是要输,但不是廉颇错,而是国力差距摆在那。但是孙传庭这一战不同,他是战法就出了问题。

  因为一年前左良玉就败在李自成骑兵战术上,他就参考明朝北部戍边明军对抗蒙古骑兵的战术用车营战法。但事实上,并非科班出身的李自成与孙传庭并不是一支靠少数轻骑兵+步兵炮灰组成的战法,与明代蒙古军队的轻骑兵战术截然不同,而是更早,在宋朝时辽国和蒙古就采用过的一种老派战术,会修筑大型工事,设定埋伏和利用地形出击。从这一仗的整体表现来看,农民军的组织能力和执行效率都要远远胜过孙传庭那支存在大量临时拉来的壮丁组成、且缺乏操练的明军。

image.png

  因为孙传庭没有准备好,加上战术上的错位,导致了汝州之战的彻底失败,明朝也失去了进一步对抗李自成的筹码。

  记住,这个时候的大顺军,已经不是一支乌合之众了,是一支有着较强战斗力的部队。

  其实从崇祯十二年到崇祯十六年这段时间,你会发现李自成的成长有点太快了,事实上就算算上崇祯二年开始这些落寞阶段,李自成从参加起义到进驻北京,其实也和朱元璋一样都只用了16年而已,而朱元璋尚且有张士诚、陈友谅这些人消磨元朝,而李自成固然也有战友,但是从整体形势来讲,李自成面对的环境比朱元璋更恶劣,因为朱元璋前期其实是没有和元朝正面交锋的,他真正和元朝对垒是在发展壮大以后,而李自成大部分时间都被明朝围追堵截。

  这样快的发展速度,我们有理由得出一个结论:李自成的发展过程存在暴发户的特征,依托正确的发展策略,帮助李自成迅速发展壮大,可是后期部分战争对于李自成而言可能有点太顺了(尤其是汝州之战),诚然李自成的对手并不弱,但是李自成实在太顺了,这一方面第一自然是李自成强大的能力,但也有明朝自身的原因,内忧外患,将帅无力回天,衰弱太快,这就导致李自成缺少朱元璋那样的政治基础和忧患意识,顺军也和洪武元年攻破大都的明军不可相提并论。

image.png

  因此李自成虽然能够攻破北京,但是他的顺军在实际作战能力方面,很快就被同时期的清军给比了下去,此时清军的完善经过了两代君主的努力,无论是政治积淀还是军队制度都要优于大顺军,更不要提清军的火炮水平已经超越明军,而且一片石之战清军摘桃子对顺军精锐部队的打击是极其严重的。如果说大顺军是较强,那么清军简直就是超强,大顺的土崩瓦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