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为什么要立皇太孙?可惜防来防去还是防不了枕边人!
李治为什么要立皇太孙?可惜防来防去还是防不了枕边人!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公元682年,资治通鉴记载:”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上欲令开府置官属。“李重照是李显的嫡长子,年仅一岁。这件事让人很琢磨不透,按理来说,皇太孙、皇太叔这类的称呼,都是皇位继承人的专属名称。纵观中华历史上几百位皇帝,册封皇太孙的也寥寥无几,更何况是在当代太子还在世的时候。今天,我们就试着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李显其人
李显是出了名的窝囊皇帝,一句话概括他的一生:活的窝囊,死的糊涂。
李显,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在此之前,李治曾经册封过两位皇太子:李哲、李贤。
李哲在洛阳合璧宫暴毙,李贤因牵涉谋反被废,李显只当了三年的太子,李治就去世了,李显的的皇位,仿佛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皇位来得太过轻松,也不是一件好事。对于李显来说,他并没有得到皇位继承人相应的教育,因此不管在政治斗争还是治国理政方面都显得非常稚嫩。
在当上皇帝仅55天后,就被武则天找借口废掉,贬为庐陵王。随后,便开始被流放的十四年时光,在被流放的日子里,他和妻子韦氏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凄惨,因此李显曾对韦氏许诺:”如果能重见天日,绝不会辜负了韦氏。“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李显放纵韦氏的原因所在。
好不容易等武则天老了病了,他在张谏之等人的帮助下又再次登上皇位,大权却再次旁落,最终落得个被亲生老婆和女儿毒死的下场。纵观李显的一生我们可以得出他的两个弱点:才能平庸、软弱可欺。
李治选择李显为继承人,很大程度是迫不得已。前两任太子的表现还不错,可惜一位暴毙,一位牵涉谋反案件被废,在李治身体越来越差的情况下,他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培养一位出色的接班人,只能按长幼顺序,选择李显为皇太子,至少不会引起同族相残。弄清了李显这个人,那么李治为什么会立一个一岁的娃娃为皇太孙,也就可以理解了。
防着李氏宗族
在没有外部势力侵入的前提下,对皇位威胁最大的就是自家人。因为按血统来说,他们都具备皇位的继承权,甚至有一些人的宗族身份比当朝天子还要高,而且李唐王朝的传统就是这样,皇位传承,历来是血雨腥风,这都让李治不得不防。
但是在立了皇太孙以后,这个问题就很大程度上被解决了。李显为人性格软弱、能力平庸,但这位皇太孙以后是否是一代英才,还是未知数。对于李治而言,在对现任接班人不满意,但又没有选择的前提下,提前立一位隔代接班人,是保障皇权传承有序的重要保障。
防着武则天
李治离不开武则天的原因有两点:1.多年夫妻,感情深厚。虽说皇家没有真正的感情,但对于陪伴了自己33年的皇后,要说没有半点感情,肯定是不可能的。2.武则天才能卓著,李治在扳倒长孙无忌后,便患了严重的”风疾“,与现在的高血压一类的病有些相似。患者经常会出现头晕目眩、眼斜口歪、麻木,甚至会有昏厥、半身不遂等症状。正好武则天对于政治有难以想象的天赋,正是由于武则天的存在,李治才能在病重的情况下,保持对大唐的统治。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李治的核心利益没有受到侵害的情况下。这里的核心利益,指的就是皇权。曾经有一度武则天做的过分了,差点被废,虽然后来李治被武则天及时劝阻,但这件事无疑在李治和武则天心中都留下了阴影。
至于李治为何没有在临终前废掉武则天或者干脆处死她,我想正是因为武则天是李显母后身份起了作用。首先,李治一辈子都活在长孙无忌的阴影中,他生怕再出现一个权臣,他这一生都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一位大臣。所以,他干不出来像汉武帝一样把幼主托付给辅政大臣,处死幼主母后的事。
其次,武则天之所以备受争议,正是因为她是正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就是说,她以一个女人的身份登基为帝,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当时的李治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武则天居然有一份当皇帝的心。他满心想的是,李显终究是武则天的亲生母亲,就算李显不争气或者意外早逝,自己也早就已经指定了隔代接班人,一方面,李唐宗室闹不出什么乱子,另一方面,武则天只能选择培养这位皇太孙,她只能做大唐王朝幕后的主宰,若干年后,大唐还是姓李。他万万没想到,武则天会自立为帝。
小高说:李治一生是悲情的,李显一生是悲剧的。李治立一个年仅一岁的娃娃为皇太孙,看似非常荒唐,实则非常高明,他站在一个帝王的角度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到了,在有限的资源中,他做出了最佳的安排。他唯一没想到的是,这位陪伴了自己33年的枕边人,居然有一个当女皇帝的梦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