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建立唐朝之后 李广后人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广后人结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结局这种东西,常常是要么悲要么喜,鲜有例外。然而这世间又难有一个"绝对",所以有些结局,即便说不上是"悲喜交加",但从不同群体的角度去看,却还是能够读出不一样的味道。隋朝的结局,便是如此。

  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我们,对什么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可谓是心驰神往,恨不得亲自穿越过去体验一下。所以对很多后人而言,隋朝灭亡了,昏庸的隋炀帝下台了,这个结局自然是来得及时,来得顺心。

  可是,隋炀帝不再为帝,确实也是另一些人噩梦的开端。从杨广失势到天下正式更名姓"李"的两年间,三位隋朝皇族子弟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晚年的隋炀帝,是完完全全配得上自己"昏君"的称号的。而他得到的不仅是民间的怨声载道的,还有群臣的不满,甚至对立。隋大业十二年(616),隋炀帝不管众人愿不愿意,皆一纸令下,让他们跟随自己前往丹阳(今江苏南京),以为正式迁都于此做准备。

  结果连隋炀帝自己都没想到,在局势的推动之下,丹阳竟然成了自己的葬身之所。就在杨广动身从洛阳前往丹阳几个月后,洛阳便被起兵的瓦岗军围了个严实。

  次年年底,"后起之秀"李渊直接杀进了都城大兴城,并拥立了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新帝,是为隋恭帝。而还在南方沉醉于声色犬马的隋炀帝呢,则被大兴城内的众人单方面"尊为"太上皇。

  北方得势的李家有了这么个大不敬的大动作,还围绕在隋炀帝身边的有心人便按捺不住了。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一群武将的策动下绞杀了隋炀帝,拥立隋炀帝的侄子杨浩即位。

  而隋炀帝的另一位孙子杨侗,在隋炀帝遇害之后,在东都洛阳被元文都、皇甫无逸等人推举为帝,即皇泰主(又称"皇泰帝")。所以一时之间,天下没了个隋炀帝,却有了三个隋炀帝的血亲在各地做起了皇帝。

  只是,这三位皇帝远没有隋炀帝当初的威风。他们都是被各地的群雄推上皇位的。于天下而言,他们三人不过是傀儡,只有乖乖听话的份。杨浩本是隋朝秦孝王的嫡子,身份高贵。但在他幼年时,他的母亲崔氏却毒杀了自己的丈夫秦孝王,被隋文帝下诏处死,杨浩也受到牵连。而在隋炀帝当政期间,他又因"以诸侯交通内臣(即宇文家)"被弹劾,以致被罢官。

  大业十四年(618),宇文化及在弑君之初准备扶持隋朝宗室蜀王杨秀为新帝,但没能得到众人的支持,反倒逼得他们将蜀王杨秀、齐王杨暕、燕王杨倓和他们的亲属杀了个干净。而杨浩,因为与宇文家有交情,不但保住了一命,还成了最终的傀儡皇帝人选。只可惜最后宇文化及失势,杨浩这颗棋子还是做了亡隋的陪葬。

  而在洛阳与杨浩"叫板"的杨侗,虽然有不少旧臣的支持,也招降了李密,但还是成了王世充的提线木偶。皇泰二年(619)四月,王世充的朋党开始劝杨侗禅位给王世充,但向来待人宽厚的杨侗却坚决地拒绝了这个提议。可胳膊拧不过大腿,王世充终究还是拿走了皇位。

  而杨侗,从傀儡皇帝彻底成了王世充的囚徒,在两个月后被王世充杀害。

  而剩下的杨侑,在李渊手里也不好过。杨侑自幼便聪慧,气度非凡,所以当李渊将他当做傀儡皇帝之后,他也不愿杨家的天下真的就此名换姓。但李渊还摆出一副尊重他的模样,不是因为李渊真的不想夺得天下,而是他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罢了。所以当时十三岁的杨侑,其实也没有等到多久,在为帝177天之后就被信心满满地李渊拉下了皇位,成了都城之内一个顶着"酅国公"名号的无所事事的"闲人"。

  不过和杨浩和、侗相比,杨侑最后的结局要更体面一些。武德二年(619),也就是杨侑禅让一年后,都城传出杨侑病逝的消息,其族子杨行基继承了爵位。虽然也有传闻说杨侑是被李渊杀害的,但与杨浩和杨侗相比,杨侑这个傀儡皇帝终究还是更像个"末代皇帝"。

  在我们很多人的眼中,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都是隋炀帝,杨侗、杨浩和杨侑的名字鲜少被提及。确实,他们与其他的隋朝宗室一样,被卷入隋末的动荡,作了时代交替的"润滑剂"。"无名",是他们的结局,是他们的悲哀,也是隋朝凋零的一隅。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