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与霍小玉的故事是怎样的?李益是个怎样的人?
唐朝有一位诗人,有人专门将他与一名女子的爱情悲剧编成传奇小说,这位诗人就是李益。,。
寡情薄幸的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他的诗风格豪放,最出名的是边塞诗,最擅长的是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与李益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唐人蒋防写了一篇名为《霍小玉传》的传奇小说,书中讲述了李益负心薄情的故事,批判李益这个负心汉。
大历四年,李益考中进士,最初他担任的是郑县尉一职,但是由于很长时间也得不到升迁,渐渐的,李益的豪情壮志就被消磨光了,最后他直接就放弃了官职,只当一个闲散快活的诗人。
李益闲着无事,就到京城四处溜达,这段时间正好遇上了霍小玉,霍小玉是“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母曰净持。净持即王之宠婢也”。霍王死后,小玉兄弟因小玉出身低贱,就将她母女俩赶出霍王府。在唐代重视门阀制度的情况下,结果沦为歌妓。李益看到她姿质艳美,情趣高雅,神态飘逸,音乐诗书,无不精通。简直是天上的仙女,落入凡尘,所以如痴如醉,爱得非常的投入,面对霍小玉,他指天发誓,白首相爱,决不背弃。
然而好景不长,李益的父亲严命他迅速回去,不得再在外面逗留,李益没有办法,就与霍小玉告别,决心回家后说服父母,迎娶小玉。小玉没有奢望,只希望能够与李益相守一段真情相爱的岁月,只要七八年就足够了。
可是,李益回去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原来,李益回乡后,父母给他定了门与官宦之家的女儿的亲事。李益一盘算,和官宦攀上关系,对以后的仕途可是有帮助的啊,于是欣然同意,什么八年之约,见鬼去!
傻姑娘霍小玉在京城望穿秋水等了一年才知道这个消息,从此悲愤交加,一病不起,最后相思成疾而死。她在临死前,许下毒誓:“我死了以后,一定变成厉鬼,让你妻妾,终日不得安宁!”在当时,李益负心霍小玉的事情已经在社会上传开了。
疑神疑鬼的李益
霍小玉的死,让李益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愧疚。或许是霍小玉的诅咒应验了,自此之后,李益整日疑神疑鬼,对自己的妻子卢氏非常不放心。这也使得他们夫妻感情破裂,最后李益将卢氏一纸休书赶出家门。
后来,李益身边虽然多了不少侍妾,但他心中的猜忌更深。每次出门,他都要用浴盆把侍妾倒扣在床上,周围加以封条,回家后则详细查看,然后才揭开。由于他猜忌心极重,于是得了个“李益疾”的称号。凡是自己身边的女子,他都要猜忌,他曾娶妻三次,结果每一次都以感情破裂而收场。
婚姻不顺,仕途失意,李益最终只好辞官归野,带着对霍小玉的愧疚,活到了八十岁。他虽然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但这长寿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呢?
才华横溢的李益
李益是唐代著名诗人,所作七绝被誉为中唐第一,可与李白、王昌龄等相提并论。李益边塞诗境界开阔,颇带盛唐余绪,与“大历十才子”诗风明显区别。他那首著名的《夜上受降城下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曾被谱入弦管,为天下人所传唱。
元代文人辛文房在其《唐才子传》中称李益:“从军十年,运筹决胜,尤其所长。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厉悲离之作”,确实,他由于经历过较长的军旅生活,熟见熟闻,故能够撷取大量的边塞题材入诗,带有盛唐气象,是大历十才子中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的。
除了边塞诗,李益还擅长及宫怨、闺怨一类题材的诗。细细品味,李益女性为本的情怀非常深切。例如《宫怨》:“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一边是良宵美景、春夜苦短的作乐,一边是碾转翻侧、长夜难熬的哀愁。艺术的对比,形象地写照了一位失宠嫔妃囚徒般的悲惨景况。此诗揭露了帝王生活的荒淫,表达了李益对宫女的无限同情。
再如《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是首抒发闺怨的乐府诗。商人重利轻别离,常常无端归期失约,使得望穿秋水的商妇,不禁愤恨地想:早知这样,还不如嫁给弄潮儿,虽然轻生冒险,但潮涨潮落总是按时守信的。可见怨恨之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