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怎么样的 诸葛亮有什么厉害吗

  对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们印象中的诸葛亮有多厉害?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论个人实力几无敌手的"卧龙",在刘备的再三邀请下出山,在敌军军队压境时临危不乱,在战事吃紧时创造木牛流马,在三国鼎立时稳住蜀汉阵脚……

  我们没办法想象,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人,《三国演义》该失去多少色彩。不过若是抛开这部一千多年后的小说,当初真实的诸葛亮,真的这么"神"?

  要评价历史上的那个诸葛亮,《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框架。首先从诸葛亮最基本的政绩说起。他正式的最高身份是蜀汉的相国。而作为一个新生国家的政府核心,诸葛亮承担了为这个国家制定规章制度,引导社会走向稳定的重任。

  尤其是在安抚民心一事上,蜀汉虽以相对安稳的巴蜀一带为核心根据地,但这反而更要求新政府能够得到百姓们的支持。因而在劝课农桑,发展水利,鼓励百姓恢复社会生产的同时,诸葛亮还在朝中大力推行廉政。明确各级官员的职权,"开诚心,布公道",让蜀汉的官员成为百姓们眼中值得支持的"父母官",是诸葛亮统帅百官的一个重要追求。

  而他能在《出师表》中劝导刘禅"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也是因为他心中本就有着类似的标尺。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为国建了功、尽了忠,无论他和这人私下有多大仇、多大怨,那他都应该放下自己对其的偏见赋予其相衬的奖赏;一个人只要犯了法或者尸位素餐,那无论他和自己的关系多么亲近,那都必须要处罚他;一个人若能真心悔过投降蜀汉,那么无论他先前给蜀汉造成了多大的伤害,都至少能保住性命;一个人若是巧言令色,只会说大话而不会干实事,那即便没做伤天害理的事,也要被判处死刑……

image.png

  在个人行事的细节上,即便诸葛亮每天要处理的事务量多又繁杂,但他还是抓得住问题的根本,及时处理,毫不拖泥带水。尽管也有人希望通过和他拉拢关系而为自己谋私利,但诸葛亮始终都不为所动,坚决不给这些伪君子什么利益,反倒以此为戒敦促其他官员在其位谋其事。

  可以说,诸葛亮做到的是"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所以相比于曹操只看人能力而不管其德行,甚至把自己的私人恩怨扯进朝堂处决孔融等有才干之人,诸葛亮的这个相国就着实要恪尽职守得多。也正是因为诸葛亮能认真、正直到如此地步,蜀汉才能较快稳定。他颁布的刑法虽然苛刻,但人们心中并无怨言,反倒对他本人又敬畏又爱戴。

  然而诸葛亮始终只是一个人,行政能力再强、品行再高洁也不是一个"神"。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大将,但诸葛亮只能以谋臣的身份处在其中。

  在刘备辞世后,他继承君主遗愿数次发动北伐,但不得不说,这些仗都打得挺烂。且为了去完成刘备统一天下的遗愿,诸葛亮可谓是拿蜀汉的前途去做赌注。

  当初他好不容易帮国家积累起的财富,安抚住的民心,在一次次的北伐之后被消耗殆尽。再到了继承他的意志的姜维手里,"北伐"就彻底沦为了蜀汉的自杀之举。

image.png

  客观来讲,诸葛亮作为一位文臣确实已经是一代翘楚,治世良才。所以他完全担得起后人的钦佩。不过《三国演义》作为一本小说,其中塑造的"诸葛亮"这一形象还是和真实的诸葛亮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前者确实是在神化诸葛亮。

  在小说中,以我们熟知的"草船借箭"为例,罗贯中将诸葛亮描写为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几乎能呼风唤雨的一个人物。但据《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发生过的"草船借箭"一事和诸葛亮一点关系都没有。当时对阵双方是曹操和孙权,曹操想通过在船只的一面猛射箭的办法使孙权的船倾覆。但孙权将计就计,让船"腹背受敌",最终成功逃出曹操的包围。

  《三国演义》为了塑造出一个神一般的诸葛亮,将三国时期其他人的事迹安在了诸葛亮身上。所以如果我们拿这个神化后的诸葛亮和真实的诸葛亮去比较,便可以得出诸葛亮并没有那么厉害的结论。

image.png

  但总的而言,真实的诸葛亮,和同样深陷东汉末年乱局的谋士们相比要有才的多,在治国理政上也堪称一代贤相。只不过他这个人和《三国演义》里那个神一般的"诸葛亮"相比,还是逊色很多。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