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怎样的?三国志中是如何记载的?
鲁肃,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们对鲁肃的印象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在里面,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角色。
蜀汉方面,诸葛亮欺他,刘备骗他,连关羽都恐吓他;
在己方阵营也是受气包,周瑜骂他,孙权指责他,就连吕蒙这个后起之秀都看不起他。
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拨开重重迷雾,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到底是什么样子?
从个人形象来看,鲁肃并不是文质彬彬的文弱书生,反而是个身材魁梧的壮汉。
《三国志》有记载,“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
从家世背景来看,鲁肃颇有资产,当时天下渐乱,他闲来无事召聚很多贫困少年,供吃供住,每天还像将军一样操练他们。
从性格方面来看,鲁肃为人慷慨大气,家里有两囷米,各三千斛,就是三万斗,相当于37万斤。
当周瑜跑过来拉赞助时,鲁肃直接就给了“一囷米”,没有犹豫和任何条件。
《三国志》有记载,“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公元197年,鲁肃在周瑜的劝说下带着部曲投靠了东吴,当时还是孙策时代。
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周瑜将鲁肃引荐给孙权,这时,他献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榻上策》。
这道计策成为东吴的《隆中对》,也为孙刘联盟打下了基础,时间上更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前了八年。
两人一见面,孙权就说,如今汉室颓废,乱世将起,我继承父兄遗业,想要建立像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的功业,请帮助我。
显然,两人的开场白和刘备问诸葛亮的一样。
《三国志》有记载,“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
鲁肃认为,当时曹操已经占据先机,东吴不能和他硬碰硬,应该趁着曹操巩固北方的时候,专心在南方发展。
为此,鲁肃提出了“四步走”的攻略,先是鼎足江东,然后据扬取荆,再是兼并益州,最后图霸天下。
从整体上来看,先平定南方,再与曹操划江而治,最后徐徐北伐。
其实,赤壁之战后,周瑜提出的“二分天下”之策,与鲁肃的“榻上策”极为相似。
可惜的是,当孙权同意这个方案后,周瑜却在归途中病逝。
谁是孙刘联盟的缔造者?很多人认为是诸葛亮,因为他亲赴江东劝说孙权。
那么,诸葛亮是怎么来到东吴的?鲁肃亲自到荆州邀请。
当时刘表病逝,鲁肃建议,如果刘备与荆州之主关系很差,东吴就应该出兵攻占荆州;如果刘备与荆州之主关系很好,东吴就应该和他订立盟约。
于是向孙权请求,以吊祭的方式去荆州。当鲁肃一到夏口,就听说曹操对荆州用兵,于是直接去找刘备。
当时刘备初败,听说孙权想要合作一同抵御曹操,非常高兴,于是让诸葛亮跟随鲁肃出使江东。
《三国志》有记载,“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在江东,诸葛亮的理由虽然让孙权大为动心,可是众多的投降派也让孙权犹豫。
这时候,鲁肃说了一番话,让孙权真正下定决心,与刘备结盟抗曹。
是什么话呢?内容很简单,我可以投降曹操,说不定还能有个一官半职,但是您不行,如果您投降曹操,他必然不会容你。
于是,孙刘联盟产生了。
赤壁之战后的第二年,刘备亲自到京口“借荆州”,很多大臣都不同意,周瑜甚至打算摆鸿门宴,只有鲁肃劝谏孙权借荆州给刘备。
曹操当时正写信,听说这件事后,惊得笔都掉在地上。
《三国志》有记载,“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所以说,真正促成孙刘联盟的是鲁肃,而维护联盟关系的有两人,诸葛亮和鲁肃。
如果没有鲁肃,在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孙刘联盟几乎难以达成,赤壁之战又会是另一番场景;
如果没有鲁肃,孙权和刘备各占南郡一半,迟早会打起来,这对防御江北的曹军很不利。
甚至可以说,没有鲁肃,曹操早已攻下南方,统一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