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缇萦救父”是什么?汉文帝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说缇萦之前,我们还要从扁鹊说起。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疑问了,这个扁鹊乃是春秋战国时的医圣,这里提起他为何?因为这里要讲他的一位传人。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姓名:淳于意。

  曾用名:太仓公、仓公(曾任齐太仓令)。

  出生地:西汉临菑人。

  生日:高汉祖二年(公元前205年)。

  祭日:不详。

  职业:医生(与张仲景、华佗并称汉代三大医学家)。

  师从:公孙光、公乘阳庆(扁鹊的嫡系传人)。

  擅长:望诊和切脉。

  人生格言:死人可以医活,活人可以医死。

  最得意的事:第一个创用“病历”的医生。

  最失意的事:生了五个女儿,无一儿子。

  最崇拜的人:扁鹊(师祖)。

  最痛恨的人:达官显贵。

  淳于意从两位恩师公孙光和公乘阳庆出师后开始挂牌行医,三年后,成为著名的医生。淳于意苦读经典医书,可以随意背诵,但诊病时,不盲目地死搬硬套,断章取义,他针对病人的病情,不仅采用药物治疗,还广泛运用各物理疗法及针灸术。关于他的医术,《史记·仓公传》里有三个记载,这里不妨摘录如下:

image.png

  例一,齐王身边一名叫遂的保健医生,得病后服用自炼的五石散,病情加重了,于是请来淳于意。淳于意仔细观察他的脉象,说:“你得的是内热,药石是药中刚猛之品,服后会导致小便不通而加重病情,千万不要再服。”遂不以为然,并举例反驳说:“扁鹊曾言,‘阴石以治阳病,阳石以治阴病’。”淳于意莞尔一笑:“你说的话,不无道理,扁鹊虽这样说过,但治病必须详细诊察病情,医理医法,参考患者的体质、嗜好、病情用药,才能药到病除。”并预言,照此下去,不久就会发痈。果然,百余天后,遂乳上发痈,不治而死。

  例二,齐国的黄长卿大宴宾客,淳于意也在座。他望见王后的弟弟宋健,急忙告诉他说:“你已病了四五天了,腰部疼痛不能俯仰,小便亦难。应趁其未传入五脏,抓紧治疗。这叫做‘肾’。”宋健说:“是这样。”他服用淳于意给他调制的“柔汤”,十八天后病就痊愈了。

  例三,齐王请淳于意为侍女们诊病。轮到一个叫竖的,竖说没有病。淳于意悄悄地告诉队长说:“竖的毛发色泽、脉象都无衰减,但病已伤及脾胃,不要让她过度劳累。到了春天,她会吐血而亡。”及至春天,果真竖摔倒在厕所里,吐血而死。

  淳于意因为医术高明而闻名全国,赵王、吴王、济南王先后召请他为侍医,淳于意都坚决地拒绝了。因为淳于意在行医过程中严格遵守师祖扁鹊当年看病行医的“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

image.png

  他厌恶达官显贵,喜欢游行乡里,访名家,求大医,不辞辛劳地为老百姓解除疾苦,成了一名逍遥自在的“赤脚医生”。然而,他逍遥自在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一张逮捕令给打破了。

  原因是:齐王死了。

  罪名是:草菅人命。

  按理说齐王做他的一方之王,淳于意做他的乡野“赤脚医生”,齐王的死看似跟他八竿子都打不着。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辞”从何来,曰:“齐王病重期间,曾经派人专门去请淳于意来诊治,但淳于意却不肯前往。后来齐王因别的医生误治而死。”

  再加上他行医的“六不治”原则,积下了权贵对他的抱怨。后来,便不断有人上书控告他四处游山玩水不为人看病,视人的生命如草芥。

  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淳于意被定以“刑罪”直接押到长安去受审。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临行前女儿们都去送父亲,个个都“梨花带雨,泪眼婆娑”。淳于意伤感之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是啥世道,都说生儿生女一个样,现在才知道生女终究不如男,关键时刻都没有办法了。”

image.png

  淳于意不会想到,正是他这一句感叹,最终救了他一命。他的小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训话,一边擦干眼角的热泪,一边草草地收拾了行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随父一同上京。

  长安城里,淳于意在牢狱中接受“严刑伺候”,缇萦在未央宫拼死给汉文帝上“告冤书”:“我叫淳于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给国家当差的时候,齐国的人都说他廉洁正直。现在他犯法获罪,按律当处以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没入官府作奴婢,用身体来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听了后,为缇萦一片孝心所感动,于是释放了淳于意。为此还废除了肉刑。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缇萦救父”。

  值得一提的是,淳于意后来把自己的毕生医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临菑宋邑,济北王太医高期、王禹,淄川王太仓马长冯信,以及高水侯家丞权信,临菑召里唐安六人,把自己的医术很好地发扬光大了,善莫大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