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隋两朝有何相似之处?又因何灭亡?
说到秦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秦朝与隋朝,的确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例如均终结乱世重塑一统,又如均传位出错致二世而亡,再如汉承秦制、唐承隋制均成盛世等等。此外,就连两个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同样有诸多的相似之处。
相似之一:虽然均统一天下,但又存在内忧外患
秦朝终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乱世,隋朝则终结了五胡十六国以来的乱世,然而两个王朝虽然均实现了大一统,但其实又都存在极为严重的内忧外患,而这同样是两个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1、上层社会矛盾剧烈。秦朝和隋朝均存在极为严重的上层社会矛盾,其中秦朝主要是山东六国文化与秦文化之间的矛盾,而隋朝则主要是门阀士族之间的矛盾。
秦朝:由于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分裂,各地区早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齐鲁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等等,而这些文化之间又存在极为严重的文化壁垒,这便使得统一天下的秦国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这种剧烈的文化差距也导致了山东六国知识分子对于秦国很难认同。虽然秦始皇曾尝试将秦文化与六国文化融合,但历经数年努力却始终未能成功,例如秦始皇依照齐鲁文化泰山封禅,却遭遇山东儒生耻笑,而这最终酿成了“焚书”事件的爆发、
隋朝:自西晋以来,权力便始终是贵族门阀手中的工具,朝政大多掌握于门阀士族手中。因隋朝继承于北周,因而核心权力基本掌握在关陇集团手中,而被灭掉的北齐权力核心却掌握在山东士族手中,南陈的核心阶层则是南方贵族门阀。隋朝统一天下后,山东士族与关陇士族本就矛盾重重,而南方士族又本就对北方胡人政权极为抵触,这导致隋朝内部门阀士族存在极为严重的矛盾。
2、民间矛盾极为激烈。秦朝和隋朝同样存在极为严重的民间矛盾,其中秦朝主要是百姓对新生秦国的不认同,而隋朝则主要是地位差距所致。
秦朝:由于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天下诸侯虽然表面上仍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各地百姓早已是“只知诸侯而不知天子”,而从各种史料来看,当时的百姓对外均已诸侯国自称,例如魏人张仪、楚人屈原等等。因此,秦国虽然统一天下,但短期内却很难获得天下百姓的认同感。
隋朝:北周灭北齐、隋朝灭南陈之后,北周(隋朝)上下均以征服者的姿态对待北齐和南陈百姓,例如他们称北齐之民为“机巧奸伪,避役游惰”之民,而南陈百姓对于隋朝统治者同样极为不满,例如《北史·苏威传》中就有“于是旧陈率土皆反,执长吏,抽其肠而杀之,曰更使侬诵五教耶”的记载。北齐百姓对于低人一等极为不满,南方汉人又叛乱不断,这使得民间矛盾极为尖锐。
3、统治阶层矛盾突出。其中秦朝主要是山东六国贵族集团的亡国之恨,而隋朝则是皇室和关陇集团的分裂。
秦朝: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虽然将山东六国贵族迁居关中而就近监视,但六国贵族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在各地仍然存在极为庞大的实力。对于山东六国贵族来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损失最为严重的就是他们,因此他们对于秦朝不仅怀有亡国之恨,对于恢复往日辉煌更有极强的愿望。
隋朝:从西魏到北周,其权力核心一直是以“八柱国集团”为主的关陇士族,虽然畏于当时杨氏家族的权势,关陇士族对于杨坚篡位只能承认,但内心的不满却是必然,甚至连杨坚的弟弟杨瓒对此也多有怨言。杨坚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称帝之后便对关陇士族进行持续打压和排挤屠杀,甚至连帮助过自己的刘昉也处死了,这自然激发了皇室和关陇士族的矛盾。
相似之二:改革遭遇极大阻力,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秦朝和隋朝可以说是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两个王朝,也正因如此使得继承他们制度的汉朝和唐朝受益良多,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改革,极大的动摇了两个王朝的统治根基。
1、秦朝。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曾经推行了大量的改革措施,例如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又如废除六国文字、度量衡,再如土地改革等等。虽然事实证明,秦始皇的改革是一项极大的进步,然而想要推翻实行了数百年的制度,又谈何容易,这种激烈且涉及面极广的改革,直接导致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反对,百姓难以接受,而尤山东六国贵族后裔和知识阶层更是抵触严重。也正因如此,秦始皇每推行一项新政,各地便总会爆发叛乱,其中尤以楚地最为严重。
2、隋朝。随着皇室和关陇士族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杨坚和杨广均急于摆脱关陇士族对于皇权的掣肘,隋朝首创科举制度的原因便在于此,目的便是为了从寒门吸收人才,从而打破朝中的权力结构。此外,隋炀帝迁都洛阳的目的同样在于此,目的就是为了将政治中心迁离关陇地区。而隋炀帝父子对关陇士族的持续打压,以及急于摆脱关拢士族的做法,使得关陇士族集团感觉到了危机,并进一步激化了皇权和关拢士族之间的矛盾。
秦朝和隋朝的剧烈改革,毫无疑问极大动摇了统治根基,秦末天下动乱之时,虽然是从陈胜吴广而起,但主力仍然是六国贵族后裔和知识阶层;而隋末天下大乱时,同为关陇士族的李氏家族得以迅速崛起,凭借不多的兵力很快便攻入了长安,并最终夺取了天下。
相似之三:地方势力太过弱小,天下大乱时无力扑灭
地方势力过弱,这是秦朝和隋朝共同存在的严峻问题,不过秦朝是由于官制改革导致的问题,而隋朝则是由于乱世以来遗留的问题。
1、秦朝。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之后,为了实现中央集权统治,因而推行了相应的官制改革,中央朝廷推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的高级官员则全部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命。然而,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官员选拔制度,地方上也仅有郡守、郡尉、县令、县尉等高级官员由朝廷派遣,而再下一级,实际上仍然是从地方上选拔而来。此外,秦国于各地的驻军主要集中于战略要地,地方上的军队要么是新征募的,要么便是原六国投降后的。如此一来,秦末天下大乱时,各地豪强迅速聚集起大量兵卒,杀死各地官员投入叛乱之中,而这也是秦末天下叛乱迅速蔓延全国,而各地军队却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
2、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基本延续了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制,但由于战乱频发职务分配需求扩大,加上为了防止地方威胁中央权力,因而各个政权均对“州”进行了大量拆解,导致南北朝时期天下合计设有220州、999郡,但由于当时国家众多,问题尚不突出。隋朝重新统一天下后,为防止“刺史”权力过大威胁中央,杨坚于是“罢天下诸郡”,重新恢复“州-县”二级制,但由于当时“州”的数量实在太多,使得中央难以管理,因此隋炀帝继位后大量并省州县,并效仿汉制,改州为郡,再次实行“郡-县”二级制。然而即使如此,隋末时期天下仍然设有190郡、1255县。由于一级行政区域设置过多的原因,导致在隋末天下大乱中,各郡力量过小自顾不暇,根本无法凝聚力量勤王救驾,朝廷根本无力扑灭起义的火苗。
如上所述,秦朝和隋朝由于地方势力太过弱小,导致天下大乱时根本无法迅速扑灭叛乱的火苗,反而使得叛乱迅速蔓延,最终毁灭了王朝的统治。
相似之四:皇位传承问题严重,二代帝王耗尽根本
秦朝和隋朝均存在严重的皇位传承问题,不仅二世的继位本就令人生疑,而且两人的所作所为均耗尽了王朝统治根本,最终导致二世而亡。
1、秦朝。虽然最新的研究表明,胡亥极可能是秦始皇钦定的皇位继承人,但从他继位之后对于宗室子弟的大肆屠戮来看,他夺取皇位的手段或许并不见得正大光明,甚至就连秦始皇的突然病故都极为的蹊跷。而秦二世继位之后,更是一味的贪图享乐,反而将朝政全权委托于宦官赵高,结果不仅整的朝廷乌烟瘴气,朝政混乱不堪,就连自己也最终死在了赵高手中。也正是由于秦二世的统治,导致秦国的统治根基《秦法》开始变质,而且毫无顾忌的滥用民力最终激发了民变,进而演变为了推翻秦国统治的天下大乱。
2、隋朝。隋炀帝杨广本就是凭借善于伪装,从太子杨勇手中抢来的太子之位,甚至继位过程中还存在“弑君篡位”的嫌疑。此外,隋炀帝统治期间,不论是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还是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虽然有其政治目的在里面,也体现出了他解决各种矛盾的思路,但由于急功近利的原因,不但没能化解各种矛盾,反而使得矛盾更加激化,造成天下大乱,不但自己在江都被杀,也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可以说,由于以上几点原因的存在,秦朝和隋朝的统治本就不是很稳固,王朝的覆亡有其必然性,但这并非是两位二世帝王甩锅的理由。
以上便是秦朝和隋朝灭亡原因的相似之处,作为历史上极为短暂的两个大一统王朝,这两个王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很多,但对历史的影响力却极大,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个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