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决定西周兴衰樊瑞因素都有什么?
历史上西周的兴衰,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的?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
周懿王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被迫将都城迁犬丘(陕西兴平东南)。周厉王前后, 私有土地日益发展,
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预示着奴隶制危机的到来, 王权从此衰落。周宣王不籍千亩,
标志着井田制在王畿内的崩溃。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历史上把平王东迁之前称之为西周,西周从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 共传12王11代。可以说,西周是因武王而兴,更衰败于“周召共和”。
那么,西周的兴衰,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的?
其实,就是一套资源、战争、人心的链式反应。
西周的历史令后世心驰神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段历史太过扑朔迷离。西周以后的王朝,为后世留下很多文字记录,单就东周两段而言,就至少有《战国策》、《春秋》、《国语》这些史料,再加上诸子百家丰富的论述。先秦之后,就更不用说了。
相比之下,西周的文献就比较贫瘠了。西周史虽有记录,但却不太全面。《尚书》里记叙的西周史,多为西周早期,《逸周书》中的记载也并不全面。《诗经》虽然历史跨度比较广,但毕竟该文献是诗歌集,历史价值有限。司马迁先生结合这些有限的史料,勉勉强强凑出一部《周本纪》。
为什么说是“勉勉强强”呢?
因为这些周代文献参考性很低,虽然主要的事件、人物都有说明,但叙述的脉络并不完整。打个比方来说,“烽火戏诸侯”这一终结了西周的重要历史事件,在陈述上竟出现了因果倒置这一原则性的错误。
虽说,西周的文献贫瘠,但这并不意味着西周历史贫瘠。除了文字之外,那些埋在土壤下的文物同样是重要的史证。
自商朝开始,人们便养成了一个不错的习惯,遇到什么大事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雕刻在泥模上,然后浇筑成青铜器。例如,哪个诸侯帮周天子打了一架,于是乎天子赐下一口大鼎,上面将帮天子王庭打仗的丰功伟绩记录得明明白白,在哪里打的,打败了多少人,缴获了多少战利品,关键信息一应俱全。
之所以我们能比前人更了解西周的历史,就是因为现代科技帮助我们挖掘出相当多的青铜器。将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史料相互对应,于是,便可对并不完善的史料进行解读和补充。不过,若想要凭借这些出土的文物,编撰出一部完善的《西周史》,却难于登天。
倒不是说这项工程有多复杂,主要是因为随着研究者整理史料,考古学家又相继发掘某西周贵族墓地,出土一些有铭文的青铜器。这些铭文,往往会对现有的研究成果造成颠覆性打击,让此前的研究功亏一篑。
归根结底,还是周人开采了太多的铜矿,所以才为我们留下如此之多的青铜器。
那么,西周人从哪采集到这么多青铜,以至于,间接阻碍了现代人对这一神秘王朝的探索进程呢?
学界通常认为,晋南的中条山或为西周铜矿的主要产地。时至今日,该地区仍是我国最大的铜矿石产地之一。之所以周武王将儿子唐叔虞分封在晋南,多半也是考虑到这一因素。不过,凡事都要讲证据,史学家的推断与现阶段的考古发现存在一些出入。
根据考古研究的结果来看,西周铜矿石的主产地并非山陕地区,而是在长江中下游游的鄱阳湖平原。大冶、瑞昌、德兴、铜陵铜矿古而有之,时至今日仍未停止开采,这些铜矿区内经常会发现商周时期的开采遗址。
种种迹象表明,淮夷是周代青铜矿石最主要的产地。不过,淮夷并非周地,周人是如何从该地合法获取青铜的呢?从一些西周铭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淮夷敢伐国内……”的记载。历史,自然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每次与淮夷打仗,西周都能凭借压倒性优势取胜。
因此,战败的淮夷,便只能“大贿南金”,将大量的青铜输送到周地,让胜利者制作歌颂功德的青铜鼎。当时的淮夷,颇有近代满清之风,“列强”缺钱花,便借助船坚炮利将其一通猛揍,勒索无数钱财。只不过,对于淮夷来说,他们的赔款并非现金,而是“南金”。
和淮夷一样,商纣王也曾感受过类似的绝望。不过,商纣王领略到的绝望却比淮夷人更加深刻,因为淮夷人交出来的是青铜,商纣王交出的是商汤国祚。《周本纪》提到,早年周武王与姜太公集结“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另召集了“庸、蜀、羌、髳、微、纑、彭、濮”这些少数民族,对商纣王发动战争。
然后,便是武王伐纣的历史被书写,商纣王黯然离场。
在战略上颇具天赋的商纣王,为什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呢?
虎贲军,商国有;甲士,商国也有。八个少数民族的人力资源更是不在话下,商纣王麾下的奴隶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姬发。商纣王的军队里,唯独缺少了戎车,这便是商朝全线落败的主因。所谓戎车,就是战车,用四匹马驱动的“商周装甲单位”。
或许有人会问,殷墟的遗址里不是有几辆马车吗?
但考古证物摆在那里,这几辆马车只是外部输入的装备,并未普及开来。
殷商的马车是从哪里进口的呢?
周地。
作为一国之君的商纣王,自然驾过马车,但他就像中东的王子一样,买豪车只是为了过把瘾,根本没考虑到将这种玩意普及全民。根据考古界的成果来看,商人根本没有训马的记录。也就是说,殷商的军队以步兵为主,且没有配备战车。
因此,商纣王与淮夷人一样,都吃了没有马车的亏。戎车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战斗力,估计不逊于一战时期的坦克。在步兵看来,这就是实打实的装甲巨兽,无懈可击。
周人掌握了戎车的制造技术,但他们是如何获得战马的呢?
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认为马匹是一种属“火行”的牲畜,喜欢严寒的环境。实际上,这是一种谬误,理论上马的生存环境比较宽泛,在大多数海拔和维度上都能生存下来。
之所以中原地区不适合马匹生存,大抵是因为当时的马倌无法应对“腐足病”这种因阴雨而导致的常见病。相比于其他地区,气候干燥的黄土高坡非常适宜马匹生长。作为马匹的重要产地,周人的战马问题迎刃而解。再不济,也能“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用勒索淮夷的法子,从东夷那里就近获取战马。
由此,我们就能大体梳理出周人常胜不败的关键。
首先,相比于同时期的异族军队,周人组织有序,军容严整,兵员充足。
其次,周人控制着东亚地区最丰富的金属资源,还能从淮夷之地勒索到无数战略物资。周人的青铜储备有多丰富?他们不但能保证青铜武器在军队里普及,还有多余的青铜铸钱铸鼎铸战车零件。
最后,周人又能借地利之便,饲养特产战马,此外还可从东夷地区缴获马匹作为储备。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让周人在对外战争期间所向披靡,屡屡以压倒性优势击败猃狁、犬戎、东夷、淮夷,缴获更多的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南方源源不断的青铜矿石,北方茁壮成长的战马,从理论上来看,周人的王朝霸业似乎像是常青树一样,百利而无一害。这种有机循坏,让周人凌驾于其他部族之上。就像一篇历史文章中提到的那样,周人“以犬戎之良马胜淮夷,以东夷之利兵克犬戎”,充分做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历代周天子的如意算盘打得虽然好,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关键。
因为,这个完美的战略循环,是建立在周王朝能够在对外战争中常胜的基础上的。自古以来,兵家之事变幻莫测,再软弱的敌人也有翻盘的可能,更何况,是始终没有停止进取的淮夷和犬戎呢?
淮夷所处的地区,在东亚中纬度偏南,湖泊河泽较为发达的平原地区。即便大周王朝的战马能够日行千里,但该地区覆盖率极高的溪流和沼泽终究能让战马失蹄、车轮陷落。“丧六师于汉”,历代周天子将欺负淮夷当成了勒索青铜的常态,谁知这种情况却在周昭王这一代戛然而止。兵员和战马的损失,让周人迫切地递补青铜和马匹的需求。
周人的需求,是通过战争来满足的。战争若无法取胜,那么,青铜矿和军马的供给链就会随之断裂。不论何时,一味地穷兵黩武,靠战争发财的王朝都无法长盛不衰。周厉王仰仗所向披靡的戎车,战胜了噩侯驭方。然而,被“国人暴动”推翻的,同样是周厉王。
周武王的崛起,表面看来风光无限,但却为后世的周天子留下了祸端。
以战养战的思路究竟是否可行?黎民苍生的倒悬之急何时结束?又该如何从战争的泥沼中完成转型?
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西周便无法长盛不衰。
随着战争带给老百姓的压力越来越大,愚蠢的厉王选择堵住群众的嘴巴。最终,民愤决堤,在“国人暴动”中西周国祚进入倒计时,随着“周召共和”的开始,中国历史迈向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