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各个朝代都会出现太监干政的局面 为什么清朝没有出现这一现象呢

  清朝为何没有出现太监干政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朝是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王朝。建国后,他们继承了明朝的很多制度,但是有一项制度却坚决防范。这就是“宦官干政”。

  (清朝官员告退)

  清军入关攻打北京城时,很多明廷太监,为了能巴结新主子,等不到他们攻陷,便急不可耐地为清军打开城门。

  明廷太监卖主求荣的表现,让多尔衮对太监的印象非常不好,因此,在迁都北京城后,多尔衮不光让很多太监下了岗,对留下来的太监,也有着严苛的规定:“嗣后太监不许朝参,亦不必排列伺侯。”

  (顺治帝和太监吴良辅)

  顺治亲政后,为了警醒后世,在治理太监问题上,他仿照朱元璋,也钉了个大铁牌,挂在很醒目的宫门上。再次强调,凡是擅权干政、犯法纳贿的太监,都要凌迟处死。俗话说,重要的话说三遍。顺治那时候就打造了三块铁牌,分别挂在宫里不同的地方,这样走哪都能看见。太监能看见,皇帝也能看见。

  到了顺治15年,出现了第一个勾结朝臣纳贿的太监,他叫吴良辅。

  吴良辅是顺治很宠信的太监,案件发生后,顺治并没有按自己所订的禁令对吴良辅进行惩治。不过,开年顺治帝便病逝了,孝庄太后立刻下旨,以“变易祖宗制度”的罪名,处死了吴良辅。

  康熙当皇帝亲政以后,评价太监是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对他们继续实行高压政策。

  乾隆继位后,受上几代皇帝的影响,对太监也没有好脸色,为了提醒自己太监多祸国,凡是入宫的太监,都被改姓为“秦、赵、高”三个姓。他这样做,是提醒自己和后人,如果亲近太监,就会发生秦国赵高乱政亡国那样的祸事。接着,他又颁布诏命,禁止宦官在宫内传言政事,若有违反立刻正法。

  乾隆对太监管理得这么严,乾隆39年,还是发生了一起太监交通外官案。

  这个太监叫高云从,隶属奏事处,负责整理皇帝的朱批等重要文件。高云从与外官私下多有往来,并且还将乾隆对官员任免的奏折内容,泄漏给向他打听的官员。乾隆大怒,高云从被处磔刑,凡是向他打听的官员全部革职。

  (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们)

  到了慈禧掌权的时候,出现了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这样的大太监,他们凭着阿谀奉承得到了慈禧的信任,在宫里混得风生水起。但是慈禧可以纵容他搜刮钱财,却时刻保持警惕,不让他触及朝政这根高压线。

  慈禧临终时立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帝,由于溥仪才3岁,她思来想去不放心,再次下遗诏:“太监不得干政。”

  由此可见,由于清朝统治者时时警醒,对太监实施高压政策。因此整个清朝时期,一点都没出现过宦官干政的现象。

  (参考资料:《清史稿》)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