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樊哙真是一个莽夫吗?从哪两件事情就可看出不是?
樊哙是西汉开国元勋,著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寒微,早年从事屠宰行业。后来跟随刘邦起兵,经历了反秦战争、楚汉争霸,最终协助刘邦定鼎天下。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西汉建立后,刘邦开始逐步铲除各路异姓王,作为刘邦心腹的樊哙再度被赋予重任,担任讨逆主将,并先后参与平定了臧荼、卢绾、韩王信等异姓王。由于功勋卓著,樊哙被册封为舞阳侯。公元前195年,樊哙率军打败叛将陈豨,立下大功,刘邦晋升他为左丞相。自此,樊哙实现了古时候军人生涯的最高目标——出将入相。那么问题来了,樊哙虽说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是把好手,可丞相不仅位高权重,而且主要工作是治国理政,与打仗关系不大。刘邦为什么让樊哙这样的一介武夫去担任如此要职呢?其实大家之所以会有此疑问主要还是都有个通病,那就是有对人往往存在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大家认为樊哙屠户出身,又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所以在潜意识里就默认了这类人应该是有勇无谋,只适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适合当丞相治国理政。可事实上,历史上的樊哙却并非一个莽夫,从两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真实的樊哙其实智勇双全。
樊哙早年随刘邦率先攻入关中,完成了灭秦大业。当时的刘邦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所以他带着手下志得意满地进入秦皇宫。当刘邦看到富丽堂皇的宫室、堆积如山的金银、身姿妙曼的绝色佳丽后,不免心怀荡漾。于是当即表示自己晚上就要睡在宫中。然而樊哙却不合时宜地对刘邦说道:“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沛公(即指刘邦)是想坐拥天下,还是想做个普通的富家翁。这些宫中的奢华物品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您要这些有什么用!还是赶紧将我们的军队带回到霸上,不要在宫中停留了。
从上述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樊哙是个有大局观的人,绝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可刘邦却对樊哙的建议不以为然。看到刘邦是铁了心打算享乐,站一旁的张良也忍不住了,他对刘邦说:“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秦就是因为不行仁义之事,所以沛公今天才能站在这里。如今我们为天下百姓铲除暴秦后,应该以艰苦朴素为本,安抚人心。如果您刚进驻咸阳就贪图享乐,那与助纣为虐有何不同。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请沛公采纳樊哙的建议。)
刘邦不听樊哙的话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刻板印象,认为樊哙一个杀猪屠狗之辈懂什么。可张良是个读书人,同样的一番道理樊哙说出来刘邦觉得可笑,张良说出来刘邦就觉得非常受用。于是他马上下令还军霸上,并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这些举措有效安抚了关中地区的人心,也为后来刘邦重新夺回关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之所以要采纳樊哙、张良等人的建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他还面临着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即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果不其然,在刘邦进驻关中后不久,项羽也带着诸侯联军浩浩荡荡抵达关中。项羽知道刘邦的实力仅次于自己,因此想找借口将其除掉。从而摆下“鸿门宴”请刘邦来喝酒。
“鸿门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项羽想在酒宴上随便找个什么理由除掉刘邦,所以刘邦在席间诚惶诚恐,生怕项羽翻脸。项羽的谋士范增看到项羽举棋不定,从而安排项庄在酒席上舞剑助兴,趁机刺杀掉刘邦。陪同刘邦出席的张良看到形势不对,从而把值守在大帐外的樊哙也叫了进来。
樊哙进账后怒目圆瞪,头发都直立起来,一看就是那种战斗力超强的人,连项羽这种战神级别的人物也暗自感到些许紧张。在听说了樊哙是刘邦的侍卫后,项羽命人给他送来一大碗酒和一只生猪肩,樊哙当众就将酒肉下肚。项羽问道:“壮士能复饮乎?”樊哙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还军霸上以待将军。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赏,而听细人之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将军不取也!”(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会怕喝酒吗?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麻,刑罚严苛,所以导致天下百姓反叛。楚怀王与大家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为王’今沛公先入咸阳,秋毫无犯,还军霸上等待将军。如此劳苦功高却不但不受封爵赏赐,反而听说将军还打算诛杀有功之人,这是走亡秦的老路,我窃以为这种做法不可取。)
听了樊哙的这番话,项羽感到非常尴尬,只好命人给他安排了座位。樊哙的言论让项羽更加犹豫杀还是不杀刘邦,就在他左思右想之际,刘邦借口说自己酒喝多了要上厕所,结果一出中军大帐就脚底抹油开溜了。
“鸿门宴”上樊哙的表现不仅证明了他有勇有谋,而且颇具雄辩之才。此后几年时间里,樊哙率军南征北战,无论在军事战术方面,还是内部管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说他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并不为过,所以刘邦让他担任左丞相也算是量才适用,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