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清河崔氏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到底是“何方神圣”?

  清河崔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清河郡为郡望的崔姓士族,,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作为堂堂“天可汗”,李世民对李唐的实际控制力在一众李家帝王里也算是难逢敌手。可即便是强大如斯,李唐仍旧存在难缠的“刺头”。于李世民而言,清河崔氏更是“刺头”里的“刺头”,是极难控制的一大豪门。可这清河崔氏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人尽皆知的李唐豪门

  清河崔氏,从字面上我们就可知它是崔氏的一支。而崔这个姓氏,可一路追溯到鼎鼎有名的姜太公一家。且《新表》有载,崔氏的第十五世孙崔意如,在秦国时还是大夫,获封东莱侯。因而可知,崔氏在分出清河崔氏这一支之前,于社会上就已享有不低的声誉。

  而在崔意如之后,其子崔业定居清河东武城,成为清河崔氏的始祖,另一子崔仲牟定居博陵安平,成为博陵崔氏的始祖。此后,在东汉至魏晋这一士族门阀大发展时期,清河崔氏通过崔林、崔琰等人的努力,一跃成为西晋时北方士族门阀之首,为清河崔氏在李唐的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唐初,士族门阀按实力排列,崔氏即与卢、李、郑、王共列一等大姓。据《新唐书》记载,崔氏本身至少还发展出了郑州房、鄢陵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和清河青州房这六房,可谓是规模庞大,盘根错节。

  像清河崔氏这样积累了数百年的豪门大族,政治地位和经济积累自不用多说。而清河崔氏之所以能屹立百年而不倒,与其已成体系的深厚家族文化也密不可分。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不仅直接拉开了一般权贵与他们的距离,更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让清河崔氏稳坐北方豪族前列,直至成为让李世民都心惊胆颤的顶尖豪族。

image.png

  二、李世民的不满与压制

  毫无疑问,直至唐初,清河崔氏都是士族门阀里的佼佼者。可对于依赖关陇集团夺天下的李唐而言,关陇豪族无疑才是唐初政权的主要瓜分者。清河崔氏并非出自这一集团,于是二者间几乎可以说是存在着“天然”的政治矛盾。

  面对这样的政治危机,清河崔氏自然是要努力挤进权力中央,去主动寻求解决之道。武德二年(619),年仅十六岁的郑州房崔善福便进入李世民的秦王府为官,“数从征伐,妙通权变,每有计议,常蒙褒採”。在崔善福英年早逝后,其子崔玄籍也历任多地长史、刺史,最终名列上柱国,封清河县开国公。

  然而李世民对清河崔氏这些老牌氏族的态度也非常明确:“可以吸收世家大族成员入仕,但对其社会门望和士族特权坚决削弱”。清河崔氏还好过些,子弟入仕率稍升而高官比例稍降。可与之同出一脉的博陵崔氏则被打压得非常明显:李世民要求刊正姓氏“不须论数世以前,只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博陵郡公崔民干被李世民降为第三等,博陵崔氏直接被压在了皇族和外戚之后。

  三、清河崔氏的盛衰兴亡

  不过李世民虽对崔、卢、李、郑等中原老牌氏族出手打压,但他毕竟也是依赖氏族集团才坐稳帝王之位的。李唐皇室虽贵为皇室,但在面对这些动辄就有七八百年积累的世家大族还是心存敬畏。因而事实上,在李世民之后,清河崔氏反倒在各大氏族总体式微的情况下迎来兴盛。

image.png

  在唐高宗及以后,清河崔氏六房共出了十二位宰相:郑州房崔元综、鄢陵房崔知温、青州房崔圆、清河大房崔龟从、南祖房崔昭纬、崔慎由、崔胤、崔詧、崔神基和清河小房崔彦昭、崔群、崔郸。且这其中的崔圆、崔群、崔郸、崔龟从、崔慎由、崔彦昭、崔胤和崔昭纬八人,还是正儿八经通过科举入仕,最终凭借过硬的实力成为一朝宰相的。

  且值得一提的是,清河崔氏规模不大的一支偏房乌水房,还曾出了崔融这位文才与政绩兼备的贤相。作为初唐“文章四友”的一员,崔融文章典丽,当时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就连女帝武则天的哀册文,都出自崔融之手。而作为一名政治家,崔融曾力保安西四镇,为李唐的外贸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深谋远虑的重要意见。他亦曾建议调整工商业税款,为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出了重要建议。

  此外,因为李唐在前中期对老牌世家大族还持相对提防的状态,所以清河崔氏的子弟们反倒弘扬起了家族的好学之风,更加注重家族文化的建设和传承。多位子弟科举入仕并终成宰相是例证,清河崔氏的女子在出嫁后于夫家多有勤俭持家、友爱妯娌的美名也是例证。

  “欲摧折之而适以扶持之”,李世民曾打着削弱老牌氏族的念头,却反倒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李唐皇室最终也不得不向这些氏族妥协。天祐四年(907年)李唐灭亡,而清河小房的崔协在后唐为相,这或许也说明了两百多年帝王家和近千年的氏族豪门的差别。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