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作为明朝第一开国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
朱元璋为何杀第一功臣李善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李善长,虽然不是武将,在攻城略地上没有什么功绩,但后勤保障上,让朱元璋非常满意。朱元璋称帝后,提拔其为左丞相,封韩国公,位列百官之首,成为大明第一开国功臣。
然后,公元1390年,已经告老还乡77岁的李善长却被朱元璋处死,而且其家族70多口人,一起被斩首,朱元璋为什么杀已无官职的李善长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第一,胡惟庸给李善长留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学生,此人野心极大,能言善辩,在李善长的提拔下很快成为了权臣。
他与李善长都是淮西人。朱元璋也是淮西人,早年打天下,他重用了大批自己的老乡,后来建立大明后,这帮淮西人自然也受到了重用,也因此在朝廷渐渐形成了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势力。
大明建国初期,皇权与相权争斗非常激烈,胡惟庸并非是傻子,他知道朱元璋是个杀伐很重之人,出于被清算的恐惧。
他开始大量拉拢大批淮西官员,壮大自己的势力。
在古代,对于统治者而已,最头疼的就是百姓和大臣们“法不责众”的心态,一人犯法尚且可以处理,一帮人犯法,你老朱总不能一起处理了吧。
对此,统治者不处理,严重威胁自己的权威,处理的话,成本太高了,一大片人要被清洗。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往往会退而求其次,处罚带头之人,以儆效尤。
随着胡惟庸官职越来越大,他拉下水的重臣权臣也越来越多。
最重要的是胡惟庸还看上了百官之首的李善长,因为李善长有一个神器——免死铁券,而且他还是开国第一功臣,真要有一天朱元璋要动他,自己跟李善长等人捆绑着,要处理也是从李善长开始,但李善长可是有免死铁券,李善长不死,他就安全。
抱着这种心理,胡惟庸开始无所顾忌,甚至最后想要谋反,还给李善长按了一颗定时炸弹,胡惟庸派他的弟弟李存义,暗地里劝说李善长一起谋反,李善长听后大惊,说你们这是为什么,这种事情要慎重,否则要诛九族。
李善长当时也很郁闷啊,要是自己去告发了,弟弟一家要倒霉,淮西官场必定要倒下一片,可见胡惟庸算计之深。
随后,胡惟庸又派来李善长的好友杨文裕去劝说,答应他事成之后,给他淮西之地封他为王,李善长不答应,最后胡惟庸亲自出马劝说。
此时,李善长应该有所动心,因为他对胡惟庸说:“我已经老了,我死后,你们好自为之!”可见李善长已经默许了他们的行为,表示自己已经老了,就不参与了,但我也不告发你们。以后,你们失败了跟我没关系,要是成功了别忘了我的后人。
但,胡惟庸没想到朱元璋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拿他开刀,没清算李善长,不过这件事情,也为后来李善长被灭族留下了祸根。
后来,李存义被人曝出与胡惟庸交过慎密,被朱元璋逮捕审讯,最后供出李善长与胡惟庸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胡惟庸造反,李善长知情不报,触动了朱元璋最后一根神经,最终被灭族。
第二,李善长退休后,对权力依旧迷恋,在作死路上狂奔。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对李善长是非常重视,还留下过这样的评价:
“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
朱元璋拿萧何与之比较,这个评价不可不高啊,但萧何对刘邦是忠心无二,刘邦起家的时候,萧何的官职都比刘邦大,但他一旦认定了刘邦,就以刘邦为主。
哪怕后来他推荐的韩信,最后在刘邦授意下杀了,他也当了一把帮凶,还是站在刘邦这边。后来为了善终,他还自毁形象,故意贪污,留下把柄,让刘邦放下戒心。
再看看李善长,成为左丞相后,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朱元璋很多事情交于他处理,他却不低调行事,在大臣面前极力树立自己权威,屡屡挑战朱元璋的神经。
后来朱元璋一次生病,让他代理朝政,他很多事情自作主张,根本不跟朱元璋商量,不商量也就算了,他也不去看望朱元璋,这让朱元璋相当寒心。
所以,李善长为相期间,强大的权力让他迷失了方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让他飘了,哪怕后来他退休,也是提拔了自己的学生胡惟庸,继承他的权力。
退休后,都告老还乡了,他还不老实,建个私宅院还去问汤和借兵修建,可见李善长退休后,还没认清自己的位置,还想考验一下自己此时的影响力。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借机,撤销了丞相之位,将皇帝权力集于一身,正在大型改革之时,李善长搞这一出,无疑又触动了朱元璋的神经,虽然看在他的功劳上,没发作,但却被朱元璋记下了。
后来,一批罪犯要被流放戍边,李善长却请求朱元璋赦免他的亲戚丁斌。朱元璋一向疑心很重,审问了丁斌,丁斌之前在胡惟庸府上干过事情,这一审又供出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与胡惟庸有交往的事情,李存义被抓后,又供出来李善长与胡惟庸密谋造反的桥段。
这下朱元璋忍不了了,最后一根神经崩断,直接拿李善长开刀。
第三,朱元璋为了朱家江山铺路,杀红了眼。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朱元璋从乞丐起家,后来称帝,权力一下来了一个360度大转弯,再加上他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称帝后,一直处于如何保护既得权势的焦虑中。
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需要有能力的大臣稳定江山,李善长有能力,又是开国元老,朱元璋对其非常感激,自然也被重用,最初给李善长“免死铁券”可能也是一时动了真感情。
但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权力欲望膨胀,李善长等开国功臣也是如此,以前打仗他一个人掌握生杀大权,现在当了皇帝反而要受到李善长等大臣的掣肘。
这让朱元璋很不爽,但没办法,也不能无缘无故杀了他们啊,只能靠权术来平衡朝廷势力。但胡惟庸案爆发后,朱元璋找到了机会,开始对朝中势力清洗,也借机撤销了丞相这个掣肘。
即便如此,李善长等人的影响力,还扎根在朝廷之中,哪怕他退休了。
所以,朱元璋为了彻底清除,借翻胡惟庸案,除掉了李善长等人。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朱元璋当时的心态。
由于朱元璋杀人如麻,震动朝野人人自危,一天太子朱标求见朱元璋,说朱元璋杀人太多,伤了朝廷和气。但第二天,朱元璋拿了一根长满刺的树枝,让朱标捡起来。朱标有些难色,于是朱元璋说,只要将上面的刺除掉,你就可以捡起来了,我现在杀大臣,就是为你消除隐患。
可见,朱元璋为了朱家江山已经杀红眼了,但凡跟胡惟庸案有点牵连的人,都被他尽数诛杀,这一场杀戮持续了十多年,3万多人被杀。
总而言之,李善长的死,都是他咎由自取,如果没有把柄在朱元璋手里,凭借他开国第一功臣,加上免死铁卷在手,朱元璋哪怕想要清除势力为朱家铺路,李善长只要不犯了大罪,还是可以善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