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曾被过继给李弘,他继承的到底是谁的皇位?
李隆基在李旦第二次当皇帝之后,因功被李旦立为太子,并且最终在李旦的禅位下,登基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帝,很多人都知道这段历史,也知道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在李隆基成为太子之前,他的身份是大伯李弘的儿子。
从宗法上而言,李隆基在成为太子之前,早已经不再是李旦的儿子,为何他还能够被李旦立为太子,他继承的皇位,从宗法上而言,到底是继承得谁的皇位?
李隆基被过继给大伯李弘
唐朝立太子,一般都还是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来立的,比如李治当年立的第一个太子就是自己的嫡长子李弘(死后追封孝敬皇帝),李弘是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长子,除了李弘之外,两人还育有李贤、李显、李旦三个儿子。
李弘因为是嫡长子,早早就成为太子,李治对其更是寄予厚望,专门找大师教育培养李弘,李弘自己也很争气,文韬武略样样超群,还非常仁义聪明,在看到武则天囚禁多年的萧淑妃之女后,李弘坚持要求武则天把两人放出来成婚,武则天在李弘的坚持下,将两人许配给两个翊卫,圆了李弘的心愿。
可以说李弘在各方面的素质,都完全符合接班人的标准,李治在自己身体有些不适后,就打算早早地将皇位传给李弘,于是亲自开始训练培养李弘,让他适应一下当皇帝的感觉,李治带着李弘去洛阳,可惜李弘却突然生病去世,留给后人一个未解之谜。
关于李弘去世的原因,要是单纯从一件事情而言,我们还是很难推断出任何有效结论的,但是结合后来李贤被武则天叫人陷害,先被贬为庶人,后被逼迫而死的情况来看,很多人认为李弘当年的死因和武则天脱不了干系。
毕竟当时武则天正在夺权,和后来诬陷李贤并且逼死李贤时的政局来看,在李弘去世的时候,武则天还没有完全掌握实权,所以她只能神不知鬼不觉将其铲除,等到李治立李贤为太子后,武则天就又有时间为夺权之事密谋了。
李贤被废为庶人之后,李治就立了李显为太子,后来李治去世,李显顺利登基成为皇帝,可惜此时的实权,已经完全掌握在武则天手中,李显稍微挣扎一下,就被武则天废掉皇位,让弟弟李旦取而代之。
李旦是武则天和李治最小的儿子,从小就亲眼目睹了三个哥哥的悲剧,他深知自己不是武则天的对手,只能乖乖当一个傀儡皇帝,就在李旦当皇帝的第二年,老三李隆基出生了,因为此时李旦还是皇帝,所以李隆基一出生就被封为楚王。
前边说了,李旦虽然贵为皇帝,可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实权,当时的实权全部掌握在武则天手中,也许是武则天为了掩人耳目或者做一场秀拉拢人心,所以在李隆基年仅4岁之际,就被武则天强制过继给去世的李弘。
李弘去世时年仅23岁,没有子嗣,武则天将李显的三儿子过继给李弘,也就是给李弘延续香火的意思,此举大有彰显武则天仁义的意思,就算李旦心里不愿意,也只能乖乖听话,把自己儿子李隆基,从宗法上变成自己的侄子李隆基。
在唐朝时期,本身就存在很多皇帝将儿子过继给没有子嗣的兄弟之举,再加上李旦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一切只能听从武则天的安排,也许就是因为这些事情的影响,李旦彻底明白自己这个傀儡皇帝当得没有意义,就在李隆基被过继给李弘的第二年禅位给武则天,让武则天光明正大成为女皇帝。
李隆基不断接近皇位
从李隆基被过继给李弘的那一刻起,就决定李隆基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希望当皇帝的了,因为不管未来武则天是传位给李显还是李旦,都和李隆基没有关系,按照继承制度而言,他们只能传位给宗法上的儿子,而不能传位给侄子。
年少时的李隆基,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他明白自己没有机会继承皇位,所以就在私下偷偷经营属于自己的势力,就算未来自己不能成为皇帝,至少当一个有权有势的皇亲国戚也是不错的。
李隆基靠着自己的经营,和皇宫中的禁军关系相当好,大家对李隆基非常支持,这为后来发生的唐隆政变等夺权大事件埋下伏笔,要是李隆基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皇亲国戚,肯定就没有后文了。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联合李显、太平公主、上官婉儿里应外合发动神龙政变,将已经八十多岁的武则天赶下台,皇位传到李显手中,李显登基后,因为一直对当年陪伴自己在他乡受苦的老婆韦皇后以及女儿安乐公主有些愧疚,就把很多大权都交给她们,以至于受到过分宠爱的老婆及女儿变得逐渐失去控制。
两人扰乱宫廷秩序,私自买卖官爵,搞得朝政一片混乱,更加糟糕的是,两人以武则天为偶像,想要当女皇帝以及皇太女,为了达成目的,她们不惜害死李显,矫诏立李显幼子李重茂为太子,此举引起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等人的严重不满。
曾经在李显当皇帝期间,李隆基就受到韦皇后以及安乐公主的诬陷,差点命丧黄泉,现在新仇旧恨一起算,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一个控制禁军兵权,一个控制朝中大臣,发动了唐隆政变,一举将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拿下。
唐隆政变之后,李隆基以及太平公主等人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拥立李旦为皇帝,李旦在不知不觉中第二次被推上皇位,这个一直都不大想当皇帝的人,第二次成为皇帝后,很快就面临了一个艰难抉择,那就是立太子的问题。
李隆基继承谁的皇位
李旦当时面临的艰难抉择就是,按照宗法而言,李隆基已经被过继给李弘,不再是自己的儿子,所以自己不能传位给他,而应该传位给嫡长子李成器,可是李隆基在唐隆政变中功劳巨大,他的实力李旦也很清楚,要是传位给李成器,万一将来李隆基发动个类似于玄武门之变一样的政变,杀掉哥哥李成器,逼迫自己退位,那就实在尴尬了。
与其冒着未来被赶下皇位的危险立李成器为太子,不如现在就立李隆基为太子,正在李旦犹豫不决之际,李成器感觉到了危险,主动找到李旦,请求李旦立功劳巨大的李隆基为太子,面对李成器的辞让,李旦最终下定决心立李隆基为太子。
按照当时的宗法来看,李旦不能直接立李隆基为太子,因为李隆基属于李弘的儿子,想要立李隆基为太子,必须先废除之前的过继,让他回到李旦儿子的身份,再传位给他才合适。
李旦果然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先恢复了李隆基是自己儿子的身份,再立他为太子,事实上按照古时候的宗法制度来看,就算李隆基不是李旦的儿子,想要继承皇位,都要先认李旦为父亲,才能接受传位,就像明朝时期的嘉靖皇帝,因为自己是小宗入承大统,为了把自己的小宗变成大宗,也就是让自己的继承更加合法,他直接用几十年时间搞了个大礼议之争,才完成此事。
了解了李旦立李隆基为太子的过程之后,实际上我们就不难明白一个问题了,在李隆基接受传位之前,他在宗法上的身份是李弘之子,可是在李旦传位给他之后,李隆基的身份又恢复成了李旦之子,换言之他继承的皇位只能也必须是李旦传给他的,要不然就不符合宗法制度。
也正是因为李隆基当时的身份比较尴尬,所以后来太平公主多次以李隆基身份不符合继承制度为理由大做文章,希望李旦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好在李旦看懂了太平公主的意思,也厌倦了当皇帝的生活,索性提前禅位给李隆基,让李隆基顺利成为皇帝,后来更是直接将太平公主铲除。
结语
李隆基虽然曾经因为武则天的原因,被过继给了英年早逝的“孝敬皇帝”李弘,但是后来他靠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实力,成功帮助李旦重登皇位,成为皇帝之后的李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又让李隆基恢复自己儿子的身份,并且将皇位传给他,不管是从血缘关系还是宗法而言,李隆基继承的皇位其实都是李旦的皇位,而非“孝敬皇帝”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