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兰的才学如何?他为什么能成为“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
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年幼便出狂妄之言父亲恐她成“失足妇女”,将她早早送入道观。哪知处处留情,一生情史无数。喜与风流才子嬉笑怒骂,被称为最豪放的女诗人。才华横溢,最终因为一首诗死于非命。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女诗人——李季兰的传奇人生。
幼年口出妄言 送入道观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 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
据《唐才子传》:“季兰,名冶,以字行,峡中人,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李季兰虽然历史上对她记载不多,但是有名有字,自然出生不会差。那为何年幼就被送入道观?
据记载。李季兰从小就以有才为名。在她五六岁的时候,他得父亲发现庭院的蔷薇花开得是尽态极妍就让她以面前的蔷薇架作诗,她很快有了作答。她的父亲一听就怔住了,诗句中“架却”与“嫁却”谐音,而女儿小小年纪就将茂盛生长的蔷薇比喻为萌动乱飞的心绪,他的父亲害怕她将来会成为“失行妇人”。便还将是幼童的她送入了道观。
艳名风流 一生追求爱一生未得爱
当时在唐朝道教被当作国教备受推崇,不少女子以入道观为潮流,女道士被称为女冠。而女冠被允许可以和男子自由往来。
李季兰情窦初开的时候大概是二十岁,她遇到了一个和尚--皎然。李季兰爱得热烈,当她确认她爱上了这个和尚之后,她就大胆示爱,不顾礼法不顾世俗眼光。“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信纸就像白雪一样我把它折成双鲤鱼。我爱的人儿啊,如果你想知道我在想什么就打开它吧。信中写了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只知道皎然拒绝了她“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她失恋了,爱得热烈也爱得潇洒。她又继续追求意中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很多文人开始南下,因此她又认识了阎伯均。
据说阎伯均是一个外放的官员,后来因为升迁不得已要离开李若兰。二人难舍难分,李若兰说:“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
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她相信她的阎郎会归来,她像个妻子一样嘱咐他不要被外面的野花所迷住。阎郎最终没有回来,他娶了一位高门女子。
而后,李季兰又与朱放相恋了。朱放说:”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季兰亦答:”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季兰依旧相信朱郎会回来的,人生又是何曾的相似,朱放最终也另娶高门女子。山高水远,从此不见。
几次感情经历让李季兰身心俱疲,她说:”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八至针砭世,情她笑世间夫妻,亦笑自己痴情。最终她成了流连于风流才子的艳情女诗人。
建中四年泾原兵变,唐德宗匆忙出逃。李季兰被捕,因其才名朱泚命她作诗,言多悖逆。后来唐德宗平定兵乱回到长安的时候,便因此事问罪李季兰。最终她被乱棒打死。
她被称为最豪放的女诗人,世人皆道她放荡。笔者却认为她真情真意,敢爱洒脱,不惧人言。虽出生尊贵的家庭但是父亲畏惧人言早早就放弃了她将她早早送入道观。他父亲是懦弱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她是勇敢的。
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下,她敢于追求自己的感情。感情遭遇打击后,潇洒放手,等待下一位。每一位都是真心真意爱得炽烈。敢问就算是今人又有几人能做到这样呢?笔者看到很多朋友都为情所困,犹犹豫豫不敢面对。放弃掉错的才会遇见对的。希望你们也能洒脱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