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替都会出现“怪相”?是怎么样的“怪相”?
历代王朝更替都会出现“怪相”?是什么样的“怪相”?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古人常说,君王受命于天,是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为什么这么说?
夏朝夏后启破坏禅让制传统,继承大禹的帝位之后,有扈氏不服,夏后启就在《甘誓》当中说:“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上天要让有扈氏衰败,所以,我只能奉行上天对他的惩罚。
夏朝夏后桀暴虐无道,商汤起兵反叛,在《汤誓》当中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夏后桀犯下很多罪行,所以,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
商朝商纣王倒行逆施,周武王会诸侯于孟津,在《泰誓》当中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商纣王恶贯满盈,所以,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
三代皆是如此,也从中可以看出,“君权天授”说由来已久,这种说法当然是一种迷信,然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历代王朝兴衰,也就是历代王朝兴盛或者衰败之时,都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简称怪相,究竟是什么怪相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秦国和东汉讲起,一则这两个朝代,这种怪相最为集中;二来呢,也是因为之后历代王朝的兴衰,几乎都是他们的翻版。
秦文公(?―公元前716年)
一.秦国:走向兴盛时期出现的怪相
秦国,嬴非子因善于养马而得国,自前898年到前221年,近七百年的时间,从周室的一个附庸,逐步发展壮大,并最终统一天下,在走向兴盛的过程之中,出现的怪相具体表现为:王秦国居然诞生了好几个能干而又长寿的。
比较有名的有:
春秋时期,将秦国势力发展到岐山,为秦国开创了一片新天地的秦文公,在位50年;被周襄王加封为西方诸侯之伯,即西方诸侯霸主的秦穆公嬴任好,在位39年;将势力推向中原的秦景公嬴石,在位40年;帮助楚国复国的秦哀公,在位36年。
当然,春秋时期这种怪相还不明显,但到了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后期,在长达150年的时间里,这种怪相就非常集中了,秦居然几乎连续被几个能干而且长寿的君王统治。
他们分别是: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嬴渠梁,在位24年;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的秦惠文王嬴驷,在位27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秦昭襄王嬴谡,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6年;到了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嬴政,在位时间虽然比秦昭襄王嬴谡短,但也达到了其他君王望尘莫及的37年。
秦国君王生辰八字不祥,但统治时间长,不就意味着他们的寿命也长吗!能干而且长寿,秦国也是在他们的带领下走向强盛,这仅仅是巧合吗?
东汉光武帝刘秀
二.东汉:走向衰败时期出现的怪相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从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共存在195年,这195年当中,只发展了四朝,即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念“达”),到汉和帝刘肇时期,国力达到巅峰,随后,便走向衰败。为什么?怪相的具体表现是:
清朝学者赵翼曾感慨的说:“东汉诸帝多不永年”,什么意思?东汉的皇帝大多都是短命鬼,大多到什么程度?
东汉有十二个皇帝,有九个是短命鬼,分别是:汉章帝刘炟(念“达”),31岁;汉和帝刘肇,26岁;汉殇帝刘隆,1岁;汉安帝刘祜,31岁;汉顺帝刘保,31岁;汉冲帝刘炳,2岁;汉质帝刘缵,8岁;汉桓帝刘志,35岁;汉灵帝刘宏,32岁。
十二个皇帝,有九个短命,占到东汉皇帝的一多半,君王大多短命,这就是东汉衰败出现怪相的具体表现。
那么,君王的寿命,又跟一个王朝的兴衰有什么关系呢?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三:君王寿命对一个王朝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皇帝几乎是终身制职业的古时候,君王长寿与否,几乎能跟他们在位时间的长短划等号。
从这个层面上讲,讨论君王寿命的长短,对一个王朝的影响,也可以理解成君王在位时间的长短,对一个王朝的影响,这两个问题是等同的。
当然,一两个或者影响不大,但大多都是如此,结果会怎么样呢?
对这个问题,《尚书正义》有一个最好的回答,曰:“政贵有恒,不求多易。”
什么意思?
为政之道,向来喜欢持续而稳定,不喜欢经常性的摇摆变化,怎么做到持续而稳定,现代当然以法为依托,但在古时候,在君王集权,可以一言以兴邦,一言以偾事的古时候。
就只能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君王的长寿上,秦国君王大多长寿,意味着秦文公向东发展,经略岐山的战略至少能持续50年;意味着秦穆公经营西方,解决秦国侧后部威胁的战略至少能持续39年。
同时也意味着,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至少能支持24年;也意味着,秦昭襄王远交近攻,蚕食天下的战略至少能贯彻56年;也意味着,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并巩固天下的策略,至少能坚持37年,如此漫长的时间,足以证明,他们的战略能有多么正确,也有足够的时间给后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和帝刘肇和窦太后
而东汉呢,君王大多短命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些大政方针无法持续贯彻下去,使政局动荡不堪,以至于让别有用心者乘隙而入。
汉章帝刘炟短命,年仅十岁的汉和帝刘肇过早地登基,刘肇什么都不懂,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专权由此开始;汉质帝刘缵短命,帝位空虚无人,导致汉恒帝刘志依靠宦官诛杀外戚上位,宦官专权于此开始。
当外戚与宦官出现篡夺朝廷大权苗头的时候,又因为君王短命,使之无人收拾,致使两种苗头越扩越大,最终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君王寿命的长短,对王朝命运的影响就能有这么大,那么。后世是否也是如此呢?
唐玄宗李隆基
四:唐朝和南宋
唐朝,以唐玄宗李隆基为分界线,之前走向兴盛,走向兴盛时,约117年,包括武则天在内,共10位皇帝,在位时间20年以上的就有3位,如果把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间也算在内,那么,执政20年以上的,有4位,李隆基本人,更是达到惊人的44年。
唐玄宗之后呢。唐朝逐步走向衰败,约175年,大大小小14位皇帝,在位时间20年以上的只有1位,10年以下的,则有6位,其余大部在10年至20年之间。
中国历史上,最为虚弱的南宋呢,共152年时间,大大小小9个皇帝,在位时间10年以下的就有5位。好容易出了一位在位时间超长,几乎可以跟唐玄宗李隆基媲美,只比他少了4年的宋理宗赵昀,遗憾的是,宋理宗赵昀时期,江山先后掌握在大奸臣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手中,宋理宗不过垂拱而治,当了40年顽童而已。
君权天授
唐朝以及南宋的情况,与秦朝与东汉出现的怪相比,是多么的相像啊。
总结下来,走向兴盛时期,君王大多长寿;走向衰败时期,君王大多短命。君王寿命的长短,就是历代王朝兴衰之时出现的怪相,
而且还概莫能外,事情就能有这么尴尬。
这里的问题是,为政好坏,可以由人来控制,但寿命长短,人能控制的了吗?
一个王朝走向兴盛,就让君王大多长寿,一个王朝走向衰败,就让君王大多短命。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重回到古人所说的“君权天授”,就越来越觉得百思不得其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