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不参与科考,一生都在“干谒”?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在诗歌作品中常常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综合手段,给人造成一种豪迈奔放、神奇异彩、飘逸若仙的意境。作为唐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李白不仅有大量诗歌传世,还创作了很多高质量的文章。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长得丰姿俊伟,风流倜傥。但身世迷离,制约了他的仕途。

  李白自述“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与韩荆州书》),又说“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上安州裴长史书》),所述身世并不一致。

  李白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这样写道“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其父)神龙之始,逃归于蜀。”

image.png

  李白的好友范伦的儿子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中说“公,名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子孙女收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书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记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易姓与名,顾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辅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从以上资料推测可初步得出两个结论:

  1.李白先祖可能是朝廷重犯;

  2.李白之父可能是商人。

  唐朝明确规定,这两类人及其后人不准科考,不准做官。

  就因为这两点,李白自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当时25岁),再没回去过。他为别人写的诗有六七百首,有很多还情深义重,奔放热烈,可是从没有写过或者谈论过父亲,这是很不正常的。所以说李白心中一定有难以言说的苦衷。

  身世迷离,而又讳莫如深。所以,李白在科举的巨大吸引力面前,只能默默的走开了。他耻言科举,却极度自大狂妄。 在这种心理基础上,李白要向世人宣称,那实际上不能够得到的,不过是自己厌恶获取罢了。我天纵之才,要个功名还要考试吗?笑话!

  他干脆舍小逐大,幻想有朝一日也能如司马相如一样,凭借感天动地文,一朝临天下。

image.png

  开元二十二年(33岁),李白开始了他持续一生的“干谒”生涯。

  他自比孔子:“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自道志向:“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自言才干:“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大胆奚落儒生“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嘲鲁儒》),“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但四方奔走,处处碰壁,鲜有成效。他入赘宰相府以求机会,他求见皇室女道士玉真道人碰运气,他斗鸡以广门路,又想加入羽林军以谋发展。

  安史之乱(755年),他西入长安献计,他谋划策动皇室徐王李延年勤王。而他56岁时,最终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南方大军,但此军很快被打成叛军,李白被罚流放夜郎。出狱后不久,61岁时又向宰相兼名将李光弼请缨从戎,因身体有疾,未果。此时,我们爱热烈爱拼搏爱折腾的诗人的生命已近终点。

  李白62年的生命里,重要的机会出现在742年,这时他已经42岁了,经越地道士吴筠介绍,他进入长安,蒙贺知章夸赞推荐,成为翰林待诏,一个陪皇帝闲来无事,谈诗论文的无编制闲散人员。但因能够接触皇帝,也颇受关注。

image.png

  开始时,唐玄宗颇赏识亲密,还亲为调羹,但很快便因政治势力排挤,兼羞辱权势显赫的大太监高力士,而被疏远。不到二年,便被“赐金放还”。

  丧失这宝贵的机会,李白自己是要承担责任的,他的表演性格,在其他时代、社会恐怕也难免悲剧。但是李白不愿深层次地自省己身,承认挫折,而是自欺欺人,幻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或者以酒诗抒发胸中块垒,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就此酿成了李白内心深处深重的孤独感。

  这一孤独感不难在名篇《月下独酌》及《独坐敬亭山》中探知。朗照的月,甘甜的酒,美好的季节,但却无人陪伴,百无聊赖,独自饮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其实亦非独自饮酒,月与影皆是朋友。与我一道喝酒的人呀,没有人真的理解我,一个都没有。可人生在世,只能如此。不妨把常人情感放到一旁,即“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独坐敬亭山》更简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有陪伴不远离已应感恩,怎可奢望交流沟通?这就是李白,孤独着,渴望人群陪伴;有人群陪伴,但依旧孤独着。他的心事无处吐露。这时候的李白才是真实的,诗也是真实的。

  假设他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假设他能够金榜题名,也许李白就不会那样羁傲不训;也许李白就是一个良臣名将。但是如果假设成立,那李白还会是“诗仙” 吗?

  如果能够选择,我们是要一个泯然众人的能臣李白呢?还是要一个狂放不羁的“诗仙”呢?

image.png

  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